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7675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艺术,不懈的追求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银建 Y 2010年7月 长沙,2,教学艺术,不懈的追求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回顾 1 实验历程 2 教学现状 3 归因分析 展望 4 推进建议 结束语,3,1 实践历程,2007年我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践牛津高中英语教学,2010年圆满完成首轮实验。 为了促进我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验工作健康发展,为后续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今年再一次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 三年以来,我们较为全面、准确地掌握了我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看到了实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通过本

2、次培训、研讨,希望能形成了进一步推进英语新课程实验的共识。,4,2 教学现状,2.1 阶段性成绩2.1.1 英语教学目标的转变由“只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转变 2.1.2 教学方式的转变接受教学方式向发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2.1.3 学习方式的转变单一性学习方式向多样性学习方式转变 2.1.4 教师角色的转变“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 2.1.5 课程观的转变“以教材为目标”向“开发多种教学资源”转变,5,2.1.6 评价观的转变,2.1.6.1评价目的以“甄别为目的”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转变 2.1.6.2课堂教学评价观以“教”为中心的课

3、堂教学评价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转变 2.1.6.3 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转变 2.1.6.4 评价内容从“评价内容单一”向“多元化评价”转变,2009年学考英语试卷 英语学科考试总体情况统计表,2.1.7 教学成绩喜人,英语学科分数分布曲线图,8,2.1.7.1 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技能较强 2.1.7.2 阅读能力较强 2.1.7.3 客观题得分较高,英语学科实测难度与预估难度比较柱形图,10,2.2 主要问题,2.2.1 写作教学相对弱势。 2.2.2 主观题教学效果不佳。 2.2.3 综合运用能力较弱。2.2.4 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重

4、点,把握不 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2.2.5 Project等挑战性较强的板块教学 难以落实。 2.2.6 各地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各市州基本情况统计表,12,3 归因分析,3.1 教材原因 3.2 评价原因 3.3 资料原因 3.4 教师原因3.4.1 认识不清3.4.2 方法不当3.4.3 指导乏力,13,4 推进建议,4.1 尽快完善教材体系。4.1.1 修订教材。4.1.2. 衔接教材。 4.2 着力优化评价体系,14,2009年学考英语试卷结构 2010年学考英语试卷结构 2011年学考英语试卷结构 设想,15,4.3 深入治理教辅市场 4.4 积极促进教师发展 4.4.1 加强学

5、习 4.4.2 加强研究,16,4.5 不断提高教学艺术4.5.1 回归教材教学(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 2010年学考英语试卷双向细目表) 4.5.2 控制教学内容 4.5.3 加强写作培养4.5.4 加强常规教学,17,结束语,继承与发展 理论与实践 预设与生成 形式与内容 形式与效果 目标与过程 过程与细节细节出精品,教学艺术,不懈的追求 英语必修课程教学回顾与展望 谢 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银建 Y 0731-84402962 13607481679 2010年7月 长沙,19,5 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艺术,5.1 教学全过程5.2 课前5.3 课中5.4

6、 课后,20,5.1 教学全过程,5.1.1 强化英语性质,践行教育理念 5.1.2 培养思维、批判、反思能力5.1.3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21,5.1.1 强化英语性质,践行教育理念,强化学科性质 转变教师角色 构建学习方式,22,5.1.2 培养思维、批判、反思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批判反思能力 学习策略教学 要教会学生管理时间、要教会学生做学习笔记、 要教会学生有效准备考试。 思维教学 问题的确定、问题程序的选择、信息的表征、策略的形成、学习资源的分配、问题解决的监控、问题解决的评价等。 反思教学 激发自豪感和献身精神、培养对问题的洞察力、增加对学习的更大投入。

7、,23,5.1.3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建构真实的问题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参 与气氛。创设适于自我调节的学习环境。创设敏感性学习环境。创设独立性学习环境。,24,5.2 课前,5.2.1 研读教学内容5.2.2 确立教学目标5.2.3 设计教学过程5.2.4 引导学生预习,25,5.2.1 研读教学内容,“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范文,但不是“圣经”,也不是 课程资源的全部;要在教学中创造性 地使用教材。 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必要替换、调整、补充、取舍不赞成重课外资料、轻教材、轻文本,26,5.2.2 确立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

8、发还是从学生出发? 是从语言知识点出发还是从学生的能 力发展出发? 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并具有可检测性? 我们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写出来交差的还是为自己教学服务的?,27,5.2.3 设计教学过程 编写教案,分层加大语言输入 架设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桥梁 不能忽略语言知识的学习 教案模块,28,5.2.4 引导学生预习,课前预习 由内容、提示、要求、疑难和授课前老师检查五部分构成预习的全过程,辅导学生自学教材、试做课本上部分练习、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形成有效的自学策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习指南,29,5.3 课中,5.3.1 强化语言实践,形成训练

9、策略。 5.3.2 强化“生成”意识,重视有效“生成”。 5.3.3 强化学生意识,开发学生潜力。 5.3.4 强化问题意识,重视提问技巧。 5.3.5 强化启发意识,重视启发艺术。,30,5.3.1 强化语言实践,形成训练策略。,创设语言互动情境 创设语言表演情境 创设语言生活情境,31,5.3.2 强化“生成”意识,重视有效“生成”。,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动态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更加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生命。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因而强化“生成”意识,是新课程培养创新素质学生的必需

10、。,32,5.3.2 强化“生成”意识,重视有效“生成”。,强化“价值”意识 强化“文本” 意识 强化“目标”意识,33,5.3.3 强化学生意识,开发学生潜力。,倾听学生心声提供学生选择的空间提供学生互动机会开发学生潜能,34,5.3.4 强化问题意识,重视提问技巧。,问题种类 1 内容问题 让学生直接处理所教内容 直接的问题 问题不需要解释,没有别的意义。 低层次的问题 问题只需要回忆准备好的材料,而 没必要分析、概括。 聚合的问题 从不同的资料源得到同一个答案。 闭合的问题 问题没有别的可选答案或者解释。 事实性的问题 问题只要求回忆零散的、完全被公 认的知识。,35,5.3.4 强化问

11、题意识,重视提问技巧。,2 过程问题 让学生间接理解所教内容。 间接的问题 问题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和替代意义。 高层次的问题 问题所要求的过程比简单回忆要复杂。 发散的问题 从不同的资料源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开放的问题 并不期待或者根本就没有唯一的答案。 概念性的问题 问题要求抽象、概括和推理处理。,36,提纲挈领,以纲带目。 层层剥笋,理清思路。 化知为能,变讲为问。 把握方向,调控课堂。 拓展思维,启发想象。,5.3.4 强化问题意识,重视提问技巧。,37,化深为浅,由浅入深。 化繁为简,由简入繁。 化虚为实,由实入虚。 化此为彼,由彼入此。,5.3.5 强化启发意识,重视启发艺术。,38

12、,5.3.5 强化启发意识,重视启发艺术。,探询指教师用来鼓励学生详细阐述自己或别人答案的陈述。探询既可以采用泛泛发问的形式,也可以包括其他表达方式,诱导学生澄清答案,探询某一回答的额外信息,调整学生的回答使它沿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教师经常用探询把讨论提升到更高的思维水平。用这种方式,你可以在上课之初提一个简单的事实问题,然后诱导学生澄清答案,探询新信息或调整方向等,你就可以上升到更高水平对学生发问。,39,5.4 课后,5.4.1 精选课后练习,即时复习巩固。5.4.2 加强课外阅读,尽快形成语感。5.4.3 开展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率。,40,5.4.1 精选课后练习,即时复习巩固。,一般

13、2到3道大题即可,重点检查学生掌握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的情况,属于形成性巩固练习。少看枯燥的词汇、语法讲解,少做形式呆板的重复练习。,41,5.4.2 加强课外阅读,尽快形成语感。,课外阅读,贵在坚持要求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坚持每课时课外阅读5分钟,阅读材料可以是来自相关报刊杂志的时文,也可取自难易相当的阅读丛书,引导学生平时尽量多读英语文章、多听英语广播,少看枯燥的词汇、语法讲解,少做形式呆板的重复练习。这是因为: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是尽快形成语感,形成语感既是学好英语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唯有多读、多听,才能形成语感;反之,看再多的词汇、语法讲解,做再多的练习也是形不成语感的,只会让你觉得英语越

14、学越难学。与其要求学生匆忙地看如此之多粗制滥造的词汇、语法讲解,死记硬背数不清的条条框框,不如尽早建议学生买一本权威的中级英汉双解词典,方便随时查阅,养成查字典这一英语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阅读英语原文的能力、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指南,42,5.4.3 开展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率。,突出的教师 带着课本、知识面向学生 教 优秀的教师 带着学生面向教材 引导、启发 杰出的教师 带着学42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发现、解决问题,-教书匠,-教书先生,-教育家,43,6 什么是有效教学,6.1 有效果 6.2 有效率 6.3 有效益 6.4 基础性 6.

15、5 发展性,44,6.1 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有效果 = 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ResultEffect,45,6.2 有效率,教学效率 = 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 Efficiency (物力、人力、时间)教学效率 = 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Ratio,46,6.3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的程度。教学效益 教学目标 教育需求 Benefits,47,6.4 基础性,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 是否注重个别差异; 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 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 结构式表述; 是否有

16、效地使用教育资源。,48,6.5 发展性,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 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 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 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49,7 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7.1 清晰的授课 7.2 多样化的教学行为 7.3 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7.4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7.5 较高的学习成功率,50,7.1 清晰的授课,是指教师在向全班呈现教学内容时的清晰程度。基本要求: 要点要易于理解; 概念要清晰地解释,学生能按照逻辑顺序逐步理解; 口齿清楚,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不清晰的特征: 语言含糊、有歧义不明确; 使用过于复杂的长句; 给学生的指导常常让学生不能理解,需要进一步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