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07673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第八章 道德发展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道德发展,第一节 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第三节 攻击行为及其发展,儿童道德发展的概念,指儿童采纳各种原则,这些原则引导他们对特定行为作出是非判断并依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们要共同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生活要成为可能-人们就必须对某些孰是孰非的观念达成共识。 道德包括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理论(重点) 柯尔伯格的理论(重点)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近年来国外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皮亚杰的理论,Jean Piaget在1932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发展心理学中研究儿童道

2、德发展的里程碑。 Jean Piaget认为道德的成熟包括两个方面: 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对人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 Jean Piaget认为在儿童对特定行为的评价中才能分析他们对问题的真实认识。因此,他与合作者创立了“临床法”(clinical method)和对偶故事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道德阶段(24岁)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道德实在论阶段(57岁):又称道德的他律阶段 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就是坏事),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故称,道德现实主义。 道德相对论阶段(811岁):又称道德的自律阶段 儿童

3、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故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 青少年期:道德推理超越个人水平,开始关注社会和政治,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转化,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推理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内在因素:认知能力的发展 外在环境因素:社会经验,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上的问题:皮亚杰研究方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两个故事中给儿童展示了两个不对等的后果,因为这样会引诱儿童忽略其中的有意性。 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皮亚杰在儿童规则认知发展中另一个问题是没有对习俗规则和道德规则加以区分,而是认为儿童以相同

4、的方式对待不同的范畴的规则。儿童能够区分那些违背社会习俗的行为(如不要把你的物品放在右边)和那些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如要分享玩具,不要打别的孩子)。,柯尔伯格的理论,柯尔伯格(Lawrence & Kohlberg)(美,哈佛大学)自50年代末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 柯尔伯格鉴于上述考虑,于是采用“开放式”的手段来揭示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事中的冲突性特征。他选古代哲学家常采用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理论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肯定了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其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作

5、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之间的差异相当于前运算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之间的差异等。 指出皮亚杰观点的局限性:研究中所采用的成对故事造成的较坏后果的儿童往往不是故意的,而造成较轻后果的儿童往往是有意的,因此,利用对偶故事法不能很好地揭示儿童道德的推理过程。,柯尔伯格的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大约在学前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此水平分两个阶段。 习俗水平。大约自小学高年级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 后习俗水平。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此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前习俗水平,第1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种定向是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

6、威或者有权利的人,通常是父母。一个行动是否道德是依据他对身体的后果来确定的。 第2阶段: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服从于获得奖赏。尽管也有一些报偿的分享,但也是有图谋、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慷慨、同情和怜悯。它很像一种交易:“你让我玩四轮车,我就把自行车借给你。”,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好孩子道德。在这一阶段,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尽管儿童仍以他人的反应为基础来判断是非,现在他们更关心他人的表扬与批评而不是他人的身体力量。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反规则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 权

7、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盲目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道德。这一阶段出现了以前阶段所没有的道德信念的可变性。道德的基础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致意见。因为它是一种社会契约,当社会中的人们经过理智的讨论找到全体中更多成员利益的替代物时,他是可以修正的。 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即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

8、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以前大都处于第一种水平,13岁以前多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入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 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柯尔伯格理论研究上的问题,方法上的问题:理论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的判断分数是凭直觉的

9、,其内部相关性不高,与皮亚杰“临床法”一样,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以至影响儿童真实的判断结果。此外,量表的效度也值得怀疑。 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区分:特里尔(Turiel,1983)认为柯尔伯格没有很好地区分习俗规则和适用于公平、真理和是非原则的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 被试性别问题:研究中的被试都是男性。这种性别单一化只是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男性性别偏向。,国外从信息加工角度对幼儿道德判断的研究,Bearison等改变了皮亚杰的实验方法,用单个故事代替成对故事,用等级评定法代替迫选法;变化呈现动机和后果信息的顺序。成功证明了幼儿在作道德判断时也能考虑意图因素。幼儿的认知能力较低,从认知心

10、理学角度分析,这些方法上的改变,都能影响被试作道德判断时的信息存储和加工。,近年来国内对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岑国祯等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判断存在着明显的从众现象,几种情境都会使儿童有从众反应,但成人权威的情境最有力。此行为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陈少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在研究中得出幼儿的情绪判断经由高兴到害怕到难过的发展趋势,其归因定向为“个人定向-惩罚定向-结果定向” 寇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对影响源的研究表明对中小学生影响权威主要是家庭、同伴、教育媒介;对大学生影响主要是具有原则意义的社会准则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概念,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

11、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利他行为:是由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 行为背后的动机(动机定义):行为者善行的基本动机是为了给他提供积极的结果,是出自对他人的关心,而不是使自己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也不是处于期待对方的报答。 行为本身(行为定义):不管行为者的动机如何,只要对他人有益,就是利他行为。 研究表明,年幼儿童对利他行为的判断更倾向于行为定义,成人则倾向于动机定义。,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理论,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能够获得重要的社会技能,并影响到他们对于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他人利益着想的动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12

12、岁 36岁 711、12岁 青少年期,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婴儿时期的亲社会行为 许多研究表明,婴儿已出现亲社会行为。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年龄差异 儿童的利他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许多研究表明:年长儿童确实比年幼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分享和助人行为。 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差异,年龄较大的儿童较年幼者有更多的合作倾向。,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儿童的利他行为倾向并没有性别差异。 需要帮助或安抚的对象的性别对年幼儿童的利他行为有影响。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在不同情境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13、,认知和情感因素 观点采择 有研究表明,“高明”的观点采择者比低水平的观点采择者更倾向于表现出利他行为。 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相关的观点采择形式有两种: 社会观点采择(识别他人的想法、意图和目的) 情感观点采择(识别他人的情感体验),亲社会道德推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较高水平的亲社会推理所占的比例会不断增加。 移情 移情: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霍夫曼认为:移情性唤起是调节个体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移情与利他行为的关系,要视测量移情的方式以及被试的年龄而定。 自我概念,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文化的影响 强化对儿童利他性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第三节 攻击行为及其发展,攻击(Agg

14、ression)是儿童、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格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敌意和攻击性能量不断积聚,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以暴力或破坏性行为而宣泄出来。 攻击行为的后果定义:强调以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作为攻击的界定标准。 班杜拉:攻击是我们给特定行为所贴的社会标签,依据是我们对行为意义的判断。,习性学理论奥地利著名习性学家 K.Lorentz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人与动 物攻击的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而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攻击的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

15、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的释放。攻击具有护种功能,导致人类的族内攻击行为模式。 缺点:过分强调本能因素,忽略学习因素攻击能量模型不能建立忽略了人和低等动物的差异,攻击的理论,挫折攻击假说,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 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提出者:J. Dollard,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是创 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修正者:L. Berkowitz,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 习得的社会行为,获得机制,启 动 机 制,保持机制,自 我 调 节 机 制,请单击我,请单击我,请单击我,观察学习(模仿),获得机制,注意过程 (对攻击榜样进行感知),记忆重现过程 (对他人攻击行为编码 储

16、存在记忆系统中),动作复制过程 (把攻击行为的动作表象 整合成新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 (激发和调节作用),直接学习 显著特点:即时强化(如:参与打架斗殴),儿童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和激发,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消极事件启动 (包括:身体攻击、言语威胁与 侮辱以及物品的抢夺等),诱发性启动(儿童为达到理想结果而发动的攻击),榜样性启动 研究表明:观看过他人攻击行为的 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启动机制,研究:高攻击性儿童的父母一般限制子女在家庭内部的攻击行为,却宽容子女在家庭外对他人的攻击。,(消极作用)Sears在1960年发现,因打架受到家长严惩的儿童在家攻击性较低,但一出家门,比受到惩罚不怎么严厉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攻击性。,不恰当的惩罚,儿童从他人的攻击行为结果中获取信息、得到启发。,替代强化,外部强化,保持机制,认知理论,攻击的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对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试图丛人类心理活动内部来揭示攻击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提出者:K. A. Dodg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