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216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稳定性(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制作 天台育英中学 丁云龙 2006.4,刚才已经提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和功能就能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相

2、对稳定而不发生大的变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能力而不是状态,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知识:,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稳定的内涵, 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基本含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能力;,生态系统内部的综合调控能力;,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保持和恢复稳态表现出来 的评价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稳定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 动态的平衡。, 稳定性的类型, 保持稳定: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稳定:

3、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的能力:, 种类,恢复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 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稳定性被破坏,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 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 造成的不利影响。,来源:, 抵抗力稳定性,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的外界扰动;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其能力

4、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抗污染能力)和营养结构(抗干扰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规律,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比如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又如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经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等。,但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最强,也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和破坏超过了自动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稳定性的破坏。,概念:,来源:,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

5、扰,使自身结构和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 恢复原有的数量。,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 的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 恢复力稳定性,原理,如河流被严重污染后,如果停止污染物的排放,河流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包括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分解),逐步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又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

6、性就较低(一旦破坏不易恢复);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一旦破坏易恢复),引言:,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为什么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怎样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呢?,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特征,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平衡, 一定时间内动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完 整的营养结构,并有一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这种稳定性是

7、相对的、动态的稳定,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断变化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更新。,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流行病等, 人为因素:,如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环境污染等,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对策措施,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对策措施,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对策措施,

8、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对策措施,总之,要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持续稳定的产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总结,总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时,这种相对的稳定可暂时打破,但在一定限度内,可通过自动调节得到恢复。然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如果受到干扰或破坏超过了它本身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导致该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使人类和生物受到损害。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持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课

9、堂练习:,1.什么措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 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物种数量 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C,课堂练习:,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b,c,d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如下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A a b c d B a b c,d,D a b c d,C a b c,d,B,3.在欧美国家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瓶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封闭 内装有水,二或三条鱼(或虾),底部有珊瑚,沙子,并生长着一些 水藻.妙在小鱼,水藻是活的.请回答:,有阳光,下图为阿拉斯加苔原生态系统饿食物网,在阿拉 斯加苔原地区,全年气温基本上为-40-0度.分析:,X,Y,Z,地衣,因纽特人,X,耐寒,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