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737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7-图象图表分类02-等值线图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27-图象图表分类图象图表分类0202等值线图等值线图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2013 高考题安徽卷 )图 10 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 3031 题。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以经纬网和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读图能力。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 区域定位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网定位、北部山峰和 1 月 0等温线经过地区可判断该地处秦 岭南

2、坡,1 月 0等温线向北、高纬暖温带方向偏移、向高海拔、落叶阔叶林带偏移故 选 D 项。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B 【命题立意】以等温线的位置变化图考查基本读图分析问题能力。 考点定位: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 【解题思路】受气候变暖影响 1 月 0等温线向高海拔地区偏移,在地势影响下的两 条等温线可看成是等高线,1959-2009 线海拔相对较高,可判断甲为山岭、乙为谷地, 甲海拔高于乙、年平均温低于乙,甲乙受气候变暖影响冬温趋于上升故选 B 项。

3、 (2013 高考题大纲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 2 为北 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 1011 题。H、K、Q、R 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BQ、R CQ、H DH、K 【答案】10.A 【试题立意】考查了等值线图的数值判断问题,并运用了“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的规律。试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难易度:难。 【解题思路】R 的取值范围是 160180,Q 是 180200。K 有两种可能:若与 K 相 邻的等值线为 160,则 K 取小于 160 的数值,即 140160;若与 K 相邻的等值线为 180,则 K

4、取大于 180 的数值,即 180200 之间。H 有两种可能:若与 H 相邻的等值线 为 180,则 H 取小于 180 的数值,即 160180 之间;若与 H 相邻的等值线为 200,则 H 取大于 200 的数值,即 200220 之间。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H 和 R、K 和 Q,再结 合答案,本题只能选 A。 【知识拓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在两条相邻等值线间有一闭合等值线,如 果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高值相等,那么闭合等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高值还要大, 其取值范围是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反之,如果闭合 等值线的数值与两条中的低值相等,那么闭合等

5、值线内的各点数值比低值还要小,其取 值范围是小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大于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值距。 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AQ、R 之间 BN、M 之间 CS、R 之间 DS、K 之间 【答案】11.B 【试题立意】无图考查了气温的分布规律。试题难易度:中等。 【解题思路】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 递减。图中 N 到 M 符合此规律。答案选 B。 (2013 高考题四川卷)图 4 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 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图回答 78 题。图 4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

6、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 米 B 178 米 C 220 米 D 255 米 【答案】7.B 8.C 【命题立意】本组题考查学生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以及黄土高原上不同地形部位水分 条件的差异。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是一个过渡地区,从湿润半湿润向干旱半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 原过渡;森林应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山谷地区地势较低,水分条件较好,故 7 题选 B;接上题,阴影部分为山谷,图中最高与最低处之间间隔了 7 条等高线,运用 (n+1)dH(n-1)d 计算可知高差应在 180-240 之间,故选 C。 (2013 高考题新

7、课标 II 卷 )图 2 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 2,完成 68 题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台风 B 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6.C 7.A 8.B 【命题立意】以区域等值线为信息载体,从等温线的角度考查气候。获取解读等值线的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影响气温高低、降水多少、植被分布等地理问题的能力。 题组难度:难。解题关键:对等温线信息的正确解读。【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信息定位,图示区

8、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第(6) 题,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 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台 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 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第(7)题,比较 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台湾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台湾各地 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 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是随 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

9、各地的不同影响。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 多地形雨;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 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第(8)题,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 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气温较高,海拔 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地既在亚热带,又非 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 【知识拓展】降水的主要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 (013 高考题新课标 I 卷)图 4 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

10、形势,L 为低压,图 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 4,完成 911 题。 图中甲地 14 日 69 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词考查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考查学生读图判断能力,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我国为北半球,画出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 30-45 度,可得出 69 时甲 地为偏南风,故 B 项正确。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 14 日 14 时 B 14 日 19 时 C 15 日 4 时 D 15 日 11 时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动态

11、分析问题的能力。难 度居中。 【解题思路】据图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当低压中心控制甲地时可能出现暴雨,由图可知甲 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 100 千米多,而题干里已说明该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天的速度东 移,可算出该低压系统移至甲地需要 12 个小时多,结合选项可知只有 B 项符合。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 月份 B 四川盆地,1、2 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 月份 D 东南丘陵,4、5 月份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压分布及变化状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图示为我国某地区,而且气压低,出

12、现低压中心,故应为夏半年,除 D 选 项意外的时间我国及亚欧大陆受蒙古高压控制,气压由南向北升高,基本可以排除 ABC 项。春季,由于东南丘陵比黄土高原纬度低,气温高,加之 3、4 月份华北平原受冷空 气影响频繁,所以东南丘陵 4、5 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D 项正确。 (2013 高考题福建卷)图 3 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 70 %、平均风速 2m/s 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 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 68 题。图 3 图中 d 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答案】6.C 【命题立意】本题以

13、区域地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图中信息提取及分析气候要素对人类 生活影响,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解题思路】从图中的淮河、长江和省轮廓等信息,可大致判定该省名称(安徽)。利 用图例中“河流和等高线”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可以提供水汽,影响相对湿 度大小,地形影响气温和风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d 为一般舒适区,综合地形和河流, d 位于淮河附近,湿度稍高,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地形平坦,风力较大所致。d 为一 般舒适区则紧邻它的就应该是舒适区或不舒适区,仔细观察该图可知 a 区分布于山地和 纬度较高的东北方向,该地气温相对较低,风速较大,为最不舒适区。e 位于 a(最不 舒适区)与 b(一般

14、区)之间,可以判断其为不舒适区, b 为舒适区,c 处基本沿长江 分布,西北侧和东南侧有山地分布,冬季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速较小,纬度较低, 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速较小。最为适宜。 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答案】7.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易。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等高线,甲地舒适度较低,应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高,气温 低所致。 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 3、4 B 5、6 C 7、8 D 9、10 【答案】8.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气候季节变化的特点分

15、析能力。体现了对地理知识学 以致用的考查理念。 【解题思路】结合题干要求,“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应该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 平均风速三个方面去考虑,3、4 月份春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偏低,低于均温 24 且冬季风势力较强,风力较大。9、10 月份秋季,冷空气开始南下,气温逐渐降低,均 温小于 24,不太适合旅游。7、8 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故最适宜 的应是 5、6 月份。梅雨期间阴雨连绵,空气湿度会增大,且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风力 会减小,符合气候舒适要求湿度大、风速小的信息。 (2013 高考题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最低值 出现在日出前后

16、。图 3 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 56 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 6 时 B 9 时 C 12 时 D 14 时 该日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答案】5.B 6.B 【命题立意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气温的日变化、等温线和地球运动的地理 意义;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等温 线分布图,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难度较大。【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第 5 题,从图中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