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84187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功能主义理论,引子,功能主义 现代社会学词典:根据在特定文化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对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在功能主义看来,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所组成的系统,而且任何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任何部分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其他部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重组。功能主义的发展以生物科学的有机系统模型为依据。,候机大厅,第一,从总体上看,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系或者相互依赖。第二,事件的“正常”状态或者说平衡状态。(与有机体的正常状态或健康状态相比较)。第三,为了使系统恢复正常,系统的所有部分如何进行重组。,一、主要原

2、则,(一)研究主题 功能主义致力于回答: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而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得到满足的?这一研究主题也就暗示着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制度模式(即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即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秩序 均衡 适应 稳定 整合 协调 维模 yes,压力 冲突 失调 变革 no,(二)研究层次功能主义在研究层次上强调“系统”,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 (三)研究方向 目的论的假设在分析某种现实制度的功能时,首先依据该制度的存在而认定该制度是具有功能的。 (四)功能分析方法,第一节 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一、早期

3、社会学家的影响,(一)孔德静力学研究社会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贡献: 孔德提出了功能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的基本假设。,(二)斯宾塞社会有机体 第一,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第二,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要想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第三,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贡献: 揭示了生命有机体同社会有机体共有的系统特性。 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结构 功能 分化 同质性和异质性 功能相互依存 ,(三)迪尔凯姆 1. 整体观 强调社会整体层次的需求必须通过

4、其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来满足,而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共有的规范模式来维持的。系统性,2. 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问题社会病态 社会常态 均 衡 变 迁3. 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二、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影响,(一)马林诺夫斯基 1提出功能分析主张对人类学事实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即确定所观察的事实在完整的文化体系中所占的位置,注重文化体系内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文化体系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方式。,2结构功能理论 (1)生物需要,如对事物的需要和性的满足; (2)社会需要,如合作与团结的需要; (3)社会整合需要,如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的跨代传递。,3马氏假设: 功能普遍性 即功能普遍地

5、存在于任何文化现象之中;功能不可缺少性: 任何文化现象都发挥着不能为其他文化要素所取代的、必不可少的功能。这两条假设成为传统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二)拉德克利夫布朗 1功能分析的层次 拉德克利夫布朗把功能定义为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维持社会结构的连续性所作的贡献。2拉氏假设 社会整体是一个功能统一体,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不会产生不可调解的冲突。,第二节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生平,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 代表作: 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二、社会行动理论,(一)观点: 帕森斯把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作为全部理论

6、研究的出发点。 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 1行动者 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2行动的目标 即行动者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3情境 即行动者置身其中、影响其实现目标的那些环境因素。 情境有两个要素: (l)手段,指环境状态中行动者可以控制和利用的那些促成其实现目标的工具性要素。 (2)条件,指情境中行动者无法控制和改变的那些阻碍其实现目标的客观要素。4规范取向 所谓规范是指行动者在确立目标、选择手段、克服障碍时所遵循的社会标准。合乎规范的范围就叫做规范取向。,学士学位 (目标),小丸子 (有动机的行动者),时间结束 (条件),通过 课程考试 (规范标准),智力和金钱 (手段),(

7、环境),行动理论有如下推论: 第一,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范畴是最基本的。 第二,行动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因为行动者对目标的确定、手段的选择是随机的。 第三,在特殊意义上,行动是主观的,是对行动者而言的。 第四,行动的情境尽管涉及到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等方面,但其具体内容不是行动理论所要研究的。,(二)对以往理论的批评与综合 帕森斯对以往的各个理论流派进行了分类,声称自己的社会行动模型是通过对这些流派的批评而实现的某种综合。,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流派忽视了构成和影响行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规范取向帕森斯将其区分为功利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两个分支。,(1)对功利主义的评述 马歇尔 强调个人行为都

8、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并且每个人都因其趋利避害的本能而信奉利己主义。趋利避害追逐个人利益是合理的社会行为,人类行为的目的与手段都是根据这种合理性而展开的 。,帕森斯: 一个能够解释最终目标的行动理论必须包括非理性因素。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观念是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2)对反理性主义的评述 帕累托 人类的大部分社会行动都是不合逻辑的,是受无意识本能的支配而开展的。帕森斯: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有着明确的主观取向的自觉活动。,2理想主义传统 理想主义 把时代精神、共同理想和一般价值作为理解行动的出发点,强调对某一社会所出现的特定行动的理解必须以对该社

9、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为前提。否认对行动进行自然科学式的因果解释的可能,而强调对包含在行动之中的文化价值和主体意志的理解。,帕森斯 将理想主义传统中关于价值规范是影响行动的独立变量的观点概括为规范取向要素吸收到自己的行动理论之中。批评了理想主义仅仅强调社会行动的理想目标和价值选择,对社会行动的研究也被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使社会行动的研究不仅失去了客观性,而且也失去了现实性。,小结: 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到两方面的制约: 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因素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 状态背景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三、社会系统中的模式变量,(一)行动系统

10、与社会系统 1951年,帕森斯社会系统 1951年,帕森斯、希尔斯行动的一般理论1行动系统的构成 行动系统指行动者与情境之间发生的某种稳定的相互关系。,(1)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的基本分析单位是“意义”或“符号系统”。类似的符号系统包括宗教信仰、语言和民族价值观等。,约翰F肯尼迪总统在1961年1月20日发表的总统就职演讲的摘录: 让每个国家都知道,不管它盼我们好还是盼我们坏,我们都将付出任何代价,忍受任何重负,应对任何艰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在与实现。 同胞们,我们事业的最后成效,主要不是掌握在我手中,而是掌握在你们手中。自从我国建立以来,每一代美国人都曾应召以验证其对

11、国家的忠诚。相应此项召唤而服军役的美国青年人的坟墓遍布全球各地。 所以,我们的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愿为你们做些什么,而应问我们在一起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2)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由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多个体行动者组成,它存在于至少一个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以实现“快乐的最大化”为行为取向,他们与所处的环境(包括其他行动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系统内部具有由文化建构并得到成员普遍认同的符号,这些符号对行动者的行为取向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协调。,(3)人格系统 人格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12、个体行动者。研究的是个体的需求、动机和态度。(4)有机系统(行为系统) 其基本单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就是物理层面的人,还包括生物环境和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2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社会化 价值观来自于文化系统;人们在社会系统中了解到相应标准化要求和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个人的人格特征来自于人格系统;人们作为生物所具有的才能来自于行为有机体。,学士学位 (目标),小丸子 (有动机的行动者),时间结束 (条件),通过 课程考试 (规范标准),智力和金钱 (手段),(环境),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二)模式变量理论 帕森斯试图通过对模式变量进行阐述来区分不同的角色期待和关系结构。运用类型学将传统

13、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划分为五对范畴。,模式变量,1先赋与自致 实质是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原则问题。 先赋是根据他人的先天规定或先天关系做出评价; 自致是根据他人的后天能力与业绩做出评价。,2扩散性与专一性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行动中,在互相接触和情感交流方面是单一封闭的,还是多元开放的。 相互的义务是狭隘的并且是被具体限定的(像契约关系那样),此种模式是专一性的。 如果从其他人那里取得或给予其他人的满足是广泛的,那么此种模式是扩散性的。,3情感性与中立性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情感上是互相投入、互相在对方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还是避免情感投入与直接的满足。,4特殊性和普遍性 这一选择

14、要解决的问题是行动以一般性的规范为基础,还是以某人的特殊社会关系或者以具有某个群体成员资格为基础。,5私利性和公益性 这一两难问题涉及的是占首位的利益问题。 私利性意味着本身的利益应是优先的; 公益性则意味着其他人或整个集体利益应是优先的。,模式变量理论的应用: 医生和药师小结: 通过这一理论,两个层次的现象行动者的主观取向同社会系统的结构类型沟通起来,这表明帕森斯的理论分析重点由社会行动转变到社会系统。,三、A-G-I-L功能分析,平衡(社会平衡)这个概念是指这样一种现象,社会生活具有保持功能性整合的趋势,同时,它也有保持这种功能性整合的能力,因此社会系统中某个部分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

15、发生相应的调整。社会系统在开始阶段所发生的变化将导致社会系统不平衡,而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所进行的功能性调整将使社会重新成为完整的、可调整的以及相对稳定的系统。,功能主义 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相互依赖和自我平衡的系统。帕森斯 某些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通过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解决不断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从而使社会系统保持平衡。,(一)A-G-I-L 所有行动系统都存在四个基本的需求:适应、达鹄、整合、维模,帕森斯后来把它重新命名为“潜在模式的维持紧张关系的管理”。,社会系统 A G 适应 达鹄,I L整合 维模图1-1,适应(adaptation) 系统必须具有通过操纵某些手段来控制环境状态的能力。系统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系统范围内对这些资源进行分配。达鹄(goal attainment) 系统的目标是指某种期望状态。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内部的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整合(integration) 任何行动系统都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不致出现游离、脱节和断裂。维模(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一是确保行动者在系统中积极地扮演他们的角色或者维持系统的价值体系; 二是为内部紧张关系的管理提供运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