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336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疾病概论edition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病理生理学,主讲 高琳琳 (博士,教授) phone number:6225010(O) E-mail: ,2,(Introduction and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绪论与疾病概论,泰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高琳琳 (临床医学本科适用)2014年9月,3,第一章 绪 论,(Introduction),4,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5,pathophysiologypathologyphysiology What is 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2、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6,Pathophysiology is a science to study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disease,more concern the disorders of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and their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e physiology of disease”,7,任务(Goal),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8,地位和学科性质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3、 pathophysiology),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综合性边缘学科 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9,10,研究对象不同,患病机体,正常机体,11,研究角度不同,功能、代谢,形 态,12,内容(Contents),13,1.疾病概论/总论 (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14,2.基本病理过程 (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process),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 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15,16,3.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of various systems

4、 ),本教材主要讨论各系统器官疾病进展 到晚期所出现的 共同的病理过程(综合征)。,17,风湿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18,19,实验研究方法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动物实验 临床观察 流行病学研究,20,近交系的肿瘤模型,自发性动物模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诱发性动物模型,21,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BM) 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临床医学模式,是传统经验医学模式的变革。,分子生物学技术,22,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世界:近1

5、30年历史。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倡导了实验病理学,成为最早期的病理生理学。 1879年,俄国在喀山大学建立独立的病理生理学学科和教学体系。 1990年,成立国际病理生理学会(International Pathophysiology Society,IPS)。,23,我国:50余年历史。年轻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 1956年,省级以上医学院相继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980年,成立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学会。 1985年,成立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2006年6月28日-7月1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学大会。,24,学习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

6、导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 把书学“薄”。,“概念要明确,病因要分类,机制是重点,防治讲原则”。,学习要求,25,第二章 疾病概论,(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26,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27,(Concepts of health and disease),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28,35 years old man, smokes several packs of cigarettes a day, has three or more drinks every evening, is overweight, and is often

7、 anxious. The other does not smoke, drinks alcohol rarely, exercises regularly, and is relaxed and confident. Both people pass all laboratory tests and are declared free of disease. Question: Are they equally healthy?,Case study,29,(Concept of 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 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 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一、健康的概念,30

8、,WHO提出了10条健康人的标准: (1)精力充沛,可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可抵抗一般性感冒和轻微的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不存在过大的“肚皮”,站立时头、肩、臀部的位置协调美观。 (7)眼睛明亮,反应灵敏;眼睑眼皮不发炎、不浮肿。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牙痛。牙龈及牙龈乳头颜色呈粉红,不苍白不发紫、无溢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l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31,亚健康(sub-healt

9、h)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孤独感。,32,(Concept of disease),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 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二、疾病的概念,33,是研究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包括原因、条件)的科学。,第二节 病因学(Etiology),34,原因:直接引起某一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条件: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 诱因:条件中能加

10、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促进疾病的发生),35,病因与条件的关系(Relation of etiological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病因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但致病条件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并不是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需要有条件的存在;,病因和条件是相对的。同一个因素,在一种疾病中是病因,而在另一种疾病中可能是条件。,36,(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ical factors),病因的分类,37,1. 生物性因素 (biological factors),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特点: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条件对疾病发生有很大影

11、响 两者相互作用才能致病 两者均发生改变,38,2. 理化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physical agents),(physical and chemical agents),39, 化学性因素(chemical agents),可导致机体损伤或疾病的强酸、强碱、 化学毒物以及动植物毒性物质。例如:一氧化碳中毒酒精性肝硬化,40,3. 营养性因素 (nutritional factors),各类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41,42,4. 遗传性因素 (hereditary factors),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

12、ration)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遗传易感性,43,5. 先天性因素,导致胚胎发育紊乱而出现先天畸形的因素 先天愚型、先天性心脏病,44,6. 免疫性因素 (immunological factors), 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 (anaphylactic reaction),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45,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疾病。,46,7. 精神、心理、社会因

13、素 (psychological factors),47,第三节 发病学 (Pathogenesis),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48,(General rules of disease development),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49,(Damage and anti-damage responses),(一) 损伤与抗损伤,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50,损伤与抗损伤,51,(The reverse of cause-result in disease process),在原始病因作用下,

14、机体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成为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二) 因果交替,52,大失血时的因果交替示意图,53,(三) 局部和整体相互关联,局部的疾病影响可能是全身的,全身的疾病也可在某一局部表现。,54,局部和整体,颅内感染 败血症,55,肾性骨病,疖、痈,56,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The basic mechanisms of disease,1. 神经机制 (neural mechanism),2. 体液机制 (humoral mechanism),3. 细胞机制 (cellular mechanism),4. 分子机制 (

15、molecular mechanism),57,58,(Outcome of disease),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59,(一) 完全康复,一、康复,(Rehabilitation), 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 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Complete recovery),60,(二) 不完全康复, 主要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 通过代偿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Incomplete recovery),61,二、死亡(Death),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 呼吸停止 经积极的抢救不能恢复,62,63,(Criteria for br

16、ain death),(二)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不可逆性深昏迷(irreversible coma) 大脑无反应性(cerebral unresponsibility), 脑电波消失(absence of electrical activity of brain), 脑血液循环停止,64, 脑干神经反射消失(absence of cephalic reflexes), 瞳孔散大或固定,自主呼吸停止(absenc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65,(Significance of brain death),(三) 脑死亡的意义,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