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735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 对点专练1 正确运用比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点专练对点专练 1 1 正确运用比对法正确运用比对法一、比对因果关系重点练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原文:“宋学”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偏重于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所以也可把它称为“新儒学” ,它与汉唐儒家们时经书的注释繁琐章句之学有着本质不同。选项:“宋学”被称为“新儒学” ,主要是因为立足于传统儒学,又从佛道两家摄取义理和心性修养等方面因素。答:_答案 成立。2.原文: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

2、体制之中。选项: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答:_答案 不成立。 “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并非“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的原因,而是结果。3.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

3、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选项: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答:_答案 不成立。 “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与后面的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且原文表述是“非虚构文学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 ,选项表述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 ,与作者观点不符。4.原文: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是中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儒家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选项:儒家思想是中

4、华文明时代初期以来文化自身连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三代传衍的传统2及其养育的精神气质,因而儒家价值观成为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主流。答:_答案 成立。5.原文: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 。 “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 。 ”算是敲定此事。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

5、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选项: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答:_答案 不成立。强加因果。 春秋作者谜案与左丘明未言明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二、洞晓诸多设题陷阱综合练比对原文与选项,看看选项与原文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错因。6.(2016天津)原文: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

6、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第 6 题选项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答:_答案 不一致。对照原文“但是消费者品位” ,得知选项中“消费者具备品位”说法绝对。7.原文: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选项:非虚构文学的核心就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创造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

7、间。答:_答案 一致。8.原文: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作馒头。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3冬天供应太学馒头。选项: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答:_答案 不一致。扩大范围。冬天只供应太学馒头,不包括国子监。9.原文: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

8、的载体。选项: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答:_答案 不一致。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 ,可见“扫墓活动”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10.(2016全国丙)原文: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

9、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第 1 题选项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答:_答案 不一致。推论无据。11.(2016浙江)原文: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第 8 题选项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

10、、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答:_答案 不一致。 “进而推动”属曲解原文,原文是“直接推动了孕育了” 。12.原文:根据左传 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4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作论断。选项: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答:_答案 不一致。偷换概念。原文是各项“结论” ,非“内容” 。13.原文:所谓“坊市制” ,即城中之“市”

11、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 “市”与“坊里”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墙,并开有市门。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选项: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答:_答案 不一致。以偏概全。 “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有误。原文说“但在市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 ,可见“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只是少数个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