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9053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企业管理论文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 陶友之|文 新常态下,小企业如何发展,不仅是小企业自身要解决的问题,也是 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小企业,是指中型企业以下、包括微型企业在内的那部分 企业。本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 部,2011 年 6 月 18 日公布的中、小、微型企业的标准为依据,如中、小、微 企业的标准是: 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2000 万元以下的为 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 5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 在 5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工业:从业人员在 1000

2、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 40000 万元以下的为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下,营业收入在 2000 万元及以下的为小型企 业;从业人员 20 人及以下,营业收入 300 万元及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建筑业:营业收入在 8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在 80000 万元以 下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 6000 万元及以下,资产总额在 5000 万元及以 下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 300 万元及以下、资产总额在 300 万元及以下的 为微型企业。 批发业:从业人员在 20 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在 5000 万元及以上的 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在 5 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在 1000 万元

3、及以上的为小 型企业;从业人员在 5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 1 00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指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两部分,当然重点在小企业。 一、小企业面临形势的“利与弊” 1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小企业在新常态下,要有新的发展,当然首先要了解新常态的基本特 征。一般讲,它表现为两个方面: (1)“四个时期”的叠加 一是经济增长“换档期” 。我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 10%左右的增长 速度,逐步回落到 7%左右。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都不可能一直高速增 长,发展到一定时期,需有一个调整时期。这里的关键在于是自觉调整,还是 被迫调整。我国的调整当然是自觉的行为。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期

4、” 。各种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不仅会有快有慢, 而且其所起作用也会显示出不同的情况。从新中国建立后的过程看,从第一产 业为主,到第二产业为主,现在应该以第三产业为主了;在经济增长中,过去 我们以投资、出口为主,现在应该以“内需”为主了;城乡之间的结构,在不 同时期也不一样,在工业很落后的时候,要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援工业。当 工业和城市发展到定时候,现在就应该是城市扶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了,以 形成新的城乡结构。总之,经济结构,涉及面很广此期间都需逐步调整。 三是动力结构“提升期” 。长期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靠要 素驱动,即靠人力、物力等驱动经济增长。靠这种动力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

5、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当不能让它再继续下去 了。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主,需要有个提升期,现正处于该时 期。 四是社会矛盾“显性期” 。从矛盾论观点看,矛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 在的。社会上各种矛盾也是这样。但它有一个潜伏期和显性期的区分,当矛盾 本身和环境条件还容于它潜伏的时候,它处于静止状态;反之,它就会爆发出 来。如我国的楼市、地方债务以及金融等这些潜在风险,如稍不正确处理,就 有浮出水面的可能。 上述四点,是新常态的一个方面,新常态也还有另一方面。 (2)“四大机遇”的释放 第一, “慢”是为“快”创造更好条件。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而实 际增量依然可观。我

6、国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正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2013 年一年中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 1994 年全年的经 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 17 位。即使是 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 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这种慢,是种积极的放慢,是一种“去粗取精” 的慢,它不是对发展束缚手脚,而是为更好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 第二, “慢”是为“快”提供更多元的动力。有人担心,中国经济会不 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习近平说:“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 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 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

7、有信心、有能力应对 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 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习近平指出的几个“化” ,既 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也是为经济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的推动点。 第三, “慢”是为稳定增长打基础。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受国际变动 影响大,增长总不那么稳定。经济增长,单靠投资,也总要受一定条件限制。 进入新常态,促使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就使发展前景更加稳定。如 “2014 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8.5%,超过了 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 造业增速分别为

8、 12.3%和 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 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 结构更优。很显然,这种“慢”为今后新一轮的增长,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第四, “慢”是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创造条件。进入新常态后,中国 政府大力简政放权,使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要使经济健康增长,必要用好 “两只手” ,既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也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 手” 。现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之一,就是为放活市场而努力。比如,我们 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2014 年前 3 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920 万 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

9、年增长了 60%以上。这说明释放市场的活力;正在开始 起作用。 2新常态对小企业带来的不利因素 新常态对小企业带来的不利因素,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为需求减少,生产任务受挑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社会需求旺盛,出口不要,内需要,企业生产任务较为饱满。进入中高速、新 常态以后,需求发生了变化,再没有那样旺盛了。出口任务减少,国内需求要 求提高,这会使有些企业很不适应,出现老产品生产任务不足或没有、新任务 一时又接不上,甚至出现停产歇业的情况。 其次表现为竞争加剧,企业淘汰风险加大。市场经济,俗称为竞争经 济,有市场就有竞争,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但在不同的环境下,竞争的激烈程 度有不同

10、。当需求旺盛的时候,竞争程度会相对轻些和缓些。反之,当需求减 少的情况下竞争程度会加剧。谁技术强、资本足、市场优势领先一,谁就能 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弱肉强食” 、壮大自已的规模。反之,即是另一种情况了。 有些企业由于技术落后、产品老化、人才不济,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甚 至被淘汰。 再次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会出局。新常态下的任务 之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会破士而出,与互联网配套的产业会迅猛 发展。反之,落后产业,或是与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三高”相联系的产 业会淘汰。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业比较落后,或是属于“三高”产 业,如不及时调整,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3新常

11、态对小企业增添的有利条件 新常态下,对小企业发展来说,不全是负面效应,如能洞察形势,抓 住机遇,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如: 有利于企业进行内部整顿。小企业发展是个逐步提高过程,从设备到 工艺、从管理到流程。开始时,一般都比较简单、粗糙、无序。在生产任 务饱满、甚至超负荷的情况下,明知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流程混乱但苦 于没时间调整。现在正好趁机进行设备更新或改造,工艺流程的重组,管理制 度的改革或更新,为新一轮的发展打基础。 有利于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小企业的特点在于小,资本少、 人才少,开始时,有些企业产业只能是“人丢我取

12、” ,较为落后;有的企业开始 时产业还属先进,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现在落后了;有的企业是因为服务对象 的变化,现在显得不适应了凡此种种,都说明产业结构要进行调整。但在 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往往会掩盖许多矛盾,甚至能“滥竽充数” ,随大流,混 下去。现在发展速度放慢了,但要求提高了, “滥竿”不能再充数。或是产业链 发生了变化,迫使你非变不可,这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是个向上提升的 过程,新常态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有利于企业进行兼并壮大。新常态,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有的企业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再加上企业自身管控失度,会在新常态环 境下败下阵来,减产、停业、甚至倒闭;而对有的企

13、业来说,却会相反,它们 能抓住机遇“强体健身” ,视机对外进行收购、兼并,从而发展壮大。这是市埸 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史中,就是这样。有的企业的大发展, 不是在经济高涨时期,而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我国的新常态,其性质当然与资 本主义经济周期不同,而企业的优胜劣汰及其发展机遇却是一样的。 二、小企业自身特点的“长与短” 1小企业常有之短 (1)首要弱点在于“小” ,经不起大风浪。由于大多为小本经营,因而 资本小,人才少、市场小,大多竞争力较低,有的甚至经不起“风吹草动” 。 (2)易于小富则安,满足现状。由小出发,视野也小。有些企业只求过 得去,不求有大作为;有些企业有了一些发展,

14、就心满意足,不再追求有大的 发展;有的企业经不起挫折,一旦创业或创新受挫,就会灰心泄气,自认不成 大气候,如此等等,成了小企业新发展的“拦路虎” 。 (3)最大阻力,在于难跨“血缘”之绊。小企业从所有制性质上说,几 乎都是私有制。家庭制、或家族制经营成了企业的普遍状况。这种经营特点, 虽事出有因,也有其一定的独到优点。但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其内在的缺点或 弱点是很明显的,最致命的就是抱住家庭制或家族制这种经营方式不放,拖住 了新发展或大发展的后腿。首先在于经营人才有限,因为这种经营方式的特点, 其经营人才只囿于在家庭或家族内部拣选。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每况愈 下是常有的事;其次是内部矛盾不断

15、。首当其冲的是所有者与“血缘者”的矛 盾凸现:如在位置安排上的矛盾,难以为众亲友心服。在股权分配上的矛盾, 总是多少难平。在受权方面的矛盾,争大论小。这些矛盾造成企业内耗;再次 是难以建立名副其实的现代企业制度。因为从这种所有制出发,建立起来的董 事会、监事会或是什么会,其各会的领导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夫妻关系, 就是父子、兄弟关系,或是岳婿、叔侄关系。难以建立真正的委托代理或 互相监督的关系,使现代企业制度流于形式。 2小企业固有之长 (1)“船小调头快” ,适应性较强 小企业由于“小” ,没有沉重的企业包袱,转弯灵活,调头较快。大型 企业由于体型庞大,要转弯、调头就较困难了,如果在“河

16、道”小的地方,甚 至还会有搁浅、动弹不得的危险。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一项重要任务, 那个产业上,那个产业下,或是某个产品上、某个产品下小企业的调整, 一般会比大企业方便得多。 而且随着市场的细分、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与服务将日益向 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其中一些生产或服务企业,必将以小型化、智能化、 专业化与它相适应。这对小企业转型或发展是有利的。 (2)为小企业解困,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新常态下,诚然使小企业增加了些困难,而政府采取了众多措施为企 业解困,特别是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公共服务等方 面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与举措,这对小企业的转型或发展是有利的。如所得税 优惠,凡属于小微企业的,对年应纳所得税额低于 20 万元(含 20 万元)的, 其所得减按 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就大 大降低了企业税负。 (3)起步于风险之中抗压能力特强 小企业起步与大企业不同:大企业起步,条件一般较为优越,资本雄 厚,人才济济;小企业则不同,条件大多十分艰苦,凭看几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