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06332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18.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学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经络学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经络学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经络学说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经络学说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络学说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学说课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一种基础理论。经络与脏腑理论共同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经络学说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各个方面,与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等理论相互辅翼,深刻地阐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对临床各科,尤其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都起到极其有效的指导作用。,历代医家高度重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及“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灵枢

2、经别)的记载,后人更有“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尤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扁鹊心书)之说。近四、五十年来,中医经络学说备受国内外医学界的瞩目,对经络的研究方兴未艾,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还不太一致,但经络系统的客观存在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如何深入研究经络,认识经络,不仅有益于加深对传统医学的认识、有益于传统医学的进步,而且有可能出现重大突破。,一、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络学说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的医疗实践为基础,结合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逐步上升为理论而形成的。在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调整和充实,

3、而得以逐步发展。,(一)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经络学说起源的确切年代,在现存的医史资料中尚无明确的记载。 从内经论述经络的系统性和以针剌为主的治疗方法,可以看出经络学说来源于内经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 早在内经问世以前,人们对“脉”、“血气”及血气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认识。如管子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在论及太子病“尸厥”时说:“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繵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治疗以针石刺“三阳五会”。说明当时不但出现了“阳脉”、“阴脉”及“经、维、络”等名称,并且已有运用经络穴位治

4、病的经验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与十二经脉的比较,1973年底在我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手抄文本中,有二部写本与经络有关,研究人员将其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均为古代脉书的内容之一。其成书年代,据许多学者考证研究,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或更早,早于黄帝内经。书中记载了十二经脉以前的十一条脉的具体名称,分别为臂泰(钜)阴、少阴、泰阳(肩脉)、少阳(耳脉)、阳明(齿脉)及足泰(大)阴、厥阴、少阴、泰(钜)阳、少阳、阳明,独缺臂厥阴。同时具体描述了这些经脉的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虽然在帛医书的原文中只出现“脉”字,而无“经脉”之称,脉与脉之间也没有联系,更没有经络

5、系统气血循环的完整概念,脏腑的概念也不够完整,但经络系统的雏形已可辨识。因此,现在一般认为内经成书前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说形成的萌芽和雏形阶段,而马土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经脉最能反映中医经络学说在这一阶段的概况。,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它总结了在此之前的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奠定了经络学说和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该书162篇中,专论或主论经络的篇章如素问的阴阳离合、血气形志、皮部论、经络论、气穴论、气府论、骨空论及灵枢的九针十二原、本输、经脉、经别、经水、经筋、根结、脉度、四时气、阴阳清浊、逆顺肥瘦、背俞、动输、卫气等。计有二十余篇,其它各篇散在论述者亦众。经络理论在内经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所

6、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的理论。内经对十二经脉的起止、具体循行线路(包括内行线和外行线)及其与相应脏腑的“络属”关系;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状况;十二经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经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对应的联系;十二经脉和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时所出现的病候等都作了系统而又详尽的记载。 散载了有关“奇经八脉”的一些内容。内经全书虽然没有出现“奇经八脉”的字样,但对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在不少篇章中进行了讨论。对带脉、维脉和阴阳蹻脉的部位、功用也作了大致的描述。,形成较系统的络脉理论。内经所记载的络脉有十

7、五别络、胃之大络、浮络和孙络。对于络脉,尤其是十五别络的循行分布、流注概况、生理功能和病症,以及络脉理论的临床应用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专篇记述了经络的连属部分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的名称、循行及某些病候。 记载了全身穴位的数目,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称和部位。内经中记载了约160个左右的穴位,定出以“骨度”作为取穴的标准,明示各条经脉的穴位具有主治本经疾病的作用。对一些特殊的俞穴,如井、荥、输、经、合和原穴、背俞穴等,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 探讨经络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经络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关联的论点。,总之,黄帝内经总结归纳了其成书以前的关于“脉”的初步知识。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构筑

8、了经络体系的整体框架,完善了经络理论,将经络学说从萌芽和雏形阶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可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经络体系已经形成。,(二) 经络学说形成的主要基础,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特别与针灸治疗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经络学说形成的主要基础,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受到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古人对针灸、按摩治疗中所出现的经络现象的观察。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循经症候的观察。对针刺穴位主治作用的归纳。对人体解剖知识的综合。,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每因劳动或其他原因,被石块刺破或被火灼伤,而身上某些部位所患的疾病随之减轻

9、或消除,这样反复不断的体验,逐渐意识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这可能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具是砭石,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内经中就有关于砭石治病的记载。随后又出现了骨针、石针等。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了金属制的针,冶炼技术促进了金属针具的发展。毫针深入机体组织能引起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现代称为“针感”或“经络感传”。除针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发“经络感传”的出现。,内经及后世一些医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感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的“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及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若行若按,如蚊虻止

10、,如留如还。”等,均为经络感传现象的写照。而且,古人还观察到,针刺后能否出现“气至”的经络现象,与疗效好坏直接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正是长期针灸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古人通过长期对经络现象和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归纳总结,才得出手足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循行线路概念的。帛书经脉中只有脉的线路,而无穴位的记载,是经络学说源始于对感传现象观察的最好佐证。因此,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对经络感传现象的观察是古人形成经络学说,特别是形成经络线路概念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有人认为古人在导引行气时的自我感觉,可能也有助于经络概念的形成。如战国初期的文物中有一玉佩,上刻铭文,称为行气玉佩铭

11、,内有“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有人认为这是气功导引时的自我感觉,意思是呼吸时,气入深沉而蓄积,蓄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上下运行的情况,类似于现代气功所谓的“小周天”,同样也离不开经络的线路概念范畴。,病理情况下,也会循经出现一些症候体征,马王堆帛书经脉 中,每一条经脉循行线路后都有“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记述,这些症状的出现,又和该条经脉循行所过有关。又如灵枢经脉说的“当脉所过者热、肿”和灵枢周瘅说的“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等病症,都与“(经)脉”密切相关,具有“当脉”、“随脉”以及上下联系的特点。同时,这些循经病症与相应

12、的脏腑也有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十二原,在这里是指分布于肘、膝、胸、脐等处的原穴。说明内脏有病,可以循其相应经脉,而在体表一定部位表现出症状体征。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痛;心病真心痛可表现为胸前区疼痛,并沿左侧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里有痛觉异常等。内经中描述最多的当属循经疼痛一症。这些循经病理现象的反复出现,经过古人的观察和总结,更加深了循经感传的经络线路概念,并为“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经络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十二原穴: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

13、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十二经(手足三阳及手足三阴以俞穴代之)各有一原穴,原穴与连属的关系密切,在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原穴是人体原气(即元气)作用集中反映的地方,脏腑、经脉病变在原穴反映也较敏感。该类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如太渊(肺),神门(心),大陵(心包),太白(脾),太冲(肝),太溪(肾),合谷(大肠),腕骨(小肠),阳池(三焦),冲阳(胃),丘墟(胆),京骨(膀胱)。原穴多用于检测或治疗脏腑有关病证。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腑之所以禀

14、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十二原穴,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古人建立经络学说的基础,还和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有关。这是一个从不经意或偶然发现某个部位被刺激后,可使一些病痛消失,到认识某些部位具有的治疗作用,并在医疗实践中反复应用;从用“砭石”治疗到用金属针准确刺入某“点”进行治疗的漫长过程。随着“穴位”发现越来越多,医疗经验越来越丰富,进而就会发现,某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主治作用的穴位往往聚集于某一条线上,这就形成了“线”的概念。这样反复印证,由“点”到“

15、线”,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线路。当然,“穴位”的界定和经络学说的形成,也离不开当时的解剖和生理知识。,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曾用解剖的方法对人体脏腑、脉等进行过观察,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解剖观察得来的。如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等皆有经络与解剖知识相关的记载,这些都是内经以前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而灵枢骨度中提出的以“骨度”来定“脉

16、度”论点的建立,就更能说明问题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当它渗透到中医学以后,必然会对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如经络命名中的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阴阳蹻,络脉中的阴络、阳络;经络循行上的“阴内阳外”规律;十二经气血多少;经络中的阴阳表里配偶关系;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开合枢”理论;经穴的命名及临床应用等等,都有阴阳五行这一哲学思想贯穿其中,成为经络学说形成的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基础。,阴阳既代表两种对立的物质属性,又能表示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即相互间又是可以转化的。,阴阳属性归类举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损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