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2921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已整理)园林植物病虫害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习题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习题集名词解释1、病原物: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称为生物性病原,通常这类病原被称为病原物或寄生物;(p8)2、病原菌:病原物中属于菌类的又称为病原菌;3、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p9)4、病症、病状:对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来说,症状分为两方面,寄主植物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所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称为病症;5、真菌的子实体: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p17)6、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丛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p1

2、8)7、寄生现象:在生物共生的关系中,营寄生生活的生物获益,而被寄生的生物则受害的现象;8、病毒: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 或 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9、分生孢子:产生于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p17)10、寄生性: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者获得营养的情况称为寄生;(p235)11、致病性: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而后引起病害的能力;(p45)1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13、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就是植物对病原物所表现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也就是寄主植物抑制或延缓病原物活动的能力,

3、或者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p46,三种解释随便一种都可以);(p48)14、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吸收营养的病原物,又被称为严格寄生物或绝对寄生物,或者活体寄生物(p43)15、死养寄生物:主要从无生命的有机体上吸取营养的寄生物,包括兼性寄生物和专性腐生物;(p44)16、浸染循环:侵染循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植物侵染性病害连续发生的过程(p49)(或: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217、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出来,所进行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p50)18、再侵染:受到初侵染的植株在同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发病过程,产生了大量

4、的繁殖体并又传播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称为再侵染;(p50)19、植物检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 又叫法规防治;(P239)20、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虫害的方法(P241)21、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一种防治方法;(P247)22、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 5 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具有发达而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最原始的口器类型;(P173)23、刺吸式口器:上颚与下颚特化成细长的口针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P174)24、两性生殖:必须经过雌雄交配产生后代的一种生殖方式

5、;(P190)25、孤雌生殖:指雌虫产生的卵可以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6、多胚生殖:一指粒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 1 个正常新个体的生殖 方式。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性蜂类;27、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幼体状态转变成成虫状态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P192)28、羽化: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和全变态类的蛹,脱皮后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P196)29、孵化:昆虫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30、多型现象:指同种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类型个体的现象;(P196)31、雌雄二型: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第一性征

6、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颜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现象,又称为性二型现象;(P196)32、世代: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P196)33、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34、补充营养:成虫期再取食的现象;35、休眠:由不良环境直接引起的停滞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就可恢复生长发育);3(P198)36、滞育:由非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停滞现象(给予最合适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37、世代(异态)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

7、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38、世代重叠:二化型和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较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P198)39、趋性:昆虫对某种刺激的趋向或背离的活动;(P196)40、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41、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42、天敌: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43、耐害性:有些植物被害虫危害后,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以补偿或减轻被害的损失;(P234)44、单食性:仅以一种或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或动物为食的昆虫,具有高度特化的食性;(P233)45、寡

8、食性:取食少数属的植物(动物)或嗜好其中少数几种植物(动物)的昆虫;(P233)46、单寄生:一个寄主体内只有 1 个寄生物;(P235)47、重寄生:寄生昆虫又被另一昆虫寄生的现象。概论及病害部分1.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有哪些?(P3)答:、植物种类及配置的多样性导致了病虫害的多样性;、园林植物栽培方式多样,品种交换频繁,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园林植物的特殊性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特殊性。2.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P45)答:、研究现状:、重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考虑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 治策略;

9、、园林植物合理布局,精细管理,确保健康;、研究“相生植保”理论,利用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合理安排种植 格4局;、保护天敌措施。、发展趋势:将植保“有虫治虫,无虫防虫”被动防治策略转向防范病虫害产生于未然 的主动防治策略,已成为未来城市园林植保的一个发展方向。3.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 (P7)答: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它的 生长和发育受到显著的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4.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 答:、变色:褪绿、黄化、花叶、红叶;、坏死:细胞和组织的死亡。表现:叶斑、叶枯、穿孔、猝倒和立枯、枯焦;、腐烂

10、: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萎焉:典型的是维管束组织被侵染,一般将维管束组织受到侵染的病害统称为维管束病害;、畸形:肿瘤、卷叶、缩叶、蕨叶、丛生、丛枝、矮缩。主要归纳为三大类:增生型症状:畸形;减生型症状:变色;坏死型症状:坏死、腐烂、萎蔫 (P9)5.何谓植物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害的病原有哪些?根据病原性质可将植物病害分为哪两大类? 答:、病原:引起园林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原因统称为病原;(P7)、植物病害病原类型:、植物病原真菌;(P15)、植物病原病毒;(P28)、植原体(植物菌原体);(P35)、植物病原线虫;(P36)、寄生性种子植物;(P39)6.真菌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各有哪些类

11、型?(P17)答:、无性孢子:游动孢子(教材归入孢囊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粉孢 子、芽孢子;、有性孢子:休眠孢子囊(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前三种为 细胞核为双倍体的厚壁孢子,后两种为细胞核为单倍体孢子。57.植物病原真菌是如何分类的? 分类依据是什么?简述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各亚门与植物病害有 关的主要的属有哪些? 答:、 Ainsworth,1971(安思沃斯)的分类系统被多数人接受。粘菌门Myxomycota真菌界 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接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真菌门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Eumycota

12、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分类依据:根据真菌的形态学、细胞学特征及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资料,采取自然系统分类法,其中有性生殖和有性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重要的依据;、鞭毛菌亚门:最低等的真菌。特点:营养体是单细胞,有的不形成菌丝体,较高等的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无隔膜、多核;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卵孢子。常见的植物病原菌有:根肿菌属、粉痂菌属、绵霉菌属、腐霉菌属、疫霉菌属、霜霉菌类、霜霉菌属、假霜霉菌属、指梗霜霉菌属、单轴霜霉菌属、接合菌亚门:营养体为菌丝体,菌丝无隔多核;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与植物病害有

13、关的主要是毛霉菌属(Mucor)和根霉菌属(Rhizopus)。如甘薯软腐病菌和桃软腐病菌(R. stolonifer)、子囊菌亚门:属于高等真菌。特点: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有的还形成菌核、子座等,(少数子囊菌的营养体为单细胞,如酵母);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6子囊孢子。A.、闭囊壳菌类:重要的是白粉菌,常见的有:白粉菌属、单丝壳属 (单囊壳属)、球针壳属 Phyllactinia、叉丝单囊壳属、钩丝壳属、叉丝壳属;B.、囊壳菌类:有性繁殖形成具有一定空口的子囊壳,子囊壳多为黑 色。 常见的有:长喙壳属、顶囊壳属、黑腐皮壳属、赤霉属;C.、囊座菌类:其子囊果都是子座性质的。常

14、见的有:黑星菌属、格 孢 腔菌属;D、盘菌类:有性繁殖产生大型的杯状或盘状的子囊果,这种子囊果称 为子囊盘。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 、担子菌亚门:高等真菌。特点: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除了 锈菌外,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与植物病害有关的担子菌有以下 2 类:A、黑粉菌:黑粉菌属 Ustilago、轴黑粉菌属 Sphacelotheca、腥黑粉菌属 Tilletia。 、半知菌亚门:只发现无性态,没有发现有性阶段的真菌统称为半知菌。特点: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尚未发现有性阶段。A、丛梗孢菌:曲霉属 Aspergillus、青霉属 Peni

15、cillium、粉孢属 Oidium、轮枝孢属、葡萄孢属、尾孢属 Cercospora、长蠕孢属、 链 格孢属、镰孢霉属。B、黑盘孢菌:毛盘孢属 Colletotrichum、圆盘孢属 Gloeosporum、痂圆孢属。C、球壳孢菌:叶点属、茎点属、色二孢属、壳针孢属、大茎点属、壳囊孢属。7D、无孢菌类:丝核菌属 Rhizoctonia、小核菌属 Sclerotium。 8.锈菌与黑粉菌引起的病害有哪些主要特征?、锈病症状多在发病部位出现铁锈色的夏孢子堆;(PPT 绪论第一章、P24)、黑粉菌症状为产生许多黑色粉状冬孢子(P25)。 9.真菌病害的症状有哪些?应如何诊断?(PPT 绪论第一章)

16、、菌病害的症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病害症状类型,但与其它病原引起的病害症状的明显不同 是 在寄主受害部位的表面,一般在发病后期,都要出现明显的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疱状物、毛状物、小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营养体或子实体的结构。、诊断:根据以上症状确定真菌病害,如果没有病症,可将病部保湿 24 小时,观察,根据病症初步确定真菌的种类。进一步鉴定应进行分离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人工 接种,发病后再分离培养和鉴定。 (柯赫氏法则)10. 植物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P30)答:主要分为两类:、介体传播:是指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助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包括动物介体和植物介体两类。、非介体传播: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它有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包括机械传播、无性繁 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11. 怎样利用交互保护反应防治病毒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