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455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一、病因病机,(一)病因,1.情志失调:肝 肺、胃 2.饮食不节:胃(脾) 肺 3.禀赋不足:肾 肺、胃 4.劳欲过度:肾(脾) 肺、胃,一、病因病机,(二)病机,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二、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 通常对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 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2、辨标本: 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

2、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 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3、辨本症与并发症 多饮、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为消渴病本症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 本症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症为主,并发症为次。 痈疽、眼疾、劳嗽、心脑病证,(二)治疗原则 治疗大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三)证治分类,1.燥热伤肺证 主症: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

3、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治则: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味。 代表药物:天花粉、黄连、生地、天冬、麦冬,2.胃燥津伤证 主症:消谷善饥,大便秘结,口干欲饮,形体消瘦,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有力。 治则:养胃增液,润燥通腑 代表方:玉女煎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代表药物: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黄连、牛膝,3.肾阴亏虚证 主症:尿频量多,浊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养肾阴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代表药物:生地、山药、山萸肉,4.阴阳两虚证 主症:尿频,饮一溲一,色浊如膏,面色黧黑,耳轮焦枯,腰膝酸软,消瘦显

4、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滋肾固摄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三、预防与调护,1.定期进行健康的科学宣教,2.根据体质进行健康调理,3.并发症处理,4.其他疗法,1.定期进行健康的科学宣教,调摄情志,切忌劳累过度; 慎饮食、限糖,节房事,并积极戒烟酒等非健康因素; 控制体重、多进行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严格控制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体质进行健康调理,痰湿体质:平时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食冬瓜、萝卜、山药等食物,可选用选用二陈汤、六君子丸等。 阴虚体质:平时少食性温燥烈的食物,多食甘凉滋润食物。肺阴虚者可服百合固金汤,胃阴虚可服用玉女煎,肾阴虚者可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阳虚体质:少食如黄瓜、藕、梨、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可多吃如南瓜等甘温益气的食物。,3.并发症处理,白内障、雀盲、耳聋:定期眼科复查,平时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并发疮毒痈疽:注意加强护理,防治感染,可用五味消毒饮。 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疾病辨证沦治。,4.其他疗法,针灸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提高免疫力,按压涌泉穴也有降糖效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