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04603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杠杆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杠杆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杠杆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杠杆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杠杆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杠杆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杠杆说课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奇台总场中学 杨 丽,12.1 杠杆说课,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说课目录,五、说教学程序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这节是对前面几章力学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有三个内容:1、什么是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说学情,本节课针对农村团场学校八年级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个性差异比较大。分层次让学生从生活

2、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的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三、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演示用:杠杆、钳子。 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子、细线。(共8组),重点,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画杠杆的五要素 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具准备:,Page 6,五、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要

3、求和学生现有知识面,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2)实验探究法: (3)分层次教学法:,Page 7,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约2分钟),小游戏:1、捏粉笔比赛2、开啤酒瓶比赛,这一活动现象调动了学生的好极心理和求知的欲望,为引入课题杠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六、说教学程序设计,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以下五个环节: 引入课题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及其画法探究杠 (约2分钟)(约8分钟) ( 约10分钟) 杆的平衡条件练习与小结 (约15分钟) (约5分钟),Page 8,2、认识杠杆(约8分钟),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Page 9,生活中常见的

4、杠杆,你能够在图中找到杠杆吗? 你能说出杠杆的共同点吗?,Page 10,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F1,F2,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难点) 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难点),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Page 11,3、练习杠杆的五要素及其

5、画法,L1,F1,F2,L2,O,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Page 12,探究一: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定性研究),利用学生实验仪器杠杆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力臂。 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杠杆的平衡与力的大小和力臂共同决定,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约20分钟),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定量研究,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上述的定性关系如何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研究。 2、多测几次,避免偶然性。 3、引导学生对表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Page 13,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

6、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为 : F1L1=F2L2,Page 14,最后布置作业 :幻灯片出示练习题。,Page 15,认识 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七、说课堂小结,八、说板书设计,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二、杠杆的五要素: 支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 : F1L1=F2L2,Page 16,九、说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准备也比较充分,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较好,但是有些时候老师包办替代的情况太多。课堂上教师应该再亲切些,肢体语言更大方自然得体些,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况,不是只关注某一个点,而是全面的关注他们。时刻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以合理适当的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体验感知杠杆五要素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之后再下达下一个学习的指令。讲解概念时,讲述的语言要精准,严谨、规范性强,讲解的语言可以适当的简单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