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48337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五分析概括形象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点精练五 分析概括形象,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开合之间 朱以撒 每年的农历六月七月,时晴时雨,出门便取一把伞,握在手中,有时走了一个上午,无一滴雨。有时想在空旷地晨跑时安心一点,便握一把伞出去,而雨来了,撑着伞跑,滴滴答答作响,远处的人看我,犹如一朵黑蘑菇在移动。这样跑起来的效果会更好,来自风雨的阻力,使人付出的力量更大,要努力向前,又要保持平衡,更有一种因风雨而生的豪情。,人在伞下有一种安全感,薄薄的一层伞布,或者伞纸,可以使人一身干爽,更使人一身从容,像个斯文人了。 我从山区回到城市时,有人送了一把伞。之前的十年都是戴斗笠。斗笠简单结实,人头正好顶在

2、正中凹处,如榫入卯,然后以带子系紧于下巴。插秧时节田间会有许多移动的斗笠,时而立起,时而俯身,动感生焉。那时清贫,爱美之心尚有,便有人拿了红油漆来,让我画个五角星,再题上“灵地公社姚坊大队第五生产队某某某”,美观之余又可以防盗。一个人戴上斗笠变得质朴,透着几分土气,只有下放干部才穿戴整齐撑着伞,到这里来检查工作,或者到公社开会。一把伞撑着就是一种身份,像是穿长衫的人,而非一身短打,冒冒失失。一个人有一把伞了,,就想着,怎么还不下雨,最好天天下雨,撑着伞到村头村尾走几趟。可是伞的主人也有隐忧,总是有人来借伞。借呢?还是不借呢?借的人也是理由充足的,都是比较隆重的场合。但伞借给别人却是另一种心情,

3、也许还回来时已经破了两个洞,或者一条伞骨折了。 很快,斗笠隐退,城市的雨天都是伞。要在一个城市找到一个斗笠并非易事,有人到山区搜集一些用过的斗笠,钉于墙上,它们不再实用,成了一种记忆。斗笠不做了,制伞的能力就极大地提升,不仅量多而且技高只要轻轻按动按钮,砰的一声,蘑菇云打开;收起后一拍,一下子缩回一半,收入包里。每一家的伞都多了,有朋友来,临走时下雨,,便可以很慷慨地送他一把,说,不必还啊。如果说以往的手工油纸伞还有收藏的价值,那么机制伞就只有使用的份儿谁会费时费神去找修理的作坊?昔日持守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朴素作风,是因为经济如一潭死水新的出不来,只好一直在旧物上下功夫,修

4、补是人类旧日生活的方式之一,就像摔了一个碗,找个懂行的人把它锔起来这样,你会看到家中都是被修补过的痕迹时,宛如有一种时光停顿的感觉。现在,伞大批量地生产,任你撑着行于雨天,行于盛夏。 到学校上课,见到每位学生都撑着一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花伞。如果比较固定,可以凭着伞的颜色在人群中找到她。,影视剧中不时有墓地告别的情节一个人故去,一群人告别,皆一身黑,手上还有撑开的一把黑伞。黑色使墓地的气氛更为阴晦、紧张。一把黑伞可能没什么效果,许多黑伞聚于一处,就显得凝重。 人如伞我们会把很有能量的人比喻为伞。一个人有牢狱之灾,由于有一把伞庇护他,使人奈何不得。伞小人少,伞大人多,风来雨往,岂能无伞?“伞”与“

5、散”如此音近,待到伞散了,人也散了,阳光照射进来。 一把伞撑开来有一股大气,收起来又有一缕落寞,开开合合,没有定时,就像一个人,人生无多变数多。,1.全文以“伞”为描写对象,但用了不少的笔墨来写“斗笠”,有何用意?,答案,1,2,答案 文章写了自己在山区时关于斗笠的事情,衬托出打伞者的荣耀,真实地体现了伞在当时的“尊贵地位”。 文章写后来进城后有人搜集一些斗笠钉于墙上的事情,更是写出了伞的普及,伞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陪伴。,2.“伞”有怎样的象征意蕴?请简要概括。,答案,1,2,答案 伞给人以风雨无阻的豪迈之感。 伞给人以安全感,使人一身从容。 伞跟社会上有能量的人相似,都给人以保护。 伞时

6、开时合之间,容易使人生出人生多变之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有泪水的牲口 耿 翔 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的一盘并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路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

7、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毛上,隆起一道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不会说话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还有一种

8、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夜晚里

9、,这样悄悄地流。 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自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我也在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面对金黄

10、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我也在诗里写道:“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深入土地的心脏,

11、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3.文中刻画的“牛”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3,答案 饱受鞭打(屈辱),内心悲伤,为生存(为积蓄力量)而忍受粗劣食物,辛勤劳作(无私付出),艰难地在乡村里生长。,4,5,4.文中刻画的“我”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答案 遭受屈辱(被人斥责),忍受委屈(内心悲伤),对牛的遭遇感同身受,艰难地在乡村里生长,对生命有深刻的体悟。,3,4,5,5.本文同时写了“我”和“牛”的事,有什么用意?,答案,答案 “我”和“牛”相互衬托(用“牛”来象征人),以“流泪的牲口”来观照人在乡村中“成长的艰难”。,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