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5505830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之遵纪守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纪律的含义、纪律的特点、纪律的基本作用 2、能力目标: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养成遵纪守法意识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复习导入,纪律的含义特征本质?,知新,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举 例 说 明,纪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14

2、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

3、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纪某是否构成犯罪?我们应如何分析?,法律的作用,根据刑法的这条规定,对纪某上述各行为应当作如下处理:纪某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约7000余元的行为,因为纪某尚不满16周岁,没有达到盗窃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纪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是抢劫行为,但由于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按实足年龄,即只有过了14、16周岁生日后才认为已满14、16周岁,因此,纪某实施抢劫行为时未满14周岁,故不负刑事责任。纪某偷开汽车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是交通肇事行为,而不是交通肇事罪。因为,根

4、据法律规定,行为人只有年满16周岁的,才对交通肇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纪某偷开汽车并出卖的行为是盗窃,但因纪某未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纪某不负刑事责任。在对纪某的处理上,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案例分析,请在案例和法律的规定中看法律有何作用?,法律的作用,1 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 如刚才我们看到的宪法的具体规定 2 法律具有预防作用。 法律的明

5、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作用,3 法律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4法律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

6、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轻松一刻,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法科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以下是他们的经典对话。老师:“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学生:“是无声手枪还是一般的手枪?“ 老师:“是一般的手枪。“ 学生:“枪声有多大?“ 老师:“80100分贝。“ 学生:“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 老师:“是。“ 学生:“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老师:“不犯法。“ 学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老师

7、:“确定。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学生:“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老师:“没有。“ 学生:“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老师:“没有。“ 学生:“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老师:“没有。“ 学生:“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老师:“没有。“ 学生:“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老师:“不算。“ 学生:“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老师:“打鸟的人眼没有花,就十只。“ 学生:“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鸟?“ 老师:“都怕死。“ 学生:“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老师:“不会。“ 学生:“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老师:“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

8、答没有骗人,“学生最后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老师晕倒 ,法律的作用,立法,知法,执法,守法,明示,预防,校正,社会性效益,树立遵纪观念,社会秩序 约束行为,法律和纪律的作用有没有相同的地方,CONTENTS,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纪律既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当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以后,纪律就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纪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集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例的总和,是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

9、种行为规则。,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纪律既然是维持人们一定关系的规则,要求一定集体成员必须执行。那么,它就必然带有强制性。,社会性,特 征 一,特 征 二,阶级性,特 征 三,特 征 四,强制性,历史性,纪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加强人民团结,纪律与法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法律是国家制法机关制定的,纪律是单位自己制定的。 2、法律是按层次制定的,纪律是不分层次的。 3、法律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纪律在本单位有效。 4、法律有权力机构做保障而实施,纪律考本单位组织实施5、违法法律有相应执法机构处罚,违法纪律本单位内部处理。,法律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法律具有更大的普遍适用

10、性法律的程序性要求更加严格,遵 法 守 法 拒 绝 违 法,主 旨,轻松一刻,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汤姆是一个小火车站的站长。说是站长,其实只有汤姆一个人,卖票、检票、打信号、甚至打扫卫生都是汤姆干。汤姆严格遵守所有的制度,并竭力维护制度。在车站内,如果有谁胆敢破坏制度,谁就是汤姆的敌人。汤姆退休时,为了表彰汤姆出色的工作成绩,铁路部门决定送给他一件礼物。汤姆要了一节报废的火车车厢,放在自己家后院。一天天下着雨,汤姆的一位朋友去看望他,发现她坐在那节车厢的外面在雨中吸烟,样子十分狼狈。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到车厢里吸烟,汤姆沮丧地回答说:他们送给了我一节NO SMOKING的车厢。,作业 :教材思考,为什么?,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