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496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颌骨骨髓炎疖和痈特异性感染(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颌骨感染、疖痈、特异性感染,口腔基础教研室,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者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炎性病变,称为颌骨骨髓炎 可分为化脓性骨髓炎和特异性颌骨骨髓炎 以牙源性感染引起的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 随着肿瘤放疗的增多,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放射性骨坏死基础上发生颌骨骨髓炎最为常见,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1、流行病学统计 多发于青壮年,16-30岁 男性多于女性,2:1 约占各类型骨髓炎的90% 多发生于下颌骨 但婴幼儿则多发生于上颌骨,2、感染来源 牙源性感染 最多见,占化脓性的90% 损伤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 小儿多见 3、临床分类 急性与慢性 中央性与边缘性,中央性和边缘性鉴别诊断,

2、4、治疗 (1)急性颌骨骨髓炎:防止血行感染,首先注意全身支持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 (2)慢性颌骨骨髓炎:手术治疗为主中央性以死骨摘除为主边缘性以死骨刮除为主,死骨摘除及病灶清除术,1、手术指征: (1)经药物治疗,久治不愈的瘘管 (2)骨面粗糙,已有活动性死骨的 (3)虽无瘘管,但炎症反复发生的 (4)X线显示骨质破坏者 (5)病人能够耐受,2、手术时间 (1)慢性中央性骨髓炎:骨质分离的时间一般在病发3-4周;广泛弥散5-6周或者更长 (2)最好死骨完全分离时再行手术,效果最好 (3)边缘性骨髓炎已明确骨质破坏部位和范围的,一般在病程2-4周手术,3、手术前准备 (1)抗菌

3、药物 (2)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固定夹板 (3)预防性舌后坠,气管切开 (4)预防性输血,5、手术切口:口内或者面部 6、术中注意事项: (1)刮除骨质,直至骨面光滑 (2)同时刮除炎性组织 (3)中央性注意保护恒牙胚 (4)骨膜下不能有残余骨质,反复刮除 (5)蝶形创口,消灭死腔,二、新生儿颌骨骨髓炎,1、概论 一般指出生3个月内 主要发生于上颌骨、下颌骨少见 感染来源多为血源性、牙源性,也可能来源于母体,2、临床表现 (1)早期寒战高热、脉快、啼哭、烦躁不安,呕吐,甚至昏睡、休克等 (2)局部症状早期表现面部、眶部肿胀,迅速向周围扩散,出现眼睑狭窄,眼球外突 (3)形成瘘管,进入慢性阶段

4、 (4)很少形成大块死骨,3、治疗 (1)早期大量有效抗生素使用,营养支持 (2)一旦形成脓肿,尽快切开引流 (3)伴全身中毒表现,要早期切开 (4)瘘管换药时,使用青霉素较好 (5)慢性期死骨形成,不必急于死骨摘除。被侵染的恒牙胚,及时清除。,三、放射性颌骨坏死,1、定义 由放射线损伤引起的渐进性颌骨坏死,可继发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临床上多发生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 2、病因学说 软组织耐受量约6-8周内给予60-80Gy 颌骨血管密度降低、骨细胞活性减低以及骨组织氧含量降低(“三低学说”),3、临床表现 (1)病程缓慢,数月至数十年 (2)发病初期针刺样剧痛 (3)颌骨外漏,长期溢脓,经

5、久不愈 (4)咀嚼肌纤维萎缩,牙关紧闭 (5)死骨分离速度极慢 (6)病人消瘦,长期消耗衰竭,4、治疗 (1)全身治疗:消炎、镇痛、营养 (2)局部治疗:死骨分离前,每天用低浓度过氧化氢冲洗死骨分离后予以摘除 5、预防 (1)放疗前:7-10d洁治、炎症、病牙、义齿 (2)放疗中:抗生素软膏 (3)放疗后:3-5年不拔牙,第五节 面部疖痈,疖: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痈:相邻多个毛囊及其附件发生的炎症,1、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夏天易发,2、临床表现 (1)红肿热痛小硬结,锥形 (2)2-3d后现黄白色脓头,周红色圆盘 (3)自觉瘙痒、烧灼感,脓头破溃后减轻 (4)可自愈 (5)痈好

6、发于上唇、男性多于女性 3、并发症危险三角-激惹颅脑、颅内高压-菌血症、败血-高热(39度)-死亡,4、治疗 (1)局部治疗宜保守:避免挤压、挑刺、烧灼,减少上唇的运动 (2)碘酊涂擦,高渗盐水湿敷。脓液汇聚。可保守性切开引流 (3)抗生素使用 (4)严重者,营养、休息,输血补液,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特异感染,一、颌面骨结核 1、感染途径,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盗汗、喉喘、发热 恶寒 ,39-40度月经前体温升高延后(2)局部表现咳嗽 、咯血、胸痛,长期低热,3、治疗: (1)药物: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链 霉素等 (2)原则:早期 联合适量 规律全程,4、预防 良好的卫生习惯:

7、消毒,通风换气 定期健康检查 卡介苗接种,二、放线菌感染,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 浅黄色放线菌丝-硫磺颗粒 感染多为牙源性 20-45岁男性多见 面部感染占全身60%以上 药物治疗:青霉素、头孢(肌注)、碘制剂 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死骨摘除,三、颌面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只感染人类 感染途径:胎传、性接触,治疗预防: 梅毒是一种性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社会管理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对病人应早诊、早治,现多采用青霉素3个月1年,以血清中抗体阴转为治愈指标。,四、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缺陷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不能传播的途径,高危人群,

8、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临床表现,(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 ,持续1-3周后缓解 (二)无症状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 (三)艾滋病期 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防治,疾病预防预防HIV感染传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