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465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教育心理学论文社会认同研究理论成果与最新特点谢 熠 罗 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430072)摘 要:通过社会认同研究的历史脉络,厘清了社会认同研究的理论成就,总结了社会认同研究的最新特点。社会认同理论开创于泰弗尔,拓展于特纳,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认同、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结构等为核心构念,建构起自己的核心构念与理论逻辑,并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多元化,具体化,实用化构成了当前社会认同研究的新特点。关键词:社会认同 理论成果 最新特点本文曾在 2014 年中国社会心理学年会社会分层论坛上宣读,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本文提出的修改

2、意见。起源于泰弗尔,发轫于特纳的社会认同研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经典的研究视角之一。随着社会认同研究的深入,加之社会对社会认同重要性的进一步了解,社会认同研究更加具有了理论意义和现实内涵。社会认同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理论关怀,同时也逐步走向群体关系调节,个体社会融入等实践领域。社会认同研究经过几十载的发展,取得了哪些难能可贵的成就,又具有怎样的新趋势?1.社会认同:泰弗尔了不起的旅程1.1 早期研究:泰弗尔的开创性贡献尽管早期心理学理论家,如前实验主义者勒朋(LeBon) ,弗洛伊德(Freud) ,麦独狐(McDougall) ;个体主义者学者奥尔波特(Allport)

3、 ,以及认知心理学家谢里夫(Sherif)1等对社会认同已有所涉及,但真正将社会认同作为一种理论提出则需要归功于泰弗尔(Tajfel)的开创性贡献。自 20 世纪之初当代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时,个体与群体,以及社会类别的关系一直都是社会心理学家争论的主要问题2。勒朋、麦独孤、弗洛伊德认为群体具有不同于个体的心理特征,应当呈现并分析群体的独特心理。奥尔波特则持相反观点,将“刺激反应”的个体心理学范式拓展到社会心理学中,基于个体主义视角从元理论上否认了群体心理的观点。也有运用互动主义视角的“中间派” ,如谢里夫,虽然反对任何群体心理的概念,但却并不反对一个有特色的群体心理学的观点。就在早期心理学家对个

4、体与群体关系,群体成员归属等问题争论不休时,泰弗尔综合百家之言,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即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去重新审视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 ,群体过程(group process) ,以及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问题,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理论视角,开启了社会认同研究了不起的旅程,成为欧洲社会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珍贵的馈赠之一。泰弗尔在早期理论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群体观,一种对人际群际行为新的阐释,以及最简群体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研究方法,进而为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释和说明

5、3,从而建构起社会认同理论大厦的逻辑基础。泰弗尔认为群体差异主要在于三个层面:人们必须主观认同自己所在群体,具有与可参照群体相比较的环境,以及可以与外群体进行充分比较4。因此,群体的界定是群体自我界定与外群相比较交互作用的结果。群体即为一些个体的集合体,这些个体把其自身觉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并在对自身的这种共同界定中共享一些情感卷入,以及在有关其群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5。同时,泰弗尔将社会行为分为人际行为(inter-personal behavior)和群际行为(inter-group behavior) ,两种行为保持在一个连续体上,人际行为中的互动由个体特

6、征和人际关系所决定,群际行为的互动则由不同群体的成员资格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所决定。个体的群体成员资格或身份,是确定的心理实在,是个体社会认同的源泉。然而,群际之间互动不能还原为人际互动,因为群际互动具有不同与人际互动的新的特质3。在对群体和社会行为界定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了研究群际关系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解决了社会认同论方法学的问题。在群体界定、人际群际连续体以及最简群体范式的基础上,泰弗尔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并在后续研究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社会认同理论蓬勃发展起来。1.2 修订完善:特纳及以后在泰弗尔构筑社会认同理论大厦框架之后,后续研究者紧跟其步伐,对社会认同理论开

7、展了一系列的添砖加瓦,社会认同理论得以逐渐修订补充与丰富完善。众多后续研究者中,以泰弗尔的学生特纳(Turner)最为突出。特纳在泰弗尔社会认同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归类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自我归类论由一系列有关社会自我概念(social self-concept) (基于与他人的比较而形成,并与社会互动有关的自我概念)之功能的假定和假设而构成。自我归类论由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拓展而来。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在不存在利益冲突下,对群际区别的解释,强调个体寻求对自己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相区别,以获得正面社会认同。后者则已不局限于特定的群体行为,将社会认同提

8、升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觉中的更高层次的抽象1。可以说,特纳的自我归类论,将社会认同研究拓展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但依旧是在泰弗尔社会认同理论的框架上进行的,是一种对已有社会认同理论的拓展丰富。在泰弗尔之后,除特纳以外,也有其他许多学者对社会认同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如豪格(Hogg)将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与特纳的自我归类论加以整合,通过对社会认同过程的系统性分析,把社会认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6。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自欧洲引入国内以后,迅速开花结果。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社会认同理论批判吸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张静对身份认同的研究7,李友梅对国家认同的分析8,以及管健对城市移民认同的研究9等

9、。2.社会认同:核心构念与理论阐释2.1 社会认同由泰弗尔和特纳开创的社会认同理论将认同分为个人认同(self identity)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相对应的则是个体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以及社会行为中个人一级与群体一级的连续体10。然而,也有学者从个人认同根源来自社会性的角度,反对将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区别开来,主张运用一体化的视角,即社会认同包括了个人认同,两者统一于认同11。虽然在社会认同研究范畴上存在细微差异,但是主流的社会认同理论依旧认可将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区分开来。与之相应的是,社会认同研究路径主要关注的是社会认同,而非个人认同。在此基础上,泰弗尔和特纳对

10、社会认同的界定成为了社会认同研究权威:社会认同为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和价值意义的了解5。其基本观点在于个体通过社会类别化,对自己所在群体产生认同,进而产生对我群体的积极评价,而这种评价来源于与其他群体的社会比较12。2.2 社会认同的假设与核心构念社会认同理论建构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这些假设使社会认同理论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社会认同理论总体假设是,社会认同由社会范畴组成,社会范畴在权力和地位上彼此相关。社会范畴的本质和范畴之间的关系让一个社会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先于个体而存在,且是相对稳定的,但社会结构也非一成不变,会随着

11、社会变迁而变化10。除社会范畴假设外,自尊假设也是社会认同论的重要假设之一。社会认同论认为,个体产生内群偏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提升个体对群体的社会认同和群体成员的自尊。后续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两条自尊假设的推论:第一,群体间的成功区分能够提高社会认同,进而提高自尊。与外群体程度越高的积极区分,内群体成员的自尊将变得更高;第二,由于群体积极自尊的需要,低水平自尊或自尊受到威胁时,会激发群体间歧视行为13。然而后续实证研究更多的对第一条推论进行了证实,而第二条推论则受到质疑或得出相反的结论12。可以说,社会范畴假设和自尊假设奠定了社会认同理论大厦的基点。在社会认同理论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

12、,社会认同理论的核心构念随之显现,即: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结构以及社会认同化与认同解构。第一,社会范畴化(social categorization) 。行动者通过社会范畴化过程获得所认同的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3。范畴化成为行动者的基本认知潜能和认知工具,进而社会世界被划分为一定数量且易处理的范畴,范畴化的认知过程使人的感知得以简化10,也是使社会行动者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认知机制。范畴化的过程通过使同一范畴内增强或者夸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增强或者夸大不同范畴之间的差异性,产生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 ,从而使一个模糊的世界变得明晰。在特纳的自我归类论

13、里,进一步将社会范畴化概念拓展,他认为人们可以自动的将事物类别化,在对他人进行分类时,会自动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与此同时,人们在进行分类中,也会对自我进行归类,把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身,这便是一个自我范畴化的过程12。范畴化的结果就是依照相应的特质塑造出了群体之前的符号边界,进而产生内群偏好和外群歧视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范畴化是具有交互性的,即行动者一出生,就生长在既定的社会范畴化的语境里,被分类和标定,例如“我是中国人” ;行动者对他人进行分类的同时,他人也在对行动者进行着相应的分类;不管是行动者的分类,抑或他人的分类,都会有最低限度的重叠共识,故对群体资格的评判是社会共识性的,社会

14、范畴化本身也具有社会共享的性质3。同时存在特殊的群体资格,并被标上污名(stigma)的印记,如残疾人,进而容易受到排斥和歧视9。第二,社会比较。范畴化只是社会认同论建构的第一步,而当自我卷入社会范畴当中,如何解释增强效应在程度上的不同?则进入了社会认同的第二个过程: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社会比较来源于费斯汀格(Festinger)对行动者与他人的比较分析。费斯汀格认为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不仅发生在客观标准之上,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对自我和他人的比较之中14。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以及与谁进行比较则依赖于主观参照框架(subjective frame

15、 of reference) ,这种主观参照框架是个体主观上可获得的一系列参照组合,如个体经验等。在费斯汀格的基础上,社会认同论者赋予了社会比较更多的意义。社会认同论者认为所有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的获得的,其中也包括客观性的知识,真实的感知是社会性建构的10。社会比较对于社会认同具有以下功能:首先,通过社会比较,行动者可以获得关于信念真实性和有用性的信心。在既定范畴下,行动者区分内群体与外群体,进而行动者会趋向于坚持自己群体观点,力图与内群其他成员保持一致,并对内群感知进行积极评价,即出现我群中心主义现象。其次,行动者进行群际社会比较时,在积极自我评价动机或自尊动机的驱使下,群体成员趋

16、向于将群际差异扩大化。范畴化与社会比较相互作用,产生出群体行为的特殊形式,包括群际区分与歧视,内群偏好,群体刻板化印象等10,从而建构出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和合理性。第三,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认同论从微观走向宏观,个体走向群体的重要桥梁和解释变量。社会认同论对解释大规模群体关系的动态变化贡献卓著,如群际关系,集体行为,社会运动等。这一理论开辟出了一条由社会认同作为中介搭建起来的,从宏观层面的社会过程到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辩证研究路径。社会认同论认为,社会由不同的多元的范畴组成,如民族,宗教,阶级,职业等,个体存在于相应的社会范畴之中,而社会范畴对应着相应的地位,权力等关系。在现有社会共识下,部分群体不被社会认可,这种群体则会赋予成员消极社会认同。在自尊动机的驱使下,从属于低自尊群体的行动者,趋向于改变这种状态,激发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和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10。社会流动为个体通过越过群体边界,进入另一群体以改变自身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