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06263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中心城市创新驱动新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为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省南京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2009 年以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和江苏省联合授权南京市开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南京市抓住这个重要机遇,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南京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最突出的问题是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具体表现为市场主体相对较少、创新成果需求不足,科技孵化空间不优、科技创业承载不足,科技体制机制不活、科研成果转化不畅。对此,我们以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

2、试点为契机,提出并推行“四个一”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坚持一个基本路径严格按照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准确定位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向,探索以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夯实一个基础支撑牢牢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与研发机构,夯实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打通一个关键环节针对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大力构建科技创业载体,完善孵化环境,形成依托科研成果、科技人才和科研院所创业的发展新局面;瞄准一个重点领域紧抓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契机,瞄准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创新,抢占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坚持企业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企业作为

3、引进人才和承担科研项目的主体,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实施“国际企业研发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鼓励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引导和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注重依托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强化机制协同,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跨越科研成果与应用转化之间的“创新峡谷” ,必须走产学研用相结合之路,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南京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部、省、市协同实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新路。发挥政、产、学、研、金、介联席会议制

4、度的作用,构建技术研发与产业合作新平台。推进市及区县、开发区与高校院所共建 60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创新机制。扶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企业科技园,建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为各类主体提供创新支持服务。加大政策扶持,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引进和培育领军人才,往往能够引领和带动创新型经济发展。南京市引进千余名海内外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通过多种措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改变简单以项目、经费、论文数量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建立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新型评价体系。加强科技项目

5、后评估,注重项目、团队和人才的实际贡献度。构建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发展科技银行、科技保险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为创业创新提供全流程、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突出规划引导,构建创业创新载体。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职能,把城市空间优化与科技产业空间拓展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区域特色,统筹规划建设各类创新载体,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实施“南京市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集成配置国际一流水准的创业孵化、加速和中试服务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协同互补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发挥开发区、大学城、新市区地域相邻的优势,推动大学城向集教学科研、科技创业、宜居生态于一体的科学城转型。探索构

6、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无缝对接机制,破解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的难题。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系统完善的创业创新服务能够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与成功率。南京市实施科技服务业“双倍增”计划,放手发展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着力优化科技创新公共政策,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手段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进 12 个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科技园区,分类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价廉高效的技术支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营造尊重知识、爱惜人才、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推动全社会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大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