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07938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电力系团队介绍(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20162016年年7 7月月 保定保定电力工程系概况电力工程系是华北电力大学1958年建校即成立的骨干系,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2个本科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概况“电力科学与工程”列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第

2、三轮学科评估,电气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6位。“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位列世界第366位,中国高校34位,非“985工程高校”排名第8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入选QS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工程系有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教授26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65.6%); 2016年电力工程系新增博士学位教师2人,实验室1人,有6人出国进修。师资力量科研队伍电力工程系成立了13个科研团队,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依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和其他专

3、业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与电力企业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科研平台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磁场与电磁兼容实验室电磁场与电磁兼容实验室电气工程基础实验中心电气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实验室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实验室6电气学科领域高校中有电气学科领域高校中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

4、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LAPS可平移可平移 负荷与负荷与 新型用新型用 电方式电方式就地消就地消 纳与大纳与大 容量储容量储 能技术能技术电网先电网先 进控制进控制 与保

5、护与保护新型输新型输 电方式电方式 及先进及先进 输电技输电技 术术多元互多元互 补与大补与大 型火电型火电 深度调深度调 峰峰先进新先进新能源发能源发电技术电技术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大规模新能源电力 安全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利用多元互多元互 补与大补与大 型火电型火电 深度调深度调 峰峰电网先电网先 进控制进控制 与保护与保护新型输新型输 电方式电方式 及先进及先进 输电技输电技 术术电源响应电源响应 Source response电网响应电网响应 Grid response负荷响应负荷响应 Load response7总体定位及研究方向总体定位及研究方向:总体定位总体定位先进新先进新能源发能源发电

6、技术电技术从电源从电源、电网电网、负荷响应出发负荷响应出发,综合研究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新能源开发利用的 新理论与新方法新理论与新方法,以实现以实现多源互补多源互补、源网协同源网协同、安全高效安全高效。LAPS8 新能源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平台新能源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平台联网与监控系统常规发电模拟机组风力发电模拟机组光伏发电模拟机组储能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平台LAPS9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 耦合机理及测试技术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电气绝缘状态监测与 故障诊断技术超特高压输变电关 键技术资源共享、联合研究、优势互补围绕国家以及河北省能源电力的科技需求开展工 作,实现校企

7、联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LAPS实验室有科研用房1029.5平米,研究生与教师研究用房215.4平米。主要设备75台套,价值1287万元。3米法电波暗室及测量系统全绝缘型人工气候室及 300kV/4A试验电源450kV冲击电压发生器和100kA 冲击电流发生器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科研项目近三年承担“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 撑计划、霍英东基金等研究课题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序 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智能电网中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安全高效利用基础研究“973”计划2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

8、统电磁与绝缘特性的基础问题研究“973”计划3变电设备内部故障的在线预警与故障处置的理论及关键技术“973”计划4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863”计划5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863”计划6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863”计划7基于轻量化需求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国家科技支撑8示范城市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9高海拔地区交流输电线路导线电晕损失特性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10光伏电站能力管理系统及发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河北省科技支撑米增强教授团队介绍团队负责人米增强,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

9、殊津贴获得者,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主要科研方向:新能源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主要工作业绩:主持在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等项目7项;曾获河北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教学成果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申请专利28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授权7项,软件著作权6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多篇。盛四清(教授、博士)卢锦玲(副教授、博士)余洋(讲师、博士)赵洪山(教授、博士)任惠 (教授、博士)王飞

10、 (副教授、博士)在读博士生6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生60多名有的项目采取跨学科、跨院系组成课题组刘兴杰(讲师、博士)梅华威(讲师、博士)盛四清,1965年生,博士,教授,现任电力工程系副主任。主讲“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工程”等本科课程及“高等电力系统分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完成或在研的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20余篇。赵洪山,196

11、5年出生,教授,博士。2007年至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目前,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 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研究方向: 大规模电力系统复杂动态建模、降阶与分析, 智能电网的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 新一代能源互联网的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 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新技术,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估与故障诊断方法, 智能电网资产优化管理。近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4项,横向项目5项。任惠,女,博士,教授。2009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获工学

12、博士学位。2006-2007年、2014-2015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IEEE Transaction,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重要国际会议,以及国内一级学报、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SCI检索4篇,EI检索10余篇。主研和参研纵项项目5项,横向项目10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大停电故障风险分析、早期预警及干预研究,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电力系统弹性研究,主动配电网相关技术及评估研究。卢锦玲,女,博士,1971年出生,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电力

13、系统分析与控制,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参加项目: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交直流混合电网输电能力评估及广义灵敏度分析(50877027);2010年中央高校科研项目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智能优化调度策略研究”;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早期预警机理研究(51107140);2014年参加国家电网支撑项目“风电/光伏发电多层级优先调度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王飞,男,1973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后,IEEE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多种国际国内期刊的审稿人,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与分会主席。研究领域为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伏发

14、电功率预测,智能电网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主研和纵项项目7项,横向项目2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华北电力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河北省科技成果2项,负责研发的“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技术与实验性应用系统”通过云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并获云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开发的2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在Energy and Buildings、Energie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与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刘兴杰,1979年出生,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15、为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智能用电方向的研究工作,负责和主研完成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300多万元。其中,主研的“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系统”获2012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EI收录高水平论文3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入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余洋,1982年出生,博士,讲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研究领域为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弹性储能技术。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机械弹性储能用永磁同步电动/发电机控制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

16、机械弹性储能系统储能过程模型与优化控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永磁电机式机械弹性储能机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项目:“储能型风电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性项目:“永磁电机式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等项目介绍(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消纳风电的热-电联合优化规划及运行控制技术”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风电场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研究及示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伏发电主气象影响因子识别优化与功率预测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电网电压控制系统模型降阶与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机关键部件测点优化配置方法与早期预测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早期预警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弹性储能用永磁同步电机/发电机控制方法研究”项目介绍(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云团运动数学描述与量化表征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研究” 河北省科技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