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3651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章倩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研究,章倩 陈佳艺 胡伟刚 郭小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科,研究背景,目前乳腺癌治疗的原则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 20世纪末的三个重要研究结果显示:改良根治术后的高危患者(腋窝淋巴结阳性)接受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从30%左右下降到小于10%,同时十年的总生存率提高了9%。,Overgaard M,et al. N Engl J Med 1997;337(14):949955. Ragaz J,et al. N Engl J Med 1997;337:956962. Overgaard M,et al.

2、Lancet 1999;353: 16411648.,研究背景,左侧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的放射治疗技术尚无“金标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放射治疗的几种技术的剂量分布特点 研究意义: 探讨胸壁和内乳区的优化照射技术 创新性:改良了目前国外常用的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材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2006年9月至200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接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需要行辅助放疗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未行乳房重建术。放疗范围均包括患侧胸壁和内乳区。 研究流程:CT模拟定位 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 制订三种

3、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和一种IMRT计划 比较靶区和正常组织受量,材料和方法,技术一: 常规混合射线技术:标准切线野照射胸壁,混合射线照射内乳区。(光子线:电子线3 :7),材料和方法,技术二: 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采用扩大切线野照射内乳区和胸壁。,材料和方法,上段,下段,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材料和方法,技术三: 分段切线野技术:以内乳区下界为界限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采用扩大切线野照射内乳区和胸壁; 下段:采用标准切线野照射胸壁。上下段头脚方向采用半野相接。,材料和方法,上段,下段,分段切线野技术:,体表投影示意图,分段切线野技术,常规混合射线技术,技术四:IMRT技术,结果,结果,总PTV:两种

4、技术的均匀性都非常好。IMRT技术的热点更少,适形性优于分段切线野技术。 内乳区PTV:IMRT靶区覆盖率更好,两种技术高剂量区都较小。,结果,心脏和同侧肺:分段切线野技术较IMRT降低了心脏和同侧肺的平均剂量和低剂量照射体积。 对侧乳腺:两种技术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三种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比较: 分段切线野技术解决了胸壁和内乳区的接野问题,和常规混合射线技术比较,提高了内乳区PTV的覆盖率和均匀性。 分段切线野技术和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比较,更好地保护了正常组织。 综合评分结果提示分段切线野技术比常规混合射线技术高19分,比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高10分,在3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中有剂量学优势。,结果,分段切线野技术和IMRT比较: IMRT主要优势为靶区剂量适形性好,劣势为正常组织低剂量区体积大。 分段切线野技术主要优势为靶区覆盖和IMRT相当,同时心脏、同侧肺平均剂量低。,结论,对肿瘤位于左侧且需要照射内乳区的乳腺癌患者,分段切线野技术和IMRT均可以改善靶区内剂量分布。和5野IMRT相比,分段切线野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心和同侧肺的受照剂量且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少,可以优先考虑对这类患者采用该技术,但尚需增加样本量和结合临床情况进一步研究。,后续研究,比较几种技术的TCP和NTCP,指导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的其他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