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9310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课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教育部 2014 年工作要点摘要: (1) 、 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将重新纳入孩子们的课本。 (2) 、语文成绩所占的权重将大幅提高。 (3) 、确保 2014 年秋季使用德育、语文新教材,新教材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占 50%以上的比重。 (4) 、加强德育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教育的指导作用。 2、 2014 年,北京高考语文增加 30 分, “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考查、引导学生具有国际视 野、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 3、教师节从 2014 年改为 9 月 28 日孔子诞辰日,重新让孔子成为中国教育之魂。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

2、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主席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考察。并且直言“我这次来曲阜就 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6、 2014 年 2 月 8 号焦点访谈报道贵阳孔学院引发国学升温。中华传统文化将正本清 源,发挥它的勃勃生机。 7、海尔总裁张瑞敏登上哈佛讲坛,他只讲了三条:孔子教我做人;孙子教我战术;老子教 我战略。 8、李嘉诚三岁就能咏三字经等经典,他感叹:儿童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 终身受益!古今中外,毛泽东等很多名人、伟人、大师都是从小读经典长大的。 二、儿童读经是符合教育之道的。 万

3、物都有它的“道” ,火车有火车的道,汽车有汽车的道等等,还有看不见的(道) ,当孩 子的要有孝道,做领导的要有君道,做下属的要有臣道,还有健康之道等,当然也有教育 之道。如果找到了这个道,再“就有道而正焉” ,我们就解决了教育问题。 教育的基本问题就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时机;二是教育的内容;三是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道理,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方法,给孩子恰当的内容。使孩子得到恰当的 成长。 ” (一) 、教育的时机。 教育的时机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十三岁之前记忆力是比较强的,是记忆的、酝酿的年龄; 十三岁之后理解力迅速发展,是理解的、表现的年龄。所以该记忆的时候给他记忆,该理 解的时候引

4、导他理解,这符合教育之道。(二) 、教育的内容 1.十三岁之前记忆力最强时,孩子记忆什么(即背诵什么书)才对人生有重大意义? 答:当然是记忆永恒的经典:“最有价值的书”-国学经典。 2、国学经典是什么? 答:是是那些虽历经千载仍然熠熠生辉的、记录着具有先在性、主导性、穿越时空,永恒 不变真理的不朽之作。 “经典是一切书籍的根本,经典是源头活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 3 诵读经典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1) 、为孩子的成才、成功、幸福、快乐奠定重要基础。 经典说的都是人生大道,诵读经典等于“把圣贤请到家里当家教” 。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 , 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

5、惯。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读大 学善做事、读中庸会做官、读老子有智谋、读论语善经商。做人、做事、 做官、经商的智慧全给了孩子,您还担心什么呢? (2) 、记忆能力:在记忆力的关键期通过背诵经典,更能开发出强大的记忆能力,很多孩子在读经 3 年左右,可以达到过目不忘,过耳不忘,一生学习轻松。 (3) 、理解能力:理解是从正确、及时的记忆吸收中自然产生的。记忆力强大的人,其理 解力一定强大,也一定聪明。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4) 、识字能力:由于是反复的右脑记忆,所以读经 1 年的孩子可以轻松认得 1000-2000 汉字。 (5) 、专注力:很多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浮躁,读经的过程

6、就是修定力的过程, 反复念诵经典,使脑波从 波转到 波,使身心深层次入静。 (6) 、锻炼胆识,提升自信:内向、胆小的孩子,当他能够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感饱 满地诵读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信心展现出来,慢慢的他就变得自信胆 大了。 (三) 、教育的方法 1、经典这么好,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教呢? “大道至简似平常” ,这是天地之间的真理,什么叫吸收,就是让他多接触、多输入,其实 就是多背诵,作为一生的储藏。 诵读经典 16 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身受益。2、经典那么深奥孩子能懂吗?现在不懂为什么还要学? 幼儿所学内容都会深入到潜意识,堆积到生命的深处,作为一生的

7、储藏,将来任凭他去开 发一生。 孩子的生命是活的,在运转,他所收进来的东西,会在里面自我蕴酿,时时刻刻都在运作, 什么时候运作好了,遇到恰当的状况,忽然间有所融会贯通,会 “豁然开朗” ,从心里自 然流露出来,那就是智慧!正所谓“厚积薄发” 。 你就勇敢地教吧,就好像你应该怕他银行里面没存款,不要怕他不会花钱。 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 3、读经典是填鸭式的教育吧?会不会增加孩子负担? 卖鸭子的人,想要让鸭子重一点,就灌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这是填鸭。所以填鸭是 不人道的,鸭子是很痛苦的。 但是,现在孩子正是记忆力最强时,孩子的吸收能力很大,所以读经是“填牛

8、” 。牛的胃很 大,他需要很多食物,你不给他吃,他是饿牛,所以不要再让孩子的心灵饥渴。知道人造 侏儒是怎么造的吗?就是把婴儿装在罐子里,只露出他的头养他,让他哀叫了十六年,再 把罐子打开,人造侏儒就造成了。而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却患了普遍 的文化侏儒症。所以赶紧在孩子“胃口”很大的时候,用“经典” “喂养”您的孩子吧! 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只要方法正确,孩子不会有负担。4、孩子的功课都做不完,没有时间读经,读经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 作业写不完的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磨蹭,心不专,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您让他读经了,专 注力提升了,养成了好习惯,所以

9、作业不成问题了;一种是脑子不太好使,更应该读经来提升 脑力。要急着读经,解决根本。 当孩子已经能大量认字、有了很强的记忆力、理解力、专注力等学习能力,再加上聪明的 大脑,您还害怕学不好那么简单的学校功课吗?再说,我们培养孩子的着眼点,应该是把 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以考试、学习为最高目标。我们期待的是他读了很多、 酝酿了之后,他所开发出的无穷智慧。 读经的孩子,他已经学到了一生用之不尽的文化精髓,您已经让孩子在最好的年龄学到了 最好的东西,给了他最负责任的教育,还怕什么呢?与其给孩子留下财富,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5、诵读经典为什么可以使孩子聪明? “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诵读的方法是培

10、养天才的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 。因为大量诵读 可以使孩子拥有发达的脑神经,读经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神经架构高速公路和非常丰富的网 络连接,使孩子聪明。 6、作业写完,看会电视(因为孩子喜欢看电视)就没有时间读经了,该怎么安排? 教育孩子的 2 个方面:身体喂养和精神喂养。身体喂养我们尽量让孩子吃好,可精神喂养 呢?现在很多孩子的精神喂养是电视电脑。长期看不良电视的坏处有: (1)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多动、坐不住的孩子与长期看电视有关。 (2)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 (3)看电视会上瘾,会模仿不良行为,养成不良消费习惯。如低俗、暴力、早恋。 (4)影

11、响视力。 建议家长每天利用 30 分钟跟孩子一起读经,如果您给孩子的是沙漠,他只能长仙人掌。给 孩子一片高尚的绿洲,才能长城参天大树。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使孩子远 离低俗和肤浅。 7.孩子就是想看电视,玩电脑,怎么办? 8.第一断恶缘:直接关掉游戏、电视等(让孩子死了这条心); 第二创善缘: 读好书、听雅乐、亲近大德、创造环境; 第三以身作则: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经. 8、如果碰到就是不肯读经的孩子怎么办,你有什么高招? 大部分认为读经没兴趣的人, 第一点:家长自己想的。 第二点:方法不恰当或者是家长急功近利,过于强调背诵。使孩子有压力。 第三点:只有他一个人读,没有氛围。 您当然不能

12、问孩子:“你要不要去读经?” ,小孩懂什么呢,他哪知道自己要不要读经?这 是你家长要负责任的呀。有的孩子实在不想读,您可以正经的告诉孩子说:“其它一切皆 可商量,只有读经这一件事,不可商量,你非读到小学毕业不可!” 9、我的孩子已经超过十三岁了,读经就没用了吗? 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 孩子 13 岁前大量读经,就如从内部打破,孩子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厚重而有生机,因为 经典是“智慧”的结晶,诵读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 端正他的品行,开启他的智慧。这样孩子在 13 岁以后就*站在巨人肩膀上,思考、鸟瞰 世界,这是“智”的建构。 13 岁前注重外在技能的开发,犹如从外面打破。所以要急着开智慧,不要急着学技能。學 識是铜牌,技能是银牌,品德是金牌,智慧是王牌。 13 岁以后再去背诵和吸收,因为没有经过长期酝酿,理解的深度会不够。但经典是靠一个 人一辈子去感悟和实践的,所以任何人任何时刻都可以从经典收益,只是越小读收益越大。总之, “教育的道理,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法,给孩子恰当的内容,使孩子得到 恰当的成长。 ” “儿童”就是教育的时机, “读”就是教育的方法, “经”就是教育的内容。 “儿童读经”符 合教育之道。最简单的投入,而有最多样的收获,所以这是很好的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