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模板图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07691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模板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疾病模板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疾病模板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疾病模板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疾病模板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疾病模板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模板图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疹预防与护理,湿疹预防与护理,【总操作程序】 主要应该注意四个方面:三个避免、饮食注意、洗浴注意、预防感染 1三个避免 避免接触化纤衣物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新生儿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制品,柔软、舒适、没有刺激性,以避免因为对上述物品过敏而引起湿疹。 避免环境过热。周围环境过热可能造成新生儿出汗,汗液的刺激以及温度高的环境易发生湿疹,也可使已发生的湿疹加重。 避免环境过湿。周围环境过湿可能造成新生儿湿疹发生或者加重,湿疹预防与护理,2饮食注意 由于湿疹发病多见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牛奶中含有的异性蛋白可以造成新生儿过敏,导致湿疹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宣传和努力促成母乳喂养成功。 应该指导哺乳产妇不

2、要进食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刺激物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由此增加湿疹发生的机率。,湿疹预防与护理,3.洗浴注意 已患有湿疹的新生儿,特别是渗出较多的湿疹时,不要过多清洗患部。洗浴用水应该以温水为宜。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浴。 给患有湿疹的新生儿洗浴时,不要使用肥皂,避免刺激湿疹的加重。,湿疹预防与护理,4预防感染 由于湿疹发生后,局部发痒用手搔抓,容易造成感染,因此要及时给新生儿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达标标准】 促成母乳喂养,减少湿疹的发生率。 对已发生湿疹的新生儿,确保局部不发生感染。 【注意事项】 对于患湿疹的新生儿不要乱用药物涂擦,特别是含有激素的药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工具与材

3、料】 纯棉质的新生儿衣物。,湿疹预防与护理,【相关知识】 湿疹临床表现: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面部头皮等部位出现一些皮疹,部分孩子患部有渗出或者脱屑,严重者会发展成疱疹,破溃结痂。 湿疹病因: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疾病,与新生儿先天的体质有关。多见于吃牛奶的孩子。 湿疹的治疗:可使用医院配置的湿疹膏等。 湿疹的特点:湿疹的病程较长,有时轻、有时重,容易复发,湿疹预防与护理,注:湿疹这个东西几乎每个宝宝都要多少的发一点的,尤其是到了宝宝能添加辅食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每次接受一种新食物,脸上可能就会蹦出点儿小湿疹,有的宝宝一检查,哇!居然对几十种东西过敏。但是并不是说过敏就不能吃了,每次遇到这样的食物,宝

4、宝的身体都会出现一种应激反应,以后就好了,要是因为宝宝有小小的过敏反应就放弃某种食物的做法是不对的,宝宝总要接受这些东西,有一点小过敏不要大惊小怪。,湿疹预防与护理,当然,严重的过敏情况除外,所以每次给宝宝一种新食物的时候,第一次都要只喂这一种,喂一小口,然后观察24小时。有些严重的过敏,比如常见在白种人中的坚果类过敏,是会要命的,所以不要不重视,当然也不要过于重视,因噎废食就大错特错了。还有春天也是湿疹的高发季节,要真的想从根儿上减轻这个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母乳喂养,母乳的同时妈妈,湿疹预防与护理,也要适当节制饮食,不要吃太多刺激食物,海鲜一次也不要吃太多,可以慢慢加量,给宝宝一个适应你

5、母乳中新成份的过程。而冬天的时候皮肤干燥也会造成湿疹,有些宝宝不用护肤品,结果脸上就厚厚的起了硬痂,甚至肿起来,所以一定要给宝宝用护肤品哦,特别是干燥的气候下,要用保湿比较好的霜类,有些护肤品里面含有一些植物的消炎成分,比如紫苏油,也是不错的选择。能不用含有激素类的药膏就不用,不然湿疹会很容易复发,对药膏产生依赖。严重的时候可以用药膏,儿研所出的“肤乐霜”比较好用,能有效缓解湿疹的瘙痒。要是宝宝严重的抓脸,还是带上小手套比较好,鹅口疮预防与护理,鹅口疮预防与护理,【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注意观察口腔、母乳喂养前清洗乳头、人工喂养注意清洁消毒奶具 1注意观察口腔 鹅口疮发生在新生儿的口腔

6、内,呈白色凝乳状附在口腔粘膜上。因此需要经常观察新生儿口腔,特别是要将鹅口疮与新生儿吃奶后残留的奶液区分开来。 区分特点是:新生儿口腔中残留奶液一经喝水就漱清了,不再看到白色凝乳状物。而鹅口疮喝水后仍可见白色凝乳状物,而且用棉签擦拭后仍可见露出的粗糙潮红的粘膜。,鹅口疮预防与护理,2母乳喂养前清洗乳头 由于母乳喂养时,新生儿需要含接母亲的乳头,如果母亲的乳头不清洁,就有可能使新生儿口腔受到感染。因此,母乳喂养前一定要清洗乳头。 3人工喂养需要清洁消毒奶具 喂养新生儿的奶具使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留有残留物,以避免滋生细菌,污染奶具,进而感染到新生儿的口腔,造成鹅口疮。 每次给新生儿喂奶后,

7、都要煮沸消毒奶具,或者使用奶具消毒锅进行消毒。,鹅口疮预防与护理,【达标标准】 新生儿喂奶期间,不发生鹅口疮。 【注意事项】 当看到新生儿口腔内有白色凝乳状物,要区分白色凝乳状物是奶液残留还是鹅口疮。不要错过对鹅口疮的诊断。,鹅口疮预防与护理,【相关知识】 1鹅口疮临床表现: 新生儿中的常见病,表现为口腔颊部、唇内、舌、上腭和咽部粘膜上粘附着乳白色斑点,严重时融合成片,擦去后则露出粗糙的潮红的粘膜。鹅口疮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腹泻的新生儿。病菌来自母亲产道或污染的奶具,或是由于某种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多见于营养不良或腹泻的新生儿。一般无全身症状,如感染向下蔓延,会引起食管炎,可出现呕吐,严重的会影响

8、食欲。抵抗力差时可蔓延到胃肠,引起霉菌性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肠道溃疡及穿孔;向下呼吸道蔓延可引起霉菌性肺炎。这些情况虽较少见,但需提高警惕。,鹅口疮预防与护理,2鹅口疮的病因: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3鹅口疮的治疗: 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粉末与鱼干油滴剂或水调匀,用棉棒涂擦在口腔内所有的粘膜上,在喂奶后使用,以免吃奶将药物冲掉,每4小时用药1次,每天34次。直到白色斑点消失后再用12天。同时每次喂奶后用煮沸消毒奶具,母亲喂奶前要清洗奶头,防止重复感染。,鹅口疮预防与护理,注:新生儿的鹅口疮一般都是来自母亲产道的污染,比如妈妈在生宝宝的时候没有治愈阴道炎,还有就是奶瓶的污染,所以一

9、定要严格消毒,还有的宝宝出生就患病,比如新生儿肺炎什么的,用了大量抗生素,身体抵抗力下降,也会患鹅口疮。如果宝宝突然不吃奶,或者吃奶时候突然大哭,吃的时候打冷战(患病部位刺痛),就要仔细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鹅口疮就像是奶块沾在嘴上那种,但是擦不掉。,鹅口疮预防与护理,3消化不良的预防 母乳喂养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很低,因此,应该促成母乳喂养的成功,以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人工喂养应注意喂养方法,奶量不宜增加太多,或者突然由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 如新生儿是人工喂养,则一定注意奶具在使用后要清洗干净,避免新生儿因奶具不洁而发生消化不良。 每次给新生儿喂奶后,都要煮沸消毒奶具,或者使用奶具消毒锅进行消

10、毒。,鹅口疮预防与护理,【达标标准】 新生儿喂奶期间,不发生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 不要把大便性状稍有改变都当作消化不良,不宜对消化不良滥用药物,一般消化不良都可以通过调整奶量、哺喂方式等方法处理。 【工具与材料】奶具消毒锅、清洁奶瓶刷、奶瓶、奶嘴等。,鹅口疮预防与护理,【相关知识】 1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大便次数增多,变稀或呈水样便,或者大便中含有奶瓣。 2消化不良的病因 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与此同时,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食量增加快,营养需求高,胃肠道负担很重,因此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新生儿喂养不当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如人工喂养中,奶量增加太多或者突然

11、从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外环境过热、过冷都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至消化不良。 对牛奶过敏所致。,鹅口疮预防与护理,3消化不良的防治 根本措施是预防。提倡并促成母乳喂养,母乳易于吸收,不易造成消化不良。 减少奶量或调稀配方奶,以减轻消化道负担。但不宜长时间稀释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鹅口疮预防与护理,注:母乳喂养的宝宝偶尔出现一次消化不良不要过于担心,有可能和妈妈吃的东西有关,比如妈妈吃的油大了,宝宝就可能有点拉肚子,妈妈吃的蛋白质太多了,宝宝有可能会拉一些奶瓣,不要看到奶瓣或者大便性状稍有改变就大惊小怪,更不要随便给宝宝吃一些调节肠胃功能的制剂,调的好便罢,调不好有可能造成宝宝肠胃功能紊乱。,

12、鹅口疮预防与护理,人工喂养的宝宝要严重注意奶嘴孔的大小,否则宝宝很容易就吃多了,长期下去,宝宝营养过剩变成大胖子才发愁呢!有的时候宝宝的大便看似不太正常,但是不发烧、精神状态好的话就问题不大,要是长期看着不太正常,但宝宝体重却正常增长,精神状态也很好,那也不用过于担心。母乳喂养最适合宝宝,脐炎的预防与护理,脐炎的预防与护理,【总操作程序】 主要注意三方面:脐带脱落前的护理、脐带脱落前的处理、脐带脱落后的处理,脐炎的预防与护理,1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脐带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需要经过37天才能脱落,因此在此阶段应该保持脐带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沾染尿液或者洗澡水弄湿脐部。,脐炎的预防与护理,2脐带

13、脱落前的处理 每天使用蘸有75酒精的消毒棉棒清洁脐部,此时脐带尚未脱落,时而渗出水份或血液,需清洁干净。 清洁脐部的方法是:每天洗澡后擦干身体,包括脐周,一手将脐带轻轻提起,一手用消毒酒精棉棒从脐带根部从内向外呈螺旋状向四周擦拭。,脐炎的预防与护理,3脐带脱落后的处理 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仍可以有少量粘性分泌物,或者局部有些湿润。可用75酒精消毒棉棒继续清洁脐部。 清洁脐部的方法同前,清洁后应该使局部晾干。 特别注意清洁已经呈干痂状的脐带底部,防止该部位存有脓性分泌物,未擦干净可能引起感染。,脐炎的预防与护理,【达标标准】 在无其他感染因素的条件下,不发生脐炎。 【注意事项】 在做脐部护理时,使

14、用酒精消毒棉棒擦拭时,要从内向外擦,不要从外向内擦,以避免将皮肤上的细菌带人脐带根部。 脐部护理的关键之一是保持脐部的干燥,洗澡时要防止洗澡水沾湿局部,新生儿尿时防止尿液沾染局部,特别是男孩子,要注意防止尿到肚脐上,脐炎的预防与护理,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者脐带周围皮肤红肿,说明脐带有感染,应该及时提醒产妇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使用纸尿裤应该注意边缘不要盖在脐带上,以免弄湿脐带。 脐部处理不宜使用消毒药粉,不宜使用龙胆紫。 脐带脱落后,在脐轮有时可见一粉红色圆形小肉芽。如果肉芽肿发,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脐炎的预防与护理,【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消毒棉棒、清洁的干毛巾。 【相关知识】 1脐炎的临床表现: 脐带周围皮肤红肿或者发硬,脓性分泌物增多,伴有臭味。轻者新生儿可以没有全身症状,重者新生儿可以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脐炎的预防与护理,2脐炎的病因: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当新生儿出生以后,切断了脐带,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护理不当病菌即可乘虚而人,引起脐炎,如未能及时治疗,还可能发展严重以致病菌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才能干燥脱落。,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