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0739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_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了解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文体特征 掌握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鉴赏方法 学习建议 自觉运用儿童文学鉴赏理论和基本方法对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进行鉴赏 保证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积累鉴赏经验 尝试在鉴赏中写作小评论,提高鉴赏水平,第四章 儿童文学鉴赏,重点难点 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 2幻想性和想象性: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3儿童式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 4童话的艺术表现手法 5寓言的象征性寓意 6关于历史故事的当代性观照 7关于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异同点教学课时:9节 教学内容,第一节 儿童文学概说 第二节 童话鉴赏 第三节 寓言鉴

2、赏 第四节 历史故事鉴赏 思考与练习的解答概念要领,一、儿童文学的定义是适合于各年龄段落儿童阅读,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审美要求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文学。其中包括部分有益于儿童成长、受儿童喜爱并富有童趣的成人文学作品。共性: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生活的广阔性,表现思想的深刻性,传达感情的丰富性 个性:富于儿童情趣,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异同,二、儿童文学的特点:1、思维的幻想性和想象性 幻想和想象是儿童文学区别于成人文学的首要特征。在儿童文学中,它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的艺术方式和手段。幻想和想象,有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想象是在生活中以一定的事实根

3、据为基础,然后进行想象和补充。而幻想则是更多地依据作者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行的艺术虚构。前者带有一定的现实性,后者则体现出浓厚的理想色彩。,2、主题的明朗性与目的性 主题的明朗性是指不论何种文体,所表现的主题不论是单一的、集中的,还是较为丰富、多义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归纳都是明确无误的、彰显鲜明的。由于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负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具体作品的主题往往在引导孩子们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远大目标之下,通过艺术形象尽量凸现出具体的思想情感意图和题旨,从而使汴读者乐于、易于接受。,3、形象性格的鲜明性和可模仿性 性格鲜明是指艺术形象的塑造常通过生动的外貌和动作描写及个性化的语言来

4、完成,少用细致入微、含蓄曲折的心理描摹和细节描写,不需要反复揣测和仔细琢磨,易于把握和模仿,符合儿童的认识能力和欣赏习惯。同时,其艺术形象多采用正面形象,以光明健康、体现人类美好品格和时代精神的形象树立起生动的典范,打动儿童的心灵,吸引他们仿效,在摹仿和学习中健康成长。 4、情节的故事性与完整性以一个个生动完整的故事来展现主题,以满足 孩子们的特殊需求。 5、语言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一、童话的定义:1、 是由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新厅情节,涉及精灵神怪等诸多超自然因素而创作的具有幻想色彩的故事。童话的本质是表现人类对生活和世界的美好幻想,它采用适于儿童想象的形式,而赋予其中以

5、“神话的思想之痕迹”,表达的其实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止境追求。2、发展三个时期: 古典童话时期:阿拉伯童话故事集天方夜谭 口述童话时期:格林童话 艺术童话时期: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等,2、情节完整、离奇、结构方法模式化 有完整而清晰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依序发展,具有很鲜明的叙事性;常用梦境法、三次反复法、循环法、突然变化法来增强其离奇性;通常最后是坏人受到应有惩罚,好人得到好报的大团圆结局。,二、文体特征: 1、浓郁的幻想色彩 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 幻想既是童话的核心,是构成童话的基本因子,又是创作童话最常用的艺术手段。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同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深厚土壤。是作家

6、根据自身的审美理想艺术地反映生活的主要手段。,白雪公主海的女儿,3、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假定的表现手法 夸张:为了特别突出、强调人物、事物的特征,进行过分甚至是极度的描述,有时达到变形的程度。 象征:指所描绘的具有幻想色彩的画面和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现实人物出现某种相似。 拟人:把非人类的事物包括抽象的观念、品质等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思维、情感、形态、行动等生命特征。 假定:指在现实生活中产可能出现的事物现象经过太度夸张页衍变为假定存在的“真事”,并且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上发展故事,塑造形象。,二、童话的鉴赏 把握童话的幻想本质,深入理解童话的独特艺术魅力 事物的神奇化 来自于日常生活,全被

7、作者涂上一层浪漫离奇的虚幻色彩,使之获得崭新的诠释和表现。尼尔斯奇遇记 环境的虚幻化 真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事物都可能存在绿野仙踪 形象的抽象化 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将主人公个性化、人格化、抽象化,使那些反映作家审美情趣和道德理想的形象蒙上梦幻的色彩。 海的女儿 道具的魔法化 非同寻常的道具办成常人难以办成的事情。神笔马良,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虽然眼镜被绿眼镜遮住了,但是在最初都被这个神奇的城的光芒眩迷了。美丽的屋子,满布在各条街上,完全用绿大理石造成的,到处都用闪闪发光的翡翠装饰着的。他们走在同样绿大理石铺砌的人行道上,这是用一块一块的翡翠紧密地衔接起来造成的,一行一行的,被明亮的太阳照得灿烂

8、闪烁。一块块的窗子,都镶嵌着绿色的玻璃;即使这城市上的天空,也发出一种淡淡的绿色,太阳的光线给染成绿的了。 在这里,来来去去的许多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完全穿着绿衣服,连皮肤也略带绿色。他们都用惊异的眼光,注视着多萝茜,和她带领的这个奇怪的团体,当他们看见了狮子,所有的孩子们都一齐逃走了,躲到他们母亲的身后;但是没有一个人向他们说话。许多的店铺,排列在街上,多萝茜看见店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绿色的。出售绿的糖果,绿的爆玉蜀黍,还有各种各样的绿鞋子、绿帽子和绿衣衫。在另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出售绿的柠檬水,当孩子们去买这东西时,她看见他们付给的钱也是绿的。,2、主动体验,进入情境充分发挥鉴赏者主观

9、能动作用和艺术思维力,去体验作品提供的充满奇异色彩的童话中特有的情境和具有奇特魅力的人物形象,深入到作品当中,站在对童话形象持主动认可的角度,深刻感受和作品的内涵和文学的魅力。如德国女作家周仲铮的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写一只母熊,为了医治小熊的眼病,到森林采摘红红的、圆圆的浆果。它历尽艰辛却无处寻觅,只有急切的呼唤穿越密密的丛林“必须是红红的,必须是圆圆的”。后来,它不幸掉进陷井,被送进动物园。在50年的漫长岁月里,反复说的还是这句话,甚至临近死亡,喃喃自语的还是“红红的!圆圆的!”假如,我们不能在想象中伴随母熊穿越丛林并肩起50年一如既往的惦念,我们又怎能具体精致地品味出爱子之情的深切

10、动人、催人泪下?沉情于文,有时常要放声朗读;浸心于境,常常需要摹境于心。就这样先忘掉自己,让感觉中的想象与情感将自己淹没,将自己化为童话本身,尽情地体验其中的险与夷、哀与乐。,3、创造补充,丰富扩大鉴赏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去补充,丰富、扩大艺术形象,重建艺术形象,真正读懂作品,最大限度获得美的享受。红气球和白鸽子4、情理结合,深入开掘童话作品的深刻意义往往深藏于变幻莫测的童话境界之中,还需要鉴赏者透过虚幻的艺术表象,情理结合去开掘作品的真意。,5、重视朗读,品味语言(“出声朗读法”)如安徒生作品皇帝的新装,写皇帝穿上那件看不见的衣服后,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扭了扭

11、腰肢”,还装腔作势地问众人:“这衣服合我的身么?”“于是他在镜子面前把身子扭了一下”,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在幽默中有着尖锐的嘲讽。,第三节 寓言鉴赏 1、定义:是一种含有讽谕意义的短小故事,以故事为载体,采用借喻的手法,向读者暗示所蕴涵的深刻思想。人物和故事多为虚构,常用拟人手法,具有很鲜明的思想性和道德性,多对人类现实生活中反面的或负面的、消极的现象进行讽刺、批斗、劝戒或教喻,便读者地阅读过程中受到警策和提醒,借鉴和启发。寓言的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2、寓言的文体特征:身体故事(喻体) 结构的

12、双体性灵魂寓意、教训和哲理(本体)喻义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将道理隐化在精彩的故事之中,引导读者对比得出结论;另一种是在故事的开头或结尾由作者或其中角色之口用精练的语言点明。 比喻的故事性:作者将自己对客观事物进行理性思维的结果通过故事角色的行动、语言、事件和情节发展表现出来。 情节的虚构性与单一性 因“意”而作,是“寄托”之言,因此有一目了然的虚构性。仅仅抓住非常单一的情节说明问题。 语言的凝炼性,寓言同童话在文体特征上的区别:3、鉴赏方法:凭借喻体,深入本体;咀嚼故事,领悟喻义;联系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哲理。,第四节 历史故事鉴赏,概 念:历史故事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用通俗口语写成的以历史人物或

13、事件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文体特征: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采用传统的叙事模式;语言通俗易懂。鉴赏方法: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运用理性思考,对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评价和判断。毛遂自荐 荆轲刺秦王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

14、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历史故事的当代

15、性观照关于历史故事的解读必须强调时代性和现实性,应该着力寻找当代的思想意义。这个教材上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在最后的“历史故事的鉴赏方法”一段写道:“历史故事的创作目的是通过文学的形式讲述历史,以给人以借鉴和启迪。”“历史故事具有很鲜明的教育功能,其主要作用是借古鉴今,鉴赏的目的是通过阅读从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中获取对现今人事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这里还要强调历史故事的当代性观照。我们也可以说,历史故事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作者在创作历史故事的时候,都是出于现实的某种需求,有着明确的现实功利性。而任何一个读者在欣赏历史故事的时候,也是抱着一种从历史事实中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

16、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故事,都是当代故事,都具有某种当代性。从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我们民族的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它可以作为我们心灵的一种滋润,成为我们从事社会改造和精神建设的一种动力。,如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则: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读者注: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这个短小的故事,通过对话表达了古人评价人(尤其是女性)的某种标准,即要看重人的德行,把德行放在首位,而不要片面地好色不好德。可见魏晋人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还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来借鉴和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