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07605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8.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与评价(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概念、基本方法和内容; 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的因果判断。,2,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是根据人群证据和实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辨别和认定职业活动中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 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前提。,3,二、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4,(一)未知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鉴定方法,二、职业有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二)已知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方法 1.

2、类比法 2.检查表法 3.工程分析法 4.经验法 5.检验、检测法,5,6,(一)毒物和粉尘的识别,毒物的识别,1.,7,2.粉尘的识别,1.噪声的识别:主要包括对声源、 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分布、噪声暴露时间特性等的识别。 2.振动的识别:主要是识别生产过 程中接触振动的作业和振动源。,8,(二)物理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三)未知职业有害因素识别中的因果判断 联系的时间顺序(temporality) 关联的强度(strength) 剂量-反应关系(biological gradient) 关联的合理性(plausibility) 关联的一致性(coherence) 关联的可重复性(consist

3、ency) 关联的特异性(specificity) 实验证据(experimental evidence),9,第二节 职业环境监测,10,掌握职业环境监测的概念。 熟悉样品采样方式(个体采样、定点区域采样和长期监测) 了解相关采用仪器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方法。,11,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是对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12,一、概述,三、样品的采集,1.气体和蒸汽 主动采集动力系统 被动采集被动式采集仪 用可与待测物起化学反应的液体吸收 用真空袋

4、或真空容器采集 用直读式检测仪 2.采集空气中的颗粒性物质:滤膜,13,Sample Collection Using Sampling Bags,采样方法,14,采样方法,Liquid Absorbers: (A) Gas Washing Bottles (B) Fritted Bubbler,15,Organic Vapor Sampler Inorganic Mercury Sampler Aldehyde Sampler,Types of Passive Samplers,采样方法,16,Cassette OutletSupport PadFilterCassette Ring (mi

5、ddle)CycloneGrit Pot,Aerosol Sampling - Filter Types,17,Detector Tubes and Pumps Draeger,Direct Reading Instrumentation,18,Photoionization Detectors,Direct Reading Instrumentation,19,个体采样,20,定点区域采样,21,确定监测对象和拟订监测方案,初步了解生产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 查阅有关文献和参照其它单位的经验确定监测的主要对象 确定监测对象 建立监测体系 拟订监测方案 监测地点 监测时间监测周期 监测记录表,22

6、,23,个体采样数目,24,定点区域采样数目,25,采样的测定方式,1.全天一个样品连续测量 2.全天多个样品连续测量 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测量 4.瞬(短)时多个样品测量5分钟,26,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1.采样参照国家规范要求执行; 2.经常性卫生监督:最少每年监测1次,不符合标准的,每3个月监测1次-直至合格。 3.预防性(新、改、扩建项目)卫生监督:连续采样测定3次。,27,数据表述,个体采样结果可以与时间加全平均容许浓度(PCTWA)限值比较,定点区域采样结果可以与最高容许浓度(MAC)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比较。 对于一组长期监测数据,可根据它们的分布特

7、点,用适当的模型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经验表明,这些数据的分布肯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简单地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合适。数据不多,可以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表示。,28,数据表述,对于区域采样数据,不主张不同监测点合并表示。因为监测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浓度低的点数据多,会掩盖问题严重性。如浓度高的监测数据多,往往会夸大问题严重性。 对每一个监测点可以计算出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进一步可结合工时法估计车间作业者的接触水平。,29,第三节 生物监测,30,掌握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 熟悉生物标志物概念和分类。,31,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人类与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环境质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人类的活动

8、也带来了环境的变化。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Man does not exist apart from nature around him, but is himself a part of it” RE Taylor, The Birth of Environmentalism,32,Breaking Open the “Black Box”,Biomarker 生物标志物,Biological Monitoring生物监测,33,职业卫生中监测的类型,在职业卫生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34,环境监测 通常是指测定和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故

9、有时又称为空气监测; 传统上通过制订职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预防化学物的过度接触,来保护职工健康。因此,长期以来监测空气中化学物的浓度是评价职工接触化学物的主要手段。但是,环境监测并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机体实际接触的情况。,35,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是以预防为目的、通过系统地、定期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有关健康的信息和资料,从而连续性地监视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和发展趋势,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医学监护(一般体格检查和其它医学检查)和生物监测两部分内容。,36,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生物监测 是指系统地监测人体生物

10、材料(血、尿和呼出气等)化学物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或由他们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将测得值与参考值相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程度及其对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37,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生物监测指标:指职业接触毒物后,机体内存在的并可用于生物监测的毒物、毒物代谢物,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性效应指标。 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指职业接触毒物后,未产生有害效应时,机体内存在的毒物和(或)毒物代谢物的最高容许含量,或指它们所致的无害性效应指标的最高容许水平。,38,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air monitoring 空气监测,blood Metabolites 血代谢产物或原型,urinary metab

11、olites尿代谢产物,protein Adducts 蛋白加合物,exhaled air 呼出气,39,三种监测的关系:相辅相乘,互为补充,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职业有害因素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加强,改变了长期以来以 “环境监测为主、生物监测为辅”的传统观念,它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观点正成为学术界共识。,40,是指反映生物系统与外源化学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任何可测定指标。,41,生物标志物(biomarker):,(一)接触性生物标志物,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或外源性化学物与某些靶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产物的含量。接触性生物标志物又可进

12、一步分为内剂量(internal dose)和生物效应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42,内剂量表示吸收到体内的外源性物质的量,包括细胞、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血、尿、粪便、呼出气、唾液、毛发、指甲和耵聍等)原型或者代谢产物的含量。例如,血铅可以反映接触铅的内剂量水平;红细胞内铬的含量可以反映六价铬的接触量。,43,生物效应剂量是指达到机体效应部位(组织、细胞和分子)并与其相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质或代谢产物的含量,包括外源性物质或代谢产物与白蛋白、血红蛋白、DNA等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或者蛋白与DNA交联物的水平。如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

13、dG)、三硝基甲苯(TNT)血红蛋白加合物的水平。,44,(二)效应生物标志物,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又可进一步分为反映早期生物效应(early biomarker effect)、结构和(或)功能改变(altered structure/function)及疾病(disease)三类。,45,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既可以与遗传有关,又可以与环境诱发有关。,46,(三)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第四节 职业卫生调查,47,熟悉职业卫生调查的内容和步骤。,48,一、职业卫生调查形式,49,一、职业卫生调查形式,(一)职业卫生基本情况

14、调查 1调查目的 建立工矿企业职业卫生档案。 2调查内容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 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注册类型、行业分类等。 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主要车间、工段和工种的建筑设计布局是否合理等。 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有害因素分布图、原材料清单等。 防护设备及其使用、维修等情况。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接触人数。 作业环境及接触者健康状况:职业性有害因素环境监测,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等。,50,一、职业卫生调查形式,(二)职业卫生专题调查 1调查目的 在于探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2调查项目 专题调查的项目可视实际需要加以选择。 职业性有害因素

15、与职业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 工作有关疾病调查 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生物监测研究 确定职业接触限制 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51,(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 1.调查目的 在于尽快有效的抢救病人,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 2.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 职业卫生基本情况 事故发生的全过程 检测生产环境中各种可疑有害因素的含量,52,二、职业卫生调查步骤,(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人员等。 1.制订计划 2.查阅文献 3.拟订表格 4.试点调查,53,(二)实施阶段在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按照计划,全面展开工作。 现场调查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各级分工负责的

16、组织网络建立严格的资料审核制度应对调查员调查质量监督,54,(三)总结阶段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总结报告或论文。 1.资料整理与统计 2.调查汇总 3.论文撰写,55,第五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56,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和危险度评价的内容,57,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58,职业有害因素的评价:,一、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其可

17、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终做出客观、真实的预评价结论。,59,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概念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并将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编写工作参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