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649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材概况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 24 篇课文组成 7 个阅读单元,由 4 篇识字课组成 1 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 3-4 篇课文和 1 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写话”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等栏目, 其中“写话” “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 “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 4 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 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 3 次。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 “快 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

2、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 23 课和 24 课,要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练习猜 字音)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要 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 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要求会写的 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材最后有 3 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 450 个生字,要求会写的 250 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全册教学目标二、全册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 450 个字,会

3、写 25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 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 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 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 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

4、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 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 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 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 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

5、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 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重难点分析三、重难点分析 (一)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套教材改版的初衷就是体现国家意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正 确的价值观,认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教学时,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 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一方面,通过“家乡” “伟人”等单元 主题的设定以及新课文的加入,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

6、关语料,拓展阅读。通过“我 爱阅读”栏目中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先烈壮怀 激烈的故事;通过“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读背优秀古诗词和立志、勤学、 忠厚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俗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同时,受到 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 本套教材在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 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 的“点” ,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 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

7、 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 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级上册的 7 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大自然的秘密” “儿童生活” “家 乡” “思维方法” “伟人” “想象” “相处”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 要素有:“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借助关键词句, 了解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 (三)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构建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

8、是本套教材编排创新的一个 体现。本册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语文园地编排的供课内外拓展阅读的材料“我 爱阅读” ,其编排思想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一脉相承,这一板块的内容,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交流为主,是一种非功利、无压力的阅读,重在培养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此外,从一年级延续下来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对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进 行系统指导。与一年级下册读童谣和儿歌相衔接,二年级上册推荐的是读童话 故事小鲤鱼跳龙门 、 孤独的小螃蟹 、 一只想飞的猫 、 “歪脑袋”木头 桩 、 小狗的小房子 。学习伙伴的对话提示了读一本书要关注的基本信息,还 提示学生要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从课文到学生

9、自主阅读的“我爱阅读” ,再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快乐读 书吧” ,整个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 的全面提升。 (四)关注语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我们一直在呐喊,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 学课,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关注语用,是 本套教材一个鲜明的特点。教材关注能够促进实际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学 习之后,能够在今后的识字写字口语表达和书面作文中灵活运用。如,有关汉 字的构字规律,在一年级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基础上,本册教材通过语 文园地六“我的发现”栏目,进一步揭示形声字“声旁表音”

10、的特点,学生掌 握形声字的这些构字规律,是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又如,编排有关标 点的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面表达;学习打比方,是为了让学生 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有趣关注语文知识实际运用的价值,将“死”知识变成 “活”知识,是教材在语用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 语文、用语文,是语用思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四、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四、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组课文,包括小蝌蚪找妈妈 、 我是什么 、 植物 妈妈有办法 、三篇课文, 语文园地一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快 乐读书吧组成。自始至终贯穿了爱科

11、学,学习科学知识的单元主题,运用浅显 的儿童话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动物、自然想象、植物等方面的 知识。每篇课文都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小蝌蚪找妈妈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 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 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 方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 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植物妈妈有办法全文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

1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首儿歌诗 篇幅虽然短小,但却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 43 个生字和 4 个多音字。会写“两、就”等 28 个生字。 积累课后词语和短语,会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小蝌蚪找妈妈 ,背诵植物妈妈 有办法 。 3.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 心观察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4.口语交际敢于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和它有趣的地方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积累课后词语和短语,会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书写生字和词语。

13、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 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为识字单元,由场景歌 、 树之歌 、 拍手歌 、 田家四季歌四 课内容以及语文园地二、我爱阅读三部分组成。四课内容分别从多样生活的不 同角度,为孩子创设识字情境。字从生活中来,字在生活中使用。因此在组织 教学的时候,将生字的识记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相连接,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结合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加强对汉字的识记与理解。还可以通过听、说、仿、演 的形式让孩子更加关注生活,提高识字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57 个,会写的生字 39 个,理解多音

14、字“了、场”2 个。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本单元所有的课文。 3.试着结合书中图片,对各种树木、动物以及简单的农事活动有基本的了解。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 粮食等情感态度。 5.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 写字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 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要求会写的生字 39 个。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 粮食等情感态度。 3.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

15、 写字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 的魅力。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形成保护树木、爱护动物、爱惜 粮食等情感态度。 2.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有能力进行独立识字,并且继续保持良好的识字、 写字习惯,尝试理解汉字的含义,品味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艺术性,感悟汉字 的魅力。 (三)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由曹冲称象 、 红马的故事 、 一封信 、 妈妈睡了这四篇 课 文,口语交际做手工,以及语文园地组成。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 编 写的。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情景的创设,走进故事的生活。让孩子在读故事 的 时候感同身受。使学生

16、读故事时,感悟课文的内容,从而进行熏陶和感染。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 60 个认读的生字。会写“柱、底”等 35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 曹冲称象用“才”和“到底”说句子。 红马 的故事读一读记一记词语。 妈妈睡了照样子说一说:明亮的眼睛。 语文 园地三积累动宾词组,积累同音字“园、圆” ,运用“一边一边”说 句子。 4.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5.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按一定顺序说清楚一件手工作品, 写清楚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好玩在哪里? 6.通过读、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愿意做一个会观察,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序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良好的品质,引发学生对好品质的向往,产生习得良 好品质的愿望。 教学难点: 1.采用借助插图,给课文内容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