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法考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411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法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学法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学法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学法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学法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法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法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对现行宪法的第( )次修改。A.2B.3C.4D.52、宪法序言中确认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共同进步C.繁荣发展D.和衷共济3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经济工作、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由( )领导和管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4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是由( )任免。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D.国务院5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是由( )选举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

2、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主集中制7下列不属于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一项是( )。A.劳动权B.休息权C.物质保障权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权8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 )。A.权力B.权利C.义务D.责任9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人民B.公民C.群众D.国民1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项是( )。A.平等权B.人身自由C.依法纳税D.宗教信仰自由11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

3、的是(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B.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者C.受到刑事处罚者D.旅居国外的我国公民12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B.平等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C.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D.平等权禁止一切差别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 )。A.职业教育B.高等教育C.中等教育D.初等义务教育14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C.人

4、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15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 )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A.言论自由B.迁徙自由C.公民的人格尊严D.宗教信仰自由16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C.准予行使选举权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17在我国宪法的规定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内容?( )A.批评权B.建议权C.检举权D.批捕权18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B.受教育的义务C.劳动的义务D.依法纳税1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属于我国公民的( )权利。A.政治自

5、由B.人身自由C.文化教育D.社会经济20. 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 )。A.事实上平等B.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在立法上一律平等D.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B.劳动权C.选举权D.受教育权22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 )。A.提出补偿的权利B.提出民事补偿的权利C.取得赔偿的权利D.要求给予刑事处罚的权利23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最高原则是( )。A.多党合作B.民主集中制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政治协商24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民主集中制B.人民民主

6、专政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是( )。A.少数服从多数B.选民民主选举代表C.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D.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6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各级人民政府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A.国家机关B.政权机关C.自治组织D.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8下列关于各级人大和人民的关系的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地方各级人大都由直接选举产生B.地方各级人大做任何工作都须征求民意C.地方各级人大须时刻关注人民D.

7、地方各级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 )。A.决议制B.集中制C.民主制D.民主集中制30在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 )负责。A.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B.上级行政机关C.同级人民政府D.同级党委1民族医药的保护与发展,坚持( ABC)的原则,遵循民族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发挥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民族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A.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B.保护与发展相结合C.传承与创新相结合D.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2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中所称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包括:( ABD)。A.民族医药知识B.民族医药的医疗技能、技法、器材以及用具C.民

8、族医药所用药材的种植、养殖技术D.其他经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民族医药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依法保护民族医药的(ABD )和权利人的秘方、验方以及未公开的科研成果。A.商业秘密B.药学知识C.传统知识D.独特技术4违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乡村民族医生执业证书行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ACD )。A.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B.责令停止民族医药服务活动C.没收其药品、器械D.没收其违法所得5电磁波宁静区是指为保障射电望远镜安全运行必备的电磁波环境所划定的保护区域,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

9、BCD)。A.半径1公里的区域为宁静区B.半径5公里的区域为核心区C.半径5公里至10公里的环带为中间区D.半径10公里至30公里的环带为边远区6电磁波宁静区环境保护实行( ABCD)的原则。A.科学管理B.保障安全C.保护资源D.促进发展7电磁波宁静区的环境保护协调工作由哪些部门负责(AB )。A.自治州人民政府B.电磁波宁静区内的县级人民政府天文主管部门C.电磁波宁静区内的环境主管部门D.省环境保护厅(局)8违反宁静区电磁波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AD)。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B.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C.责令采取补救措施D.处以2万元以上1

10、0万元以下罚款9在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二类水体流域范围内,不得建设(ABCD )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对水体有严重污染的项目。A.炼硫B.造纸C.化肥D.漂染10禁止在地表水体使用(ABD )捕杀鱼类和危害其它水生生物。A.毒物B.农药C.渔网D.炸药11地表水饮用水源各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BD)。A.禁区、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B.二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三类标准C.准保护区的水质应当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D.准保护区的水质应当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12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必须

11、遵守下列哪规定( BC)。A.不准开展养殖活动B.不准新建排污口C.原有的污染源,应进行治理D.不准开展旅游、水上运动等活动1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所称名树是指(ABCD )。名木是指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特殊纪念意义的树木。A.珍稀树木B.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树木C.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树木D.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树木14下列哪一项有保护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义务(ACD )。A.公民B.农民C.法人D.其他组织15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对古树名木进行管理?(AC )A.一级古树名木每年组织检查1次、并进行养护B.一级古树名木每年组织检查2次、并进行养护C.二

12、级古树每两年组织检查1次、并进行养护D.二级古树每三年组织检查2次、并进行养护16( ABD)属于损害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行为。A.砍伐B.采摘花果叶C.将古树信息上传互联网D.缠绕悬挂物17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AC )的原则。A.政府主导B.政府投资C.社会参与D.优胜劣汰18鼓励( ABD)捐资发展旅游业。捐赠资金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税费优惠,并列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A.企业事业单位B.社会团体C.地方人民政府D.个人19州、县两级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有( ABCD)。A.负责旅游综合协调具体工作B.推进旅游发展信息化建设C.制定和实施旅游人才培训计划D.组织实施旅游市场开发和宣传促销20州、县两级人民政府( )部门有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ABCD )。A.民族宗教B.公安C.财政D.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