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149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管狭窄症课件_6(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管狭窄症,主讲人:侯肖艳,定义:腰椎管因某种因素产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使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腰4、腰5发病率最高,40岁以上多见。,黄韧带的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先天性的椎管狭窄,分类,骨性:即脊椎退变所致的狭窄。因脊椎受老年改变及劳损的影响,而使椎板增厚,椎体骨赘增生等。 软组织性: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等。 先天因素:畸形导致椎管狭窄 其他:腰椎的炎症使椎管内壁滋生新生物导致狭窄,脊椎炎、氟中毒亦可导致畸形产生狭窄,脊髓,马尾神经,马尾神经受伤: 运动功能受损表现为膝关节及其以下诸肌受累,膝、踝关节及足

2、部功能障碍,步态明显不稳,由于足伸、屈功能丧失,跨步时需抬髋关节呈“涉水步态”;大、小便失禁。感觉功能受损为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丧失,表现为股部后侧、小腿后侧、足部及马鞍区感觉减弱或消失,按狭窄发生部位分类,病因病理,中央型狭窄通常发生于椎间盘水平,通常是椎间盘突出、关节面局部过度退变和黄韧带肥厚的结果。 侧方型狭窄主要是侧隐窝狭窄,但也有出口狭窄,是关节突骨质增生和纤维软组织退变所致。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的狭窄,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收到压迫刺激,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体征,主要是疼痛和下肢活动受限。,临床表现,1.腰腿痛:酸痛、灼痛。特点是前屈腰部时不受任何影响,而后伸时疼痛加重 。下蹲或平躺

3、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2.神经源性马尾间歇性跛行:呈进行性发展。具体表现为病人步行约一二百米后,或站立约数分钟或十多分钟即感到一侧或两侧小腿和足部出现疼痛、麻木、酸胀和无力,以致不能继续行走,必须蹲下或弯腰体息片刻后方可再走。但走不久又出现疼痛,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即是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椎段的中央管狭窄常导致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而单一椎段中央管狭窄或单侧神经根管狭窄只能引起单侧下肢间歇性跛行。,3.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阳痿。 4.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 5.早期病人可无任何阳性体征,诊断及鉴别,脊髓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90%左右,但不能显示侧隐窝。CT,尤其对侧隐窝的狭窄诊断较准确

4、。根据X线、脊髓造影、CT及临床表现来确诊。1、三大症状: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而客观体征相对少,腰部后伸疼痛受限;2、影像显示骨性或纤维结构的相对狭小,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 做出诊断。,脊髓造影,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 1.最大区别为“三大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而腰椎管狭窄症一般为阴性。3.影像学检查的区别也比较大。,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二者是单独的两种疾病,但同时还有一定联系,可以相伴发生,而且伴发比例相当高,这也是人们易将二者混淆的原因。因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由于相应的小关节发生滑膜炎性渗出反应、关节软骨磨损及碎裂,导致在椎体侧后缘及关节突处出现增生的骨赘,继发腰

5、椎管狭窄症。在两病同时发生时,患者可同时表现两者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诊断多无困难,治疗与预防,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仅适宜于症状轻体征少的病人 手法治疗 活血舒经,松解粘连。常用手法为滚法、拿法、按揉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 药物消炎镇痛 硬膜外封闭(普鲁卡因),消除肿胀松解粘连 医疗体育 可加强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锻炼,使腰椎的稳定性增加,从而推迟腰椎关节退变演变的速度。打太极拳对本病有较好的作用。,拉力(stretching)疗法、腰肌强度锻炼和无氧健康训练。骑静止的自行车对有些病人很有效,这种锻炼腰呈屈曲位,多数病人能耐受。踏车行走锻炼,因腰椎不受力,故对腰椎管狭窄的病人

6、也很有用。 用于软组织理疗的方法较多,包括:热疗、冰疗、超声、按摩、电刺激和牵引等方法,虽较常用,但对腰椎疾患的疗效并不是很确切。然而,对辅助腰椎活动和进行更强的理疗做准备还是有益的,锻练和理疗较安全,可延迟手术治疗,锻练可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即使不减轻症状,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是: (1)活动后腰痛及双下肢痹痛,肌肉萎缩,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不愈者。 (2)间歇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时间渐缩短者。 (3)神经机能出现明显缺损者。 手术的目的: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比较新的技术有脊柱非融合技

7、术,如棘突间撑开装置及椎弓根钉弹性固定装置。,腰椎管狭窄症,中央型椎管狭窄,侧方型椎管狭窄,合并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脊柱侧凸/后凸,复发/交界处狭窄,医源性不稳,减压+融合,入口区,中央区,出口区,关节突内侧 部分切除,关节突切除+ 椎板下潜行切除,神经孔 外侧减压,其他选择:全关节突切除/峡部切开,均需要融合及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 融合指征: 1 柔韧性腰椎弯曲 2 进行性腰椎弯曲 3 凹侧神经根病 4 侧方屈曲像有侧方滑脱 5 腰椎前凸丧失,1 椎板切除减压 其他方法: 2 多节段椎板切开术 3 腰椎椎板扩大成形术 4 腰椎椎板撑开成形术 5 棘突间撑开装置,内固定指征 1 矫正柔韧性/进

8、行性腰椎弯曲 2 两个以上的运动节段融合 3 伴有腰椎滑脱的复发性椎管狭窄 4 与相邻阶段比较,滑移4mm/成角10,预防,1、平时要多注意合理的劳动姿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搬抬重物时,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当在背或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子不宜大。睡觉时时,头颈部要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并避免机体受风着凉受潮。2、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应该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3、对于使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等。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良好的姿势。,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