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05530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恩的心校本教材开发编写说明一、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与背景1、学校推进落实“两纲”教育的需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两个“纲要” ,即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针对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发挥“感恩教育”的优势,我校德育领导小组科学制定“感恩教育”计划,使全校师生开始关注和积极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宣传与行动中;努力深化“感恩教育”内容,切实提高“感恩教育”水平,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我们结累了厚实的实践经验,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教育,自编选修校本教材感恩的心 ,从而使我校的感恩教育走上系统的课程化道路。本教材的推出旨在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激起

2、学生的心灵震憾,能号召全体学生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师长、朋友的关爱,对需要帮助的人给出你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对我校的感恩教育的推进、操作起到实质性的意义。2、传承民族文化经典的需求,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许多经典著作,类似“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三字经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经典更是数不胜数。感恩与“图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根据县德育室开发编写的儿童经典诵读县本教材三字经 、 弟子规 、 论语等,我校开展了“诵读经典活动” ,本教材的开发正是“诵读经

3、典活动”的延续、升华,传承民族文化经典、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3、社会实际中,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在城市中,有 30%的的年轻人靠“啃老”生活,有65%的家庭存在“啃老”现象。社会在呼唤感恩,现实生活中,感恩意识的缺失着实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惊讶。许多学生存在畸形发展,突出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我们选择感恩的心校本教材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载体,在于该教材具有较好的育人功效,可以转变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4、学校推进“今天行动计划工程”的需求“今天行动计划”道理素养

4、养成教育明确提出以开展五大行动为有效途径的好习惯养成教育,其中之一就是“感恩行动” ,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本教材的开发正是学校推进“今天行动计划”的有效载体, “今天行动,受益于明天”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通过校本教材感恩的心的开发和实施,让学生学会感恩,知晓“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也是做人的起码支点。让学生在知恩报恩的系列活动中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在校的教育训练任务。三、校本教材开发的途径1、听取意见、商量讨论,确定校本教材主题、形式分别召开了校本编写小组及班主任会议,听取多方意见,共

5、同商量讨论校本教材的主题及形式。鉴于我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口号“感恩,从身边做起,从感谢父母做起” ,确定教材主题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身边的朋友,感谢身边的父母。同时,我们也认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童年能有故事相伴是值得永远珍藏的美好回忆,故选材确定为以小故事形式为主。2、学习、借鉴,从有关读物中选取有关的内容,合理利用已有资源对已有资源进行拓展、改编和重组,既是对已有资源的珍惜,也是一种快捷的教材开发行为。我们大胆地借鉴了其他教育教学资源,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读物,选取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重组,增添更好的教学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如教材中黄香温席选自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 母亲的姿势 、 平

6、分生命选自感动小学生的十个经典小故事 、歌曲感恩的心来源于杂志,美丽的吻 、 没有上锁的门 、 树的故事等则来源于网络。3、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是校本教材建设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条途径,我们也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如教材最后一个篇章就是根据我校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实施而编写的争章篇,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四、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获得自主发展。教材中选择的故事力求简短明了、贴近学生;活动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学生自主发展。实践性原则

7、,注重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中获得启示和发展,从而不断优化感恩心理。生动美观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编排角度上注重插图、色彩的生动、美观,符合小学生的欣赏能力。五、校本教材的构成本教材由序言、故事、插图、实践圃及争章园地五部分组成。1、序言:我们编写这本教材,其根本目的在于借助于教师的编写、教学,引导学生的学习、理解,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世界,真如校长在序言中所说的:“但愿你合上这本小册子,能说一句: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我们就可以前行” 。2、故事:本教材精选了感动小学生的十个真情小故事,是引人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故事里有孩子的笑、孩子的哭、有让人向往的梦;故

8、事里有母亲沁人心香的关爱,有轻轻滑落的一串串感动的泪珠;故事里有震憾心灵的颤动、有涤荡心灵的股股清泉3、插图:本教材中插图分标题背景图及文中图。精心挑选温馨、柔和的画面作为每篇标题的背景图,体现画与文的水乳交融,让学生在一种美的意境中体验一份爱,在静谧的柔缓中享受一种爱的亲抚。文中图则强调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在各个活动版块增添了许多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形象,注重了童趣和美感,更加强了文章的渲染力度。这些插图并不是教材无关紧要的补白,而是经过精心选择与设计,具有深刻的寓意。例在安宁淡黄中读出了黄香温席的孝敬,在高贵紫色中见证了母爱的坚定,我们更在宁静葱绿中聆听了兄妹情的纯真、无私,在晶莹露珠中领略

9、了生命的恩赐图,可以说是本教材的“第二语言”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插图不仅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且自身蕴含着丰厚的教育教学价值。4、实践圃: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在故事后面我们还穿插了“我最想说的话” 、 “我收集的感恩小故事” 、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 “这里有我写的小故事” 、 “与小伙伴议一议”及“收集有关感恩的名人名言”等活动版块,力求让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中有所感、有所悟,去理解爱的真谛,学会感谢生活、感谢真爱。5、争章园地:阅读要品要悟,但更离不开读者结合自身的体验。在体验中品,品得更深,在生活中悟,悟得更透。教材的最后一个篇章是一个实践体验活动感恩章争章

10、活动:有章名、章的图案、争章目标、达标要求、评价(自评、互评、父母评)等几个项目,旨在让学生在争章活动中通过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发现爱、感受爱、鉴赏爱、表现爱、创造爱的能力,从实践层面让学生感恩于行。明白“在雨天不断为他人递伞,将来也不遭雨淋”的做人道理;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六、校本教材的实施设想校本教材的开发为实施提供最基本的保证,但怎么样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并能持久地保持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教育功能,为此有如下设想:1、对象:在 07 年四年级为试点年级的基础上,08 年在全校各

11、年级推广使用。2、授课时间保证:(1)日课表时间:作为星期五晨会及拓展性课授课内容;指导师为班主任及拓展性课任课师。(2)课余时间:即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校本教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3、保障机制:(1)教学教研保障:在授课时间、人员保证的前提下,注重课内的教学保障:明确“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加大行政人员随堂督课的力度,提高“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检查、有小结。同时要加强教研保障,注重开发与教研、培训并重,发挥我校校本研训机制优势,开展论坛活动,使“校本培训” 、 “校本研究” 、 “校本课程开发”相互呼应。(2)活动保障:根据感恩的心校本教

12、材开展系列活动:讲故事比赛、原创故事比赛、读后感征文活动、同唱一首歌感恩的心亲子活动。(3)资金保障:配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备,为校本教材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学校愿意拨出部分资金作为开发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购书充实学校图书室、订阅班级刊物、教师表彰等。 (所需经费也是少量的) 七、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1、感恩教育的教材资源十分丰富,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教材意识和资源意识,提升教师教材开发的能力。2、学生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强调感恩教育、一味地放大感恩教育,在提倡感恩教育的同时,更应融入其他教育,防止“愚忠愚孝” 。3、感恩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