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8819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_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第一节 走进物理世界大门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 初步了 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 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 欲望,初步认识 “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 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

2、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 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 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 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 1-1-1、图 1-1-2、图 1-1-3 及图 1-1-4 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 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

3、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 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 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 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 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 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 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验 静电小实验 三原色陀螺 第二节第二节 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

4、目标 1.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了 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能举出一些典型 例子,初步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2.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大量运动,观察图片、演示实验、 多媒体或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经历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 知道观察研究不同物体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的运动多样 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了解各种运 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 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 (谈话)通过本节学习,

5、应使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 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 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 (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 能知道它们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 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 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 法;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 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6、(举例说明) 2逐个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 再打开香水盖喷, (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闻到了香气) 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 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 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 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

7、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 有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 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 层电子运动。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 、 三种射线。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 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 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 射线 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三、发展空间 (一)“家庭实验室”指导 (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第三节第三节 认识物质世界的能量认识物质世界的能量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

8、应不同能 量。 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 形式。 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 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 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 见的这些能量形式。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 的相互转化。 3. 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 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 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 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

9、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 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 什么能? 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光能 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三、发展空间指导 1 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填写下表 洗衣 机 电灯热水 器 电扇电视音响电话 电能变 成其他 能量形 式 2.将一细铁

10、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 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 下就可以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 彩光。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第二章第二章 走进实验室走进实验室 第第 1 1 节:学习科学探究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知道科学探究的一 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 性。 3. 激发学生初

11、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 科学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 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 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 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 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 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

12、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 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 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 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 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 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 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 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 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 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

13、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 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 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 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 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 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

14、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 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 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 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 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 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 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 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 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 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

15、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 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 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任课教师,并如实 填写仪器报损单。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协商后,可根据有关制度准 予报损或责成赔偿。 九、经任教教师允许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教室。 十、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应按要求填写实验登 记表。 第第 2 2 节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一、目标要求 1.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 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学

16、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 (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 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 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二、重点和难点 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 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测量长度的要点;综合的测量 活动。 1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 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 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 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 比较,是将被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