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05109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2008年业道德修养第四讲新(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件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邱永琼,例1: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只至多能坐6人的救生艇。这12人是:72岁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企业经理、新近爆发的个体户、你自己。你会选择哪6人乘救生艇逃生?对自己的选择如何评价 ?,例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有一个德国人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集中营里关押80个人,其中有13个人越狱逃跑,但未成功,被德军追回。德军军官命令要枪毙这13个人,而且还要让这13个人从其余的67个人中各选一人陪死,否则80人统统枪

2、杀。这13个人要不要找一个无辜的人来陪死?如果找13个无辜的人陪死的话,他们是否道德?,第三讲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 一、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 (一)个体行为的伦理分析 1、个体行为的分类 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 广义的道德行为分为道德的行为与不道德的行为 狭义的道德行为就是指道德的行为 ,分为正当行为与应当行为 2、道德行为的特征 (1)自知性 (2)自主性 (3)自择性 (4)相关性,(二)道德行为选择的概念及其原因 1道德行为选择的概念 2道德行为选择的原因 (1)道德选择是人生存和发展之必需柏拉图曾经说过:能够不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不是神明就是野兽。 霍尔巴哈指出 :“为了使自己幸福,就

3、必须为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别人的幸福而工作;它将向他证明,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 (2)道德选择是人性完善之必需人性向善或向恶取决于人本身的行为选择,而道德选择的目的就是对人性进行扬善弃恶,使人性逐渐走向完善,心灵得到净化。,(3)道德选择是社会的和谐发展之必需 马克思曾经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人类社会的历史,都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霍布士:惟一的方法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权力,这个共同的权力能够保卫他们不受外来者的侵犯,防止他们互相伤害,由此使他们感到安全;这个共同的权力保障他们经由自己的勤劳和依靠大地提供

4、的果实养育他们自己,并且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三)道德行为选择的总标准和原则 1道德终级标准(有功利主义演变而来的) (1)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 (2)分标准: A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的情况下,增加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即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 B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增加整个社会的总量,即“最大利益净余额”(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利取其重),在他人之间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在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2道德总原则:人性之善恶 从目的手段来讲有16种类型6大类型,1、3单纯利己 5、6、7、8无私利他 9

5、、10、11、12纯粹害己 13、14、15、16纯粹害人 4损人利己 2为己利他,善,恶,无私利他(最高的善、至善),为己利他(最重要的善、基本善),单纯利己(最低的善),0,纯粹害己(最低的恶),损人利己(最重要的恶、基本恶),纯粹害他(最重要的恶、至恶),善恶分原则(六大原则),(四)教师职业道德选择行为的特殊性 1、公众性 2、示范性 3、限制性 4、渗透性 (五)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中动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中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的特殊性 (六)高校教师道德行为的社会支持,二、教师职业道德评

6、价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含义 教师道德评价则是人们(包括教师自己)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关于教师道德的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所做出的善恶褒贬的判断。 (二)标准与依据 1、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指教师自己或他人、社会对教师的行为作出道德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 (1)客观标准:是是否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一般标准:善恶标准 (3)具体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对教师职业行为和职业素质进行道德评价的具体标准。(2条原则7条规范) 2、依据 动机、手

7、段和效果的统一,(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 主要有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学生评价、同行评价 (四)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一是通过道德评价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恶性质起裁决作用。 二是通过道德评价对教师的道德认知起一定的提示作用。 三是通过道德评价对教师的思想起深刻的教育作用。 四是通过道德评价对教师的行为起调节作用。 五是通过道德评价对整个社会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五)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1行为观察法 2等级评定法,复习思考题: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社会功能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3、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及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4、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及培养途径和方法 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选择的特殊性 6、如何认识教师言论自由与教学纪律的关系 7、我国高校教师应遵循哪些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8、从教师现实人格分析加强教师理想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电子邮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