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1MB
约31页
文档ID:55071424
第四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_第1页
1/31

第四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本章主要内容,在这一阶段中,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刺激下,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阴谋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纷纷起来救亡图存,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戊戌变法和农民阶级“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相继进入高潮,汇成这一时期各具特色的救亡图存时代大潮由于封建守旧势力还相当强大,初登政治舞台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幼稚脆弱,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出兵侵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中华民族灾难空前加剧本章重点,中日甲午战后的民族危难形势;,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思想和主要活动;,戊戌变法的爱国性及进步性;,变法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义性质和历史地位;,统治阶级不同派系与变法维新和义和团运动的关系;,《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瓜分中国的狂潮,,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增大资本输出,加剧了殖民掠夺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表现,,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政治侵略,向清政府进行政治贷款,争夺中国的路权,争夺中国的矿权,在华开设工厂,,经济侵略,影响:,民族危机加深,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 作为势力范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1842年 《南京条约》,,1860年 《北京条约》,,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问题,,,英国把长江流域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为什么没有参加瓜分中国的狂潮?,1、内容2、目的3、实质,美国总统麦金莱对国会的咨文中说:“对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强国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门户开放”政策,,基本内容,,各国对他国在中国所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得干涉各国对运往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得他国货物,均由中国政府按照中国现行关税率征税各国对进入自己势力范围各口岸得他国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船舶得港口税;当他国使用自己所修或所经营得铁路运输货物时,不得征收高于本国商品得铁路运费目 的:,企图通过“机会均等”的手段,缓和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以便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中国市场实 质,,第一步:先挤进来,打着机会均等的幌子,喊着全部开放的口号,插足于各个“势力范围”以分享侵略权益。

第二步:是排出去,凭借它的经济优势,排挤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最后独占中国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肠,代表德国,象一条长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太阳,代表小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资本输出的几种方式,,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特点:数量大、年息重、折扣大、年限长、附有苛刻政治条件,,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至1898年11月),,(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华开办的企业,企业特点:,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与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拥有特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