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0823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二章意识与注意(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我们是怎样认知世界的?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考点 1、识记:意识 2、领会: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什么是意识 1、人类所独有 高水平 心理活动 2、个人运用 感觉、知觉、思维、记忆 3、对 内在身心和外在环境 变化的 觉知 意识的四种状态 可控制 状态 自动化 状态 白日梦 状态 睡眠 状态 特点 与注意的关系 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意识的定义 意识的状态 可控制的 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 睡眠状态 全国 2009年 4月心理学 2当个体处于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并能意识到在写字,但每个字怎么写则又不很清楚时的意识状态是(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2、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有意识状态 全国 2007年 7月真题 18.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的意识状态是( )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全国 2008年 4月 12下列关于“白日梦”的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 ) A它是无意识的 B. 它与未来的活动无关 C. 它是意识的一种迷糊状态 D其内容有好坏之分 全国 2008年 7月真题 4.属于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的是 ( )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吸毒后的精神恍惚 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白日梦状态 全国 2012年 4月真题 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

3、还有( )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 全国 2005年 7月心理学 全国 2006年 4月心理学 全国 2011年 7月心理学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小題。每小题 3分。共 12分 ) 21意识 21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1分),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 1分)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分)。 第二节 注意 考点 一 、识记: 1、 注意的定义 ; 2、 注意的 特点 ; 3、 注意的功能 二 、 领会: 1、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2、 注意的种类 什么是注意 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 在某一刻所处状态 表现为对一定对

4、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一、指向性 选择某个对象 忽略其余的 二、集中性 意识活动的强度和紧张程度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选择 反应;排除干扰 2、维持功能: 心理活动或意识 持续紧张 3、调节功能: 注意的转变 活动的转变 注意的种类 随意 注意 随意后 注意 不随意 注意 种类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一、区别: 1、注意是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意识是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觉察 , 进而产生意识 二、联系: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意识状态。 1、可控制 集中; 2、自动化 较少; 3、白日梦 很低; 4、睡眠 无 第二节 注意

5、注意 注意与意识 的关系 注意的种类 定义 特点 功能 区别 联系 不随意 注意 随意 注意 随意后 注意 考点(识记)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考点(识记)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考点(识记)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考点(领会)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1、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首先,注意不等于意识。一般来说,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 “ 心理动作 ” ,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3、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考点(领会

6、) 意识的状态与注意的参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补充 )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 3.白日梦状态 -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4.睡眠状态 -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 ,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 ,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注意,转入有意识的状态。 考点(领会) 注意的种类 1、不随意注意 2、随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 4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

7、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全国 2009年 4月真题 全国 2009年 7月真题 全国 2007年 4月真题 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全国 2010年 4月真题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全国 2011年 7月心理学 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 A.不随意注意 B.有意

8、注意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全国 2011年 7月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 ) 3.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全国 2009年 10月自学考试 全国 2012年 4月自学考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1. 随意注意 答案:指有预定目的, (1分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分 )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 (1分 )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 21不随意注意 答案: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9、注意。 全国 2009年 4月心理学 全国 2010年 4月心理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 2)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25注意和意识的联系与区别。 25.答案:(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1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分)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显示了个体所处的意识状态。( 2分

10、) 全国 2009年 4月心理学 全国 2008年 7月真题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 25.简述注意的种类。 答案:注意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类。 33.甲、乙、丙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组织教学的策略: 甲阐明知识学习的目的、任务与意义,要求学生努力排除各种困难集中注意力;乙精心呈现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且有吸引力;丙在增进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与意义了解的同时,亦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试分析三位教师教学组织策略中所运用的有关注意规律,并比较三种教学组织策略的优劣。 全国 2004年

11、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3小题,第 32、 33小题任选 1题,第 34小题必答。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 甲主要运用的是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对于学习目的明确,且意志力强的学生来说,该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能取得所期望的结果。但对于意志薄弱,或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该策略很难奏效。并且,随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时间长容易疲倦,失去兴趣。 乙主要运用的是不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以不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获取知识。但不随意

12、注意同样容易受到其他更为强烈,有吸引力刺激的干扰。因此该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不能保证学生注意力长期稳定的集中,且不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丙运用的是随意后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随意后注意是一种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以随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较好地发挥了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各自的优势,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因此,相比较而言,该教师组织教学的策略最为成功。 全国 2011年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3小题,第 31、 32小题任选 1题, 2题均答者,以前 1小题计分, 8分。第 33小题必答, 10分。共 18分 )

13、33.一位中学生物老师走进课堂时,将装在盒子中的模型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上课时他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目的与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上述做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1)该教师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 2)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利用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发挥有利方面,如利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克服不良影响,如将生物模型装在盒子中,放在不显眼处,尽可能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 ( 3)运用随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加深对课的目的和要求的理解,以保持注意。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考点 一 、识记: 1、生

14、物节律; 2、日节律; 3、无意识 二 、领会 : 1、生物节律与睡眠; 2、 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 ; 3、 失眠的种类 ; 4、 梦的特征 生物节律 1、生物节律 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 生物钟 监视时间进程 2、日节律 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1)人和动物 2)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等。 人的生物节律 一、人的生物节律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 1、 1年 2、 28天 3、 24小时 4、 90分钟 二、日周期 影响最大 日周期 实际时间 25小时 生物节律和睡眠 生物钟 理想的睡眠时间 睡与醒 受内部节律调整 非正常时间睡眠 睡眠质量受损 飞行时差 造成的身心困扰绝非旅途疲劳,而是生物节律被干扰的结果 睡眠与失眠 睡眠 睡眠的 五个阶段 睡眠与 脑电波 睡眠的 循环 失眠 失眠的表现 失眠的类型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失律性失眠 药物性失眠 睡眠五阶段( 46次循环)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沉睡期 第五阶段 快速眼动 睡眠( REM) 第二阶段 轻睡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