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王海霞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3359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王海霞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王海霞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外二病区王海霞,数据类型,医学测量结果按其性质分为三大类: 一、计量资料(连续变量):一般带有计量单位年龄、血压、血糖值、量表总分 二、计数资料(无序分类变量):一般不带有计量单位性别、民族、职业、是/否、有效/无效 三、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 :半定性或半定量的观察结果。例如:文化程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不)、患者的治疗结果(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死亡),数据的描述-1,一、计量资料1. 正态分布:均数标准差(XS)年龄为18-41(30.45 5.52)岁2. 偏态分布:中位数工作年限为3.1 4.3年?工作年限为1-10年,中位数4年,数据的描述-2,二、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率

2、/构成比注意:1.构成比、累积百分率和率不要混淆2.分母小时,不宜以百分比下结论,例:降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集了2013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本科室住院自然分娩单胎头位无合并症的产妇共415例,发生产后尿储留78例,产后尿储留发生率为18.8%表1 2013年5-6月产后尿储留原因统计表排序 尿储留原因 发生频次 构成比(%) 累积百分率(%)1 医疗因素 27 34.6 35 2 产妇因素 22 28.2 633 药物因素 19 24.3 874 产程因素 10 12.8 100,分母小时,不宜以百分比下结论,例如:3人发生过跌倒,其中2人(67%)因地 面滑,

3、1人(33%)因鞋不合适。33%的患者因鞋不合适而跌倒,比较组间有无差异,一、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时1. 单样本:单样本 t 检验2. 配 对:配对 t 检验3. 两组间:两独立样本 t 检验4. 多组间:方差分析,单样本 t 检验,即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其目的是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有无差别。例1:通过以往大规模调查,已知某地婴儿出生体重均数为3.30kg,今测得35名难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2kg,标准差为0.40kg,比较该地难产儿出生体重与一般婴儿出生体重有无差异?方法: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单样本 t 检验, 结果: t=2.03 p0.05,两者差

4、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不能认为难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与一般婴儿的出 生体重不同,配对 t 检验,即配对设计资料均数的比较。 医学研究中配对设计主要有两种情况:1. 配成对子的同对实验单位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处理,如:同窝、同性别和体重相近的动物配成一对:把同性别、同病情和年龄的病人配成一对等。2. 同一受试对象同时分别接受两种不同处理得到的两个观察结果,如:实验动物两个部位的创面愈合时间;对尿液进行不同两种方法测定等。,配对 t 检验,例2: 表1 前段尿与中段尿常规细胞计数比较项目 前段尿 中段尿 t值 p值红细胞 1.93 4.09 1.80 4.68 0.516 0.05白细胞 13.59

5、9.56 6.82 9.49 6.832 0.01,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即成组设计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目的是推断两总体均数是否存在差异。例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急诊科与普通科室护士的得分有无差异?结果描述:急诊科和普通科室护士焦虑得分分别为(40.2 5.72)分和(32.67 6.5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 p0.01),方差分析(ANOVA),用于多组间资料均数的比较,但它不做进一步的两两比较。表2 不同学历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比较学历 人数 总分 F p中专 80 18.18 3.52 6.298 0.002 大专 67 20.334.85 本科 33 20.3

6、93.92 由表2可见,不同学历护士疼痛知识得分有统计学差异(),学历越高得分越高()。如结果 p 0.05或0.01时,说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如结果 p 0.05或0.01时,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须进一步作两 两比较。,比较组间有无差异,计数资料:X2检验表4 四格表的基本形式 处理组 发生数 未发生数 合计甲 a b a+b 乙 c d c+d合计 a+c b+d n 此类资料比较的是两种处理的效果,而每种处理只产生两种相互独立的结果,如生与死、有效与无效、患病与未患病、阳性与阴性等等。,X2检验,例:对策实施前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的比较表5 对策实施前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的比较分组 未发生

7、尿储留例数 发生尿储留例数对策实施前 337 78 对策实施后 534 42X 2 值 33.43P 值 0.01 效果确认: 经过此次品管圈活动,逐步落实各项措施,病房的产后尿储留发生率明显下降。由之前的18.8%降为活动后的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例4 两组患者碎石后疗效的比较组别 治愈 显著 有效 无效 实验组 36 15 14 15 对照组 25 17 17 21经秩和检验,实验组碎石效果好于对照组(U=2.62, p 0.05 ),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两个变量(计量资料):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11如果n相同,r越大,两者相关性越大结果

8、分析:p 0.05,说明两者本质上无相关性p 0.05,说明两者本质上相关。,相关分析的使用条件, 两变量均为计量资料,且正态分布:-Pearson相关分析 其中一个变量为等级资料:-Spearman相关分析 其中一个变量为计数资料:无序分类变量不可作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表6 生活质量总分的相关因素分析生活质量总分r p 年龄 - 0.387 0.05 病程 - 0.127 0.05 经济收入 0.294 0.05 社会支持总分 0.523 0.01结果显示:年龄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经济收入和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病程与生活质量无相关性。,假设检验的两型错误,例:对策实施前收集样本共

9、415例,发生产后尿储留78例,产后尿储留发生率为18.8%,对策实施后收集样本共576例,发生产后尿储留42例,产后尿储留发生率为7.29%,检验对策实施前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是否有差别。 1、建立检验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 H0:对策实施前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相同H1:对策实施前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不同 a=0.01 2、计算检验统计量 X 2 =33.43 3、确定P值和做出推断结论查X 2 界值表,得P 0.01,按a=0.01水准,接受H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对策实施后产后尿储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策实施前。,型错误:当真实情况是H0成立,但假设检验结论拒绝了H0,接收了H1,这类错误称为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 型错误:当真实情况是H1成立,但假设检验结论拒绝了H1,接收了H0,这类错误称为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 注:拒绝H0,只可能犯型错误,不可能犯型错误;不拒绝H0,只可能犯型错误型错误,不可能犯型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