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486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20 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储能物质,它们都属于多糖 B. 氨基酸、神经递质、抗体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C. 摄入人体的 N 元素主要用于构成核酸中的含氮碱基 D. P 元素是构成脂肪、磷脂、ATP 等不可缺少的成分 2. 右图是生物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图若为线粒体内膜,则一般不含有 B. 可以是性激素的受体 C. 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 细胞膜

2、功能的复杂程度与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3.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原核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 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 D. 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 4.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在衰老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功能会发生变化 B. 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一定具有内质网 C. 人是需氧型生物,因此每个细胞呼吸作用都会产生水 D. 内质网与核膜、高尔基体膜之间能直接联系 5.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

3、酶,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B. 恩格尔曼以水绵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6. 图 1、图 2 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 图 1、图 2 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 图 2 的物质运输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C. 图 2 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 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可用图 2 表示 7. 据科学网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幽门螺杆菌的 cag

4、A 蛋白侵入胃细胞 后,会和一种名为 SHP2 的酶结合,引发胃癌;SHP2 还有一种“兄弟”酶 SHP1,cagA 蛋 白质和 SHP1 结合,它的致癌活性就被中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SHP1 和 SHP2 这两种酶的分子结构一定存在差异 B. 胃癌细胞容易扩散和游走,是因为其细胞膜上没有糖蛋白 C. 这两种酶各自发挥功能的程度会决定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否会患上胃癌 D. 如果能找到增强 SHP1 功能的物质,将有助于预防癌症 8.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 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5、)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9.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 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 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10. 右图为在一密闭环境中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变化 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T1后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种群数量将持续上升 B. T1相对应的酵母菌数量为该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 K 值

6、 C. T2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与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有关 D. 此实验结果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 CO2 11. 下图 1 为最适温度下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 CO2随 O2的变化曲线,图 2 是某绿色 植物在一昼夜中密闭容器内的 CO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 图 1 的氧气浓度为 6%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 图 1 氧气浓度大于 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C. 图 2 中 a 点对应的时间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单独就图 2 看不能得出一昼夜有机物是否有积累 12. 右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膜上 AT

7、Pase(ATP 水解酶)能 将胞内 Na主动转运进入血液,以维持肠腔内 Na浓度高于胞内的状态,而小肠上皮细胞 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消耗 ATP B. ATPase 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排出 K、积累 Na C. SGLT1 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GLUT2 介导的葡萄糖进入血浆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13. 寒冷条件下,布氏田鼠褐色脂肪组织细胞有氧呼吸分解脂肪的调节过程下图(此时, 线粒体内膜上H与 O2正常结合形成水,但 ATP 合成受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存在分级调节 B. 过

8、程中 TRH 分泌增多、TSH 分泌减少 C. 布氏田鼠主要通过过程快速地适应低温环境 D. 该过程 ATP 合成受阻有助于布氏田鼠维持体温稳定 14. 下图 1 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图 2 表示 DNA 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 图 1 中由 a 到 b 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 B. 图 1 的全过程都发生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 C. 图 2 中的 f 可表示构成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D. 限制酶的作用位点在图 2 中的处 15.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

9、拌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 B. 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 因为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分裂的过程中有 DNA 的复制,所以 DNA 是遗传物质 D. 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16.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 DNA 分子中控制毛色的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 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 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 ab 之间 C. 、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17. 图 1、图

10、2 两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雌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关分 析正确的是( ) 图 1 图 2 A. 图 1、图 2 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B. 图 1 中,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 图 2 细胞的 b 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图 2 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18. 图 1、图 2、图 3 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图 1 图 2 图 3 A. 图 1、图 2、图 3 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 图 2、图 3 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C. 图 3 过程涉及两种 RNA D.

11、一个细胞周期中,图 1、图 2 过程可多次发生 19. 下图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的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 B. 成熟 mRNA 上必须具有启动子、终止子才能进行翻译 C. “拼接”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 翻译过程需要成熟 mRNA、tRNA、氨基酸、ATP、核糖体等 图 1 图 2 20. 在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图 1)、培养结果(图 2)如下图。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 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 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 5 次

12、 D. 图 1 中 a 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 二、 多选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21. 右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 B. 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 可用苏丹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 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22. 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 B. 若某人患急

13、性肾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 C. B 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或 D. 剧烈运动后,处的 O2浓度可能低于 23. 日本生物学家大隅良典通过对酵母菌饥饿处理激活了细胞的自噬作用,发现了细胞 自噬机制,获得了 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 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在饥饿时能生存,说明细胞自噬可为其提供能量 B. 图中“X”可代表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 C. 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D. 细胞自噬维持在一定水平,以实现细胞内的稳态 24. 在体外用 14C

14、 标记半胱氨酸tRNA 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得到 *CystRNA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 *AlatRNACys(见右图,tRNA 不变)。如果该*AlatRNACys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在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 14C 标记的多肽链 B. 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 tRNA 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 C. 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 Cys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 Ala D. 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 Ala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 14C 标记的 Cys 25.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

15、的是( ) 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第卷(非选择题,65 分) 三、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8 题,共计 65 分。 26. (9 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 13 表示 3 种生 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1) 图 1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 (2) 图 2 中存在 3 种信号分子,但只有 1 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_。 (3) 图 3 中 ATP 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_。 (4) 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 图 1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 (6) 图 13 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_。 27. (7 分)下图 1 表示某绿色植物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