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8300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三单元振兴中华笑迎挑战复习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振兴中华 笑迎挑战,知识梳理,3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2、当代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 3、谋求和平与发展 ,促进合作与进步 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4、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P66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 5、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P67第二段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 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6、危及

2、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1)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要根源)(2)国际恐怖主义 ;(3)贫困、环境恶化、毒品;(4) 宗教、民族、种族矛盾(5)领土、资源的纷争;(6)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7、为什么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平的意义) 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3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

3、投资全球化 ;区域性经济合作 。 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给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2)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使富国与贫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3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

4、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2、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国家应该怎样做? 答:我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们一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 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5、,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3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为什么说中国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坚力量? 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在对外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中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但创造了自身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且为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

6、献。,3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二、中国面临的机遇各挑战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P76第三段第三句(共4点)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挑战:(1)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3)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2、国际竞争主要表现是哪些?其实质是什么? 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市场的份额、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归根到底:

7、人才的竞争。,32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二、中国面临的机遇各挑战 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怎样做? 国家角度:答:(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不断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2)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改革,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个人角度:(中学生应作哪些准备?)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

8、义务;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具有高度公民意识的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关注国内外大事,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爱国情感。,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一、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为什么要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民团结的重要性是什么?) (1)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

9、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各民族团结,要履行这项义务,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时代精神的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 继承和发展。 4、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10、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时期: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条画线的内容可以回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我们如何才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11、要思想为指导;第二,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第三,需要博采各民族之长,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第四,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第五,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二者互相促,33民族精神代代相传,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采取哪些途径和形式?(提建议) 利用重大的节假日、纪念日,如国庆、9.18事变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把民族精神的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去,从小培养民族精神;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重视文化的发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到古为今用;学习和汲取外国的先进科技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