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906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件川教版信息技术九下第10课《轨迹机器人》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机器人轨迹规划,3.1 机器人轨迹规划概述3.1.1 机器人轨迹的概念轨迹: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轨迹规划:将手部运动轨迹换算成关节空间; 对关节空间进行插值。,3.1.2 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通用作业描述方法: (1)描述成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工件坐标系S,3.1.2 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通用作业描述方法:(1)描述成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工件坐标系S的一系列运动。(2)轨迹的点:包含位置和姿态;(3)插值的原则:保证运动平稳。即位移、速度函数必须连续,有时甚至加速度也要求连续。(4)关节空间插值:将所有关节变量表示为时间的函数,用这些关节函数及其一阶、二阶导数描述机器人预期

2、的运动;(5)直角坐标空间插值:将手爪位姿、速度和加速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再算出所有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函数值。,3.1.4 轨迹规划涉及的主要问题 轨迹规划一般过程:(1) 作业描述:(用示教方法)给出轨迹上的若干个结点。(2) 插值:在结点之间进行插补,得到直角空间的X(t)或关节空间的位移q(t);(3) 以X(t)或q(t) 为依据设计控制规律。(4) 考虑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3.2 插补方式分类与轨迹控制 3.2.1 插补方式分类点位控制(PTP控制):只要求起终点位姿,没有路径约束。插补的依据是(1)关节最大速度和加速度;(2)速度连续,各轴协调。连续轨迹控制(CP控制):有路

3、径约束,要对路径进行设计。,路径控制与插补方式分类,3.2.2 机器人轨迹控制过程(示教-再现过程): (1)对于有规律的轨迹,仅示教几个特征点,如直线需要示教两点,圆弧需要示教三点; (2)计算机利用插补算法获得中间点的坐标; (3)计算机求出 (1, , n), (4)闭环控制系统实现预期轨迹。,3.3 机器人轨迹插值计算给出结点(位置姿态);进行运动学反解;关节变量的插值计算。3.3.1 直线插补,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是机器人系统中的基本插补算法。对于其他轨迹,可以采用直线或圆弧逼近,以实现这些轨迹。,已知(示教给出)直线始末两点的坐标值P0(X0,Y0,Z0)、Pe(Xe,Ye,Ze)及

4、姿态,要求走空间直线: 求各轨迹中间点(插补点)的位置和姿态。 设v为要求的沿直线运动的速度;ts为插补时间间隔。,ts间隔内行程:d = vts; 插补总步数N:L/d+1,取整;,各插补点坐标值,各坐标轴增量,直线长度:,3.3.2 圆弧插补,一、平面圆弧插补(圆弧在坐标平面内)已知(示教给出)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P1、P2、P3及对应姿态。求各轨迹中间点(插补点)的位置和姿态。设v为沿圆弧运动速度;ts为插补时时间隔。,(1) 计算P1、P2、P3决定的圆弧半径R。 (2)计算总的圆心角=1+2:,(3) ts时间内角位移量:=tsv/R, (4) 总插补步数(取整数): N = / +

5、 1,式中:Xi=R cosi;Yi=Rsin i。,二、空间圆弧插补,空间圆弧插补可分三步来处理: (1) 把三维问题转化成二维,找出圆弧所在平面。 (2) 利用二维平面插补算法求出插补点坐标(Xi+1, Yi+1)。 (3) 把该点的坐标值转变为基础坐标系下的值。,3.3.3 定时插补与定距插补,一、定时插补,ts与精度有关:ts的上限值:受刚度限制,ts一般不超过25 msts的下限值:受计算量限制(计算机要在ts时间里完成一次插补运算和一次逆向运动学计算)。约需几毫秒。,二、定距插补两插补点的距离Pi Pi+1恒为一个足够小的值,以保证轨迹精度,ts就要变化。,3.3.4 关节空间插补

6、,给定:机器人在起始点和终止点手臂的位形。可以给出:首末两点的力、速度和加速度的要求;插值依据:关节位移、速度、加速度连续性;关节变量的容许范围等。,一、三次多项式插值,二、过路径点的三次多项式插值,三、高阶多项式插值若对于运动轨迹的要求更为严格,约束条件增多,三次多项式就不能满足需要,须用更高阶的多项式对运动轨迹的路径段进行插值。例如:起始点和终止点都规定了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则要用一个五次多项式进行插值。,四、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3.4 机器人手部路径的轨迹规划,3.4.2 作业的描述,3.4 机器人手部路径的轨迹规划,3.4.2 作业的描述,3.4 机器人手部路径的轨迹规划,3.4.2 作业的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