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7166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科学论文顺应儿童的思维发展 探索儿童的科学准备活动教师提前一天组织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些熟悉的动物名称。如亲眼见过的、家里养过的、经常出现的、经常吃到的、喜欢的或讨厌的,每人写 12 种左右,教师收起卡片统计、拍照,作为制作课件的素材。教学过程一、说说动物初步感受动物种类之多师:我们已经在课前写了一些比较熟悉的动物,老师了解到全班同学共写了 57 种,其中,写的比较多的是狗、鸡、蚂蚁这 12 种。(教师板书“动物”两字,PPT 出示相关图片,并把这 12 张写有动物名称的软磁小黑板贴展示在大黑板上。 )板书如下:狗、 鸡、 蚂蚁、鲫鱼兔子、金鱼、乌龟、苍蝇蜗牛

2、、蚯蚓、青蛙、鸽子师:请拿出你的卡片,互相说说都写了些什么?(每位学生拿出自己写的十几种动物名称纸片,和同伴互相交流。 )师:几十种动物,就一节课时间,如果一个个地开展研究估计不行,你看先用什么办法学习比较好?生:分类。(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大括号。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几十种动物为话题切入本课内容,可以使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前做好调查工作,有利于教师在课前准备更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料。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动物的多种多样,激发学习分类学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为整节课做好铺垫。点评:课前工作很到位,从统计结果切入教学内容,针对性很强,比其他视频等方法更好,这样能

3、充分引导学生从原有认识向新的认识挺进,干脆、有效。二、初分动物在自定标准分类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分类的重要性师:分类?怎么分呢?(孩子们跃跃欲试。 ) 。师:那就动手试试看吧。把自己写的动物卡片摆出来,分分类。(每位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已完成,了解学生是根据什么分类的指名一些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把所分的类别写在软磁小黑板上,然后贴在大黑板上展示。 )(学生展示 1:昆虫、观赏、对人类有无益处。 )(学生展示 2:家养、野生。 )(学生展示 3:大动物、中动物、小动物。 )(学生展示 4: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两栖的。 )(学生展示 5:有脊椎、无脊椎。

4、 )(学生展示 6:四脚、双脚、多脚、无脚。 )师:这是老师刚才看到的一些不同的分类方法,看看他们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引导全班学生看已经展示的小黑板,并说说他们的分类标准:作用、养殖方式、大小、骨骼、脚的数量。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自定标准给动物分类,这些分类方法都是可以的。设计意图: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定的标准给自己熟悉的动物分类,并以板书的形式展示出学生首次思维的状况,在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就可以顺势推出科学家的分类方法。点评:学生的分类结果出来以后,怎么走向科学家的分类?这一环节结束时走得有些快,可以再做更多的铺垫。比如,以一种动物为例,引导学生讨论:按照这里的每一个标准去给同一种动物

5、分类,会出现什么结果?是否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了?那么到底该采用哪一种说法呢?是不是太乱了?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再告诉学生“科学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是根据动物的骨骼特征进行分类的” 。这样,让学生直面错误,形成一种认知上的冲突,就能使学生不仅理解为什么要分类,还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分类的重要性。三、再分动物学习科学家根据骨骼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师:的确,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动物,科学家也是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要不要看看?生:(齐答)要。师:先把你的动物卡片收回铅笔盒里。请把课本翻到第 77 页,去找找相关的内容。科学家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分哪几类?(PPT:课

6、本第 77 页的第二部分。学生整理桌面上的卡片后自学课本第77 页内容。 )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分几类?生: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分类,分两类。师:分哪几类?(PPT: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生: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有很多学生把“脊椎动物”说成“脊柱动物” 。 )(教师板书: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师:这里有两个词, “脊柱” “脊椎” ,刚才有些同学搞不清楚,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出示 PPT:鲫鱼的脊柱和脊椎骨图片)来看大家熟悉的鲫鱼,这是脊柱,它并不是一块骨头,而是由一块块的脊椎骨组成的,所以,鱼是脊椎动物。人也是这样的, (出示 PPT:人的脊柱和脊椎

7、骨图片,学生摸自己和同伴的脊柱)从颈部开始往下摸摸看,这根就是脊柱,大家还可以摸摸自己或边上好朋友的脊柱,会摸到的一块块凸起的骨骼,这就是脊椎骨。所以,人也是脊椎动物。那么,黑板上的 12 种动物,还有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呢?你现在能否按照“有无脊柱”的标准对这些动物再次分类?生:能。师:请把你的分类结果写在记录表上。另外,老师还准备了其中一些动物的骨骼标本,如果有不能确定的,随时可以过去观察。(教师指示标本展示区,上面放置有鸽子、兔子、乌龟、青蛙、鲫鱼的骨骼标本。学生自主活动,思考、记录、小声交流,有的学生中途离开位置去观察标本。 )师:大家分好以后,可以互相看一看是否一致。(教

8、师继续巡视,指名先完成的小组到黑板上把 12 张卡片移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类别中,等全体学生分类结束后引导学生看大黑板。)师:看黑板上的分类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生:我对蚂蚁有疑问。因为它太小了,不知道有没有脊椎。(教师把写有“蚂蚁”的卡片拿出来放在旁边。 )生:我对苍蝇有疑问。(教师把写有“苍蝇”的卡片拿出来放在旁边。 )师:还有疑问吗?(无人回答)给大家看看蚂蚁、苍蝇在透视效果下的图片。 (出示 PPT:蚂蚁和苍蝇的外形轮廓图)蚂蚁和苍蝇,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生:都是无脊椎动物。(教师把写有“蚂蚁”和“苍蝇”的卡片放回“无脊椎动物”一类中。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观察

9、动物骨骼标本、观看 PPT 中的图片、填写记录单、到黑板上移动卡片等多种措施,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根据身体内有无脊柱,引导学生将熟悉的十几种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点评:1在给脊椎动物进行定义时,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困难,抓住脊柱与脊椎进行区分,此设计很细致。2用填写记录单、移动贴板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想法,这个方法挺好。3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研究的气氛很好,自己写、互相问、走出来看标本、到黑板上移动贴板等,活动开展得丰富而有序,人人都有事做,提高了教学效率。四、细分动物给动物增添新成员,深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师:看来,科学研究不是特别难,我们都能学会的,对吧?(学生面露

10、喜悦之情)那么,还可以继续研究吗?(学生面露疑惑的表情)大家来看,这些动物都叫脊椎动物,它们身体的构造、运动或繁殖等特征都一样吗?比如:兔子和鱼。生:不一样,有的四条腿,有的没有腿。师:既然不一样,那我们接下来就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再次分类。你觉得谁和谁可以分在一起?生:鸡和鸽子可以分在一起。(教师请该学生到黑板上把这两张卡片取出来放在旁边。 )生:(移动卡片)金鱼和鲫鱼可以分在一起。生:(移动卡片)狗和兔子可以分在一起。生:(移动卡片)蚂蚁和苍蝇可以分在一起。生:(移动卡片)蚯蚓和蜗牛可以分在一起。生:(移动卡片)青蛙和金鱼可以分在一起。生:(移动卡片)乌龟单独一类。(黑板上

11、的 12 张卡片全部被移回到黑板的右侧。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课本第 78 页的灰色框内介绍了进一步分类的依据,去看看吧!(PPT 出示自学要求:1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继续分类。2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即:分哪几类?有什么特征?)(教师巡视,指名四位先完成的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四类动物的名称。在大部分学生自学完的时候,教师发放给每组一根羽毛,要求各小组观察“这是什么?” )师:刚才老师发的是什么?是哪一类动物所有的?生:是羽毛,是鸟类身体上有的。师:黑板上的哪几种动物长有羽毛,是鸟类呢?生:鸡和鸽子长有羽毛,是鸟类。师:请把这两种动物的卡片移到鸟类这一行。 (学生把黑板上的“鸡”和

12、“鸽子”卡片移到“鸟类”词语的后面)长有羽毛是鸟类的共同特征,那么其他几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书上是怎么说的?生:昆虫类的主要特征是身体上有三对足。师:黑板上的哪些动物是长有三对足的昆虫类?生:蚂蚁和苍蝇是昆虫类。(学生到黑板上移动卡片。 )师:还有哪些动物类别及主要特征?黑板上有没有这类动物?生:鱼类,主要特征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黑板上的金鱼和鲫鱼就是这一类的。(学生到黑板上移动卡片。 )生:哺乳动物,主要特征是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兔子和狗是哺乳动物。(学生到黑板上移动卡片。 )师:现在,我们已经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黑板上还剩下青蛙

13、、乌龟、蜗牛和蚯蚓没有分进去。你有什么想法?生:动物的类别不止这些。师:看来。书本还不能满足我们的学习需要,怎么办呢?老师这里有一份更详细的阅读资料,想要看吗?生:想。师:那就把刚才发的羽毛交上来,换取更详细的阅读资料。 (每组材料员用羽毛换阅读资料)请先研究黑板上剩下的四种动物属于哪一类?然后把自己写的动物卡片拿出来,好好研究一下它们所属的类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轻声询问学生是否能解决黑板上四种动物的分类问题,请能解决的学生去移动卡片;轻声提醒学生拿出自己的卡片研究,并在黑板上补充板书;对于因写有螃蟹、虾、蜘蛛等动物而未能在资料上找到答案的学生,提示

14、他们把名称写在黑板上的“?”区。每位学生积极自学、互相询问、到黑板上补充板书,先完成活动的学生观看黑板上的板书,但有个别小组的学生出现了嬉闹的现象。 )师:同学们,时间有限,我们的研究活动要暂停了。(学生收起阅读资料与卡片,全班安静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前一环节的学习成果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通过对书本资料和补充资料的阅读,使学生认识到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等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我们能够根据这些特征继续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进行进一步分类。学生在操作、交流与展示过程中,体验分类研究的成就感,并感受到动物的分类还不止这些。点评:1在继续给动物分类

15、的环节中,能充分利用课本进行教学,并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补充的阅读资料,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处理得非常好。2在发放资料的方式上,教师采取用羽毛换资料的手段,学生很有兴趣。3在学生动手、动脑给动物分类并到黑板上补充板书的环节中,建议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记录单,让学生把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分类写在记录单上,然后到黑板上去板书,其他学生看了黑板上的板书后也可以补充到自己的记录单中,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都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五、总结与延伸师:请大家看黑板,这节课,我们用分类的方法对熟悉的动物进行了研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生:(齐答)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师:

16、根据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的特征,我们又把这两大类动物细分成了八类。但肯定不止这八类,因为还有一些动物没有分进去。对于这几种凭我们手头的资料还不能确定是什么类别的动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研究呢?生:观察。师:(出示 PPT:螃蟹图)家里如果买螃蟹了,我们可以边吃边观察。(出示 PPT:课外书图片、电脑查询的页面)此外,看课外书、上网查阅等,都是研究动物的好方法。 (出示 PPT:板书相关数据)老师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了解到,目前,已发现的鸟类大约有 9000 种,哺乳动物约有 4000 多种,鱼类大约有 25000 种,爬行动物 6000 多种,两栖类约有 4000 多种,昆虫类最多约有一百多万种。整个动物王国共约 150 多万种。怎么样?有什么想法?生:真多啊!师:真是种类繁多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单元的第 4 课。 (出示 PPT:种类繁多的动物 )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动物朋友,我们赖于生存的地球才会如此生机勃勃,我们的大自然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出示 PPT:大量动物的图片)设计意图:在组织学生看黑板上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