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9012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专题1第二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1.运动图象的“六看” (1)看“轴”:先要看清坐标系中横轴、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同时要注意单位和标度 (2)看“线”:“线”上的一个点,一般反映两个量的瞬时对应关系;“线”上的一段一般对应一个物理过程 (3)看“斜率”:图象的“斜率”是两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变化量之比,它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例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4)看“面积”:即图象和坐标轴所夹的面积,也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如x和t的乘积无意义,我们在分析xt图象时就不用考虑“面积”;而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且表示位移 (5)看“截距”:截距一般代表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

2、如t0时物体的位移或速度 (6)看“特殊点”: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象的交点,(1)图象描述的运动 无论是vt图象还是xt图象都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2)vt图象运动性质的判断 vt图象斜率为正(即向上倾斜)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即向下倾斜)不一定做减速运动,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v和a的符号,v、a同正或同负加速,v、a一正一负减速 (3)图象与运动轨迹 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2011年7月以来,“奥的斯电梯”在北京、上海、深圳、惠州等地频出事故,致使大家“谈奥色变”,为此省质监局派出检修人员对电视塔的观光电梯作了检修,如图121是检修人员

3、搭乘电梯从一楼到八楼上下的vt图象(电梯向上运动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修人员在4 s末返回出发点 B检修人员在04 s和在48 s内的位移相同 C检修人员在02 s和24 s内速度方向相反 D检修人员在26 s内对地板的压力相同,【解析】 由vt图线可知:检修人员在02 s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 s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46 s从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8 s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故检修人员4 s末到八楼,8 s末返回出发点,选项A错误;在vt图线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表示检修人员运动位移的大小,则在04 s和在48 s内的位移大小相

4、等,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在02 s和24 s内速度都为正值,方向都向上,选项C错误;在26 s内,检修人员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都向下,且相等,对检修人员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Fmg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检修人员在26 s内对地板的压力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 D,1. (2012广东六校联合模拟)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线如图12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B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 D在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速度反向,【解析】 由面积

5、法求出05 s的位移s135 m,56 s的位移s25 m,总路程为40 m,A对;05 s,物体向正方向运动,56 s向负方向运动,故5 s末离出发点最远,B错;由面积法求出04 s的位移s30 m,平均速度vs/t7.5 m/s,C对;由图象知56 s过程物体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D错 【答案】 AC,2. (2012豫南九校联考)如图123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 ,则选项图中能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 当小木块速度小于v时,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可知

6、,小木块受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有mgsin mgcos ma1,可知a1gsin gcos ,当小木块速度达到v时,因为tan ,所以mgsin mgcos ,所以小木块将继续加速下滑,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可知,小木块此时受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有mgsin mgcos ma2,可知a2gsin gcos ,对比各vt图象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 D,3.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124所示,则( )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

7、减小后增大 【解析】 由vt图象,在0t1时间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由于斜率减小,故加速度减小,因此F逐渐减小,A错误t1时刻a0,故Ff,B错误t1t2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在物体速度减为零之前,F可能是正方向逐渐减小,则fFma,F也可能是负方向,逐渐增大,则fFma,故C、D正确 【答案】 CD,(2012石家庄模拟)如图125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该同学( ) A体重约为650 N B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且下蹲后约2 s起立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8、解析】 当该同学站在力板传感器上静止不动时,其合力为零,即压力读数恒等于该同学的体重,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为650 N,选项A正确每次下蹲,该同学都将经历先向下做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下),后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的运动,即先经历失重状态,后经历超重状态,读数F先小于体重,后大于体重;每次起立,该同学都将经历先向上做加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后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下)的运动,即先经历超重状态,后经历失重状态,读数F先大于体重,后小于体重;由图线可知:选项C正确,选项B、D错误 【答案】 AC,1(2012洛阳模拟)某同学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做实验,他在靠近罐底的侧面打一个小洞,用手指堵住洞口,向“

9、易拉罐”里面注满水,再把它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移开手指,水就从洞口喷射出来,在水未流完之前,电梯开始减速上升关于电梯减速上升前、后的两个瞬间水的喷射情况,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电梯减速前后水的喷射速率不变 B电梯减速后水不再从孔中喷出 C电梯减速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大 D电梯减速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小,【解析】 减速上升时,加速度竖直向下,加速度可能为g,此时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电梯减速后水不再从孔中喷出,B项正确;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小于g,水处于失重状态,水的喷射速率变小,D项正确 【答案】 BD,2上海锦江乐园新建的“摩天转轮”,它的直径达98 m,世界排名第

10、五游人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每转一周用时25 mi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时每刻,每个乘客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 B每个乘客都在做加速度为零的匀速运动 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位的压力始终不变 D乘客在乘坐过程中有失重和超重的感觉,【答案】 AD,3在一电梯的地板上有一压力传感器,其上放一20 N的物体,如图126甲所示,当电梯运行时,传感器示数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126乙,根据图象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从时刻t1到t2,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B从时刻t3到t4,物块处于失重状态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低楼层,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高楼层 D

11、电梯可能开始停在高楼层,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低楼层,【解析】 从Ft图象可以看出,0t1,Fmg,电梯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t1t2,Fmg,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块处于超重状态,可能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t2t3,Fmg,可能静止或匀速运动;t3t4,Fmg,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块处于失重状态,可能做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综上分析可知,B、C正确 【答案】 BC,1.整体法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加速度,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点),只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应用牛顿

12、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 2隔离法 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某一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这个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答案】 B,【答案】 C,2(201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如图129所示,甲、乙两物体和硬杆一起置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硬杆的两端分别和甲、乙相连甲、乙、硬杆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硬杆对甲、乙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3、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1F2、m1m2时,F3F4 B当F1F2、m1m2时,F3F4 C当F1F2、m1m2时,F3F4 D当F1F2、m1m2时,F3F4

13、 【解析】 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之间,其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若F1F2,桌面水平光滑,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则F3F4,选项A、B错误若F1F2,桌面水平光滑,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则F3F4,选项D正确 【答案】 D,3.如图1210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物体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A6 kg、mB2 kg,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0.2.开始时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A上且F10 N,此后逐渐增大F,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g取10 m/s2)( ) A当力F12 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

14、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答案】 D,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基本思路如图所示:,(16分)(2012广州模拟)如图1211所示,质量为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v0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已知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从小车上掉下来取g10 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2)小车至少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掉下来,

15、【规范解答】 (1)设小物块和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m、a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m(1分) FmgMaM(2分) 代入数据解得:am2 m/s2(1分) aM0.5 m/s2(1分) 设经过时间t1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由amt1v0aMt1(1分) 解得:t11 s(1分),(2)当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假设两者保持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 对小物块和小车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2分) 解得:a0.8 m/s2 此时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fma1.6 N 而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mg4 N ffm,所以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后,保持相对静止(2分),【答案】 (1)1 s (2)0.75 m,1(2012洛阳模拟)“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身体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如图1212所示,某同学质量为m60 kg,下放时下颚距单杠面的高度为H0.4 m,当他用F720 N的恒力将身体拉至某位置时,不再用力,依靠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为保证此次引体向上合格,恒力F的作用时间至少为多长?(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