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5142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丙肝流行趋势和高危人群,丙肝病毒特征,HCV病毒学特征,黄病毒属1 有衣壳蛋白包裹2 已知6种基因型,80个亚型3 病毒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3 形成不同基因构成的病毒亚群或准种1,4 增殖速度:1012个/天2 经体液或血液传播1,1. Purcell R.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 2. Neumann A, et al. Science 1998; 282: 103; 3. Lauer G 4. Hoofnagle J. NIH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epatitis C. 1997,衣壳,RN

2、A基因组,病毒颗粒 核心蛋白,HCV在室温下具有持久的稳定性,经细胞培养获得的HCV稀释于人血清中,体外25环境下,病毒活性直至3周后才消失,Song H, Li J, Shi S, Yan L, Zhuang H, Li K. Virol J. 2010; 7(1): 40.,FFU:病毒空斑形成单位(Focus-Forming Unit),HCV在低温下可维持更长期的病毒活性,经细胞培养获得的HCV置于培养液中,体外4低温环境下,病毒活性前4周完全没有降低,直至6周时仍处于较高的水平,Song H, Li J, Shi S, Yan L, Zhuang H, Li K. Virol J.

3、2010; 7(1): 40.,FFU:病毒空斑形成单位(Focus-Forming Unit),HCV特征决定了临床筛查的必要性,病毒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 目前尚无预防性疫苗 HCV在体外持久的稳定性 丙肝患者体液污染的器械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有创操作前必须对所有患者进行HCV筛查,丙肝流行趋势,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报告例数,中国卫生部公告,131849,108446,92378,70681,52927,39380,2114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4、,2010,153039,160000,中国丙肝临床报告病例逐年递增,中国部分地区丙肝报告率甚至超过乙肝,0,10,20,30,40,50,60,70,2005,2006,2007,2008,林潮双,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1): 63-4. 李宗芬,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9; 27(12): 746-8.,广东省广州市,丙肝病例病毒性肝炎总数(%),0,10,20,30,40,50,60,70,80,90,2003,2004,2005,2006,2007,发病率(/10万),辽宁省建平县,丙肝,乙肝,中国一线城市丙肝发病模式,发病率(/10万),北京市不同年龄组

5、丙肝报告发病率,韦懿芸,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20): 3917-21.,年龄分布,丙肝发病率率呈青年(30岁左右)与老年(60岁)的双峰分布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青年丙肝患者尤为重要,可减少远期疾病危害,中国一线城市青年人群 丙肝病例呈上升趋势,林潮双,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1): 63-4.,0,1000,2000,3000,4000,5000,广州市全年报告发病人数,19-40岁人群的丙肝患者人数始终维持在总体丙肝病例人数的50%以上 由于感染时间较短,症状可能不明显,临床对于青年人群必须加强筛查,中国丙肝流行趋势 决定了临床筛查的必要性,丙

6、肝发病人数日益增加 丙肝发病率随年龄上升呈增加趋势 合并症增加,难治性患者比例上升,治疗依从性下降 丙肝在青年人群中亦出现发病高峰 由于感染时间较短,症状可能不明显,易被临床忽视 对所有就诊患者开展必要的HCV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合并丙肝患者,并有利于其及早接受治疗,丙肝高危人群,丙肝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输血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 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 20-40%,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60%,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医源性感染 (牙科器械、内窥

7、镜、介入性操作、外科手术) 不洁注射 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容、美甲、修脚),中国丙肝患者传染源分析,荆州,太原,武汉,边藏丽,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5,李彩霞,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3,余滨, 等. 华中医学杂志. 2007,输血25%,应用血制品35%,注射毒品6%,不详34%,输血50%,体液接触4%,不详15%,应用血制品31%,无明确感染史39%,临床侵入性操作11%,手术、应用血制品、输血史50%,HCV阳性患者 有较高比例曾接受有创操作,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比例 (%),0,10,

8、20,30,40,50,60,70,80,90,100,36%,18%,消化道内镜检查,HCV阳性组,HCV阴性对照组,P0.0001,153/427,136/749,15%,7%,流产,P=0.025,62/427,55/749,60%,43%,肌注,P=0.027,257/427,319/749,16%,7%,静注,68/427,54/749,P=0.027,15%,8%,62/427,62/749,P=0.006,美容,24%,14%,美甲、修脚,P=0.007,104/427,101/749,贵州,云南,安徽,黑龙江,近年来,中国各地频现“丙肝门”,霍山县,血透,19人感染 寿县,血透

9、,9人感染 安庆,血透,15人感染 六安,血透,7人感染,徐州,血透,10人感染,太原,血透,20人感染,大理,血透,59人感染,海林市,医疗器械重复使用,56人感染,平塘县,非法采血,64人感染,山西,乌拉特前旗,血透,10人感染,内蒙古,江苏,白银,血透,14人感染,甘肃,HCV高危人群,大量接受输血者血液透析治疗者静脉注射毒品者性乱行为者合并HIV感染者母婴传播曾经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曾经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侵入性操作曾经接受传统方式治疗导致皮肤破损出血接受创伤性美容操作,例如纹身、穿耳洞与他人共用日常卫生用具,中国高危人群抗-HCV阳性率,余为民, 等. 肝脏. 2008

10、; 13(2): 112-4.史小楚, 等.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4(1): 8-9.朱宏斌, 等. 疾病控制杂志. 2007; 11(1): 55-7.,有偿献血者,性病门诊患者,一般人群(孕妇),安徽,职业献血员,一般人群,广东,吸毒者,一般人群,上海,0.98,38.3,1.45,89.16,1.11,5.86,2.26,P0.01,P0.01,P0.01,P0.01,人数比例%,透析患者,吸毒者,83.87,P0.01,12.21,未输血,性工作者,60.71,2.38,输血,吸毒者,非静脉注射,65.29,21.50,P0.01,静脉注射,强化高危人群临床筛查、诊疗,高危人

11、群抗HCV阳性率远高于一般人群 此类患者及早确诊、治疗,避免其作为传染源 医疗行为仍是HCV传播的重要途径 术前筛查可尽量减少HCV传播,避免医疗纠纷强化高危人群的HCV筛查、诊疗,有利于控制院内传染源,减少医疗纠纷,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就诊患者合并丙肝状况分析,医院就诊患者抗-HCV阳性率 高于一般人群,于笑难,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2): 199-200.唐敏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11): 2102, 2113.阴燕舞. 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6): 70. 陈远林,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4): 388-90.向

12、尹,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7, 4(8): 711, 713.李淑霞,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08, 30(12): 1156-7.,近年来的报告显示,我国医院就诊患者(门诊和住院)的总体抗-HCV阳性率在3.15%-10.5%,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2.5,3,3.5,4,4.5,5,2003,2004,2005,2006,1,1.5,2,2.5,3,2004,2005,2006,2007,宁夏,就诊患者抗-HCV阳性率(%),四川,住院患者抗HCV阳性分布情况,0,2,4,6,8,心胸外科,其他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其他内科,妇产科,其他科室,P0.01

13、,P0.01,P0.01,抗-HCV阳性率(%),陈远林,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4): 388-90.,湖南湘雅二院, 21605例住院患者,外科手术患者抗HCV阳性分布情况,0.00,3.00,6.00,9.00,12.00,15.00,肝胆,普外,胸外,骨科,心血管,整形,泌尿,神经,沈阳军区总院,25500例患者,于笑难,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2): 199-200.,长期住院患者感染HCV风险显著上升,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慢性肾病患者接受透析治疗 抗HCV阳性率显著上升,0.00,2

14、.00,4.00,6.00,8.00,10.00,12.00,1期,2期,3期,4期,5期,抗-HCV阳性率(%),P0.001,李增录, 等.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 10(2): 150-1.,糖尿病患者HCV阳性率显著上升,0.00,2.00,4.00,6.00,8.00,抗HCV,HCV RNA,阳性率(%),P=0.047,P0.001,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组,Huang JF,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7; 102(6): 1237-43.,就诊患者应规范筛查HCV并及早治疗,临床应规范HCV筛查,尤其必须重视: 长期住院患者 长期处于体液、血液HCV暴露风险的患者 长期患病,免疫力低下患者 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冶游史、吸毒史) 多次接受手术的患者,各个医疗领域都有必要 规范丙肝筛查、诊疗流程,血液中心,手术科室,住院部,透析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献血者,手术患者,住院患者,透析患者,体检者,采血前HCV抗体检测,术前HCV抗体检测,住院时HCV抗体检测,初次透析前和透析疗程中HCV抗体检测,将HCV抗体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HCV抗体阳性者应及早前往专科门诊确诊、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