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45700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18.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件杀虫植物_1(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杀虫植物 Insecticidal Plants,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 曾鑫年 教授,羊角扭,拉丁学名:Stophanthus divaricatus Hook.&Arm 识别特征:直立或攀援状灌木,高达2m,有白色乳汁。茎、枝棕褐色,密生白色皮孔。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410cm,宽1.55cm。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裂,内面有腺体;花冠黄色,漏斗状,5裂,裂片先端延长成1长尾带,长达10cm,花冠喉部具10枚舌状鳞片;雄蕊5;心皮2,离生。蓇葖果叉生。 药用价值:羊角扭甙植物性杀虫剂以羊角扭为主要原料,经提取配制而成。是一种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及作物无污染的生物源

2、农药。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试验,0.05%羊角扭甙水剂对蔬菜青虫、蚜虫、茶叶蝉茶尺蠖、茶毛虫、桔蚜、水稻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棉花棉岭虫等农业害虫,有优异防治效果。,果实:,岗松,英文名:Shrubby beackea 拉丁学名:Beacekea frutescens L. 识别特征:岗松为小灌木或有时小乔木状,多分枝,无毛。单叶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狭线形,长510毫米,宽1毫米,顶端渐尖,上面有直槽,下面隆起,有透明油点。花夏季开放,细小,白色,单生于叶腋,基部具早落的小苞片2;花梗长11.5毫米;花萼钟状,长约1.5毫米,萼齿5,宿存;花瓣5,圆形,长约1.5毫米;雄蕊

3、1O;子房下位,3室,每室具胚珠数粒。蒴果长约2毫米,上半部开裂;种子扁平,有角。 生于丘陵地区荒山和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中南半捣至加里曼丹岛亦有。 药材:叶有短柄,叶片线形或线状钻形,长O.51厘米,宽O.3O.5毫米或过之,黄绿色,顶端短尖,基部渐狭,全缘,密生透明圆形油点,上面有直槽。下面隆起。通常杂有细小、黄白色的花朵和长约1毫米的蒴果。气微香,味苦、涩。以叶色绿、气香者为佳。,枝干、叶、花,黄杜鹃,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molle G.Don 识别特征:落叶灌木,高1.52米,嫩枝和叶背密生毛。叶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

4、宽1.84.5厘米,叶柄长34厘米。花期12月至第二年3月,总状花序顶生,有花512朵,花淡黄色,直径4.55厘米。果期9月,圆柱状长圆形蒴果,果长约23厘米,红褐色,成熟时开裂为5瓣,有很多木屑状的样子。 药用价值:驱风,除湿,定痛。用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并用作手术麻醉。,花:,蓖麻,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 识别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高大灌木状草本,在华南地区生长可高达5米。干空心,小枝近顶端紫红色。叶掌状511中裂,边缘有锯齿,直径2030厘米。花期45月,圆锥花序,雌花生上面,雄花生下面。果期612月,蒴果果有刺或无刺,长1.52厘米,直径约1.5厘米

5、,种子椭圆形,长815毫米,宽69毫米,有灰白色与暗褐色或黑褐色相间的斑纹,有辛辣味。 中药成分:蓖麻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顺蓖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二羟基硬脂酸。甘油脂主要有三蓖麻酸、蓖麻酸脂等。,整株、果实:,海芋,拉丁学名:Alcocasia odora (Roxb)C.Koch 识别特征:多年生直立高大草本,植株可高达5米,茎干高出土面,茶褐色。叶簇生,叶片箭状卵形,边缘波状,长1525厘米,宽1015厘米,大的长达1米,宽达80厘米,叶柄下部刀槽状凹陷。花期全年,花序有风兜状小叶包围。浆果,朱红色至紫红色,肉质。 化学成分:鲜根含海芋素(alocasin),另含生物碱、甾醇类化

6、合物。,叶片、整株,黄栀子,拉丁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识别特征:常绿灌木,高12m、,枝圆柱形,灰色.无毛,嫩枝绿色,有短柔毛。根粗壮,淡黄色。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形,有时为倒卵状长圆形,长514era,宽25cm,先端尖,基部狭,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包围小枝。花大,白色,直径2.57cm,单朵顶生或腋生;花萼圆筒形,长2.3era,通常有56条翅状纵棱,先端56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比萼筒稍长;花冠筒长34cm,56裂,裂片倒卵形;雄蕊5枚。果实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4cm,直径l、52cm,有翅状纵棱56

7、条,顶端有宿存的萼裂片56片,成熟时黄色。种子多数,扁球形,集结成团,外有黄色粘物质。花期67月;果期81O月,花、叶片:,药用价值:以果实,根系入药,性寒、味苦,有清热、止痛等功能,主治风火牙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肝炎、蚕豆病,尿血和跌打损伤等症,果实还是食品工业的色素原料,青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apiacea Hance 识别特征: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具纵条纹,上部分枝。基部及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形,长4.57cm,23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宽约0.3mm,先端尖锐,表面深绿色,背面色较浅,无毛或略具细微软毛,有柄;上部叶渐小,无柄

8、。头状花序多数,球形,直径约2mm,具细软短梗,排成圆锥状;总苞片23层;花管状,雌花长约0.5mm,两性花长约1mm,黄色;花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圆钝;柱头2裂,裂片先端呈画笔状。瘦果椭圆形,长约0.6mm。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枝叶:,化学成分 含青蒿素(arteannuin),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并含挥发油,油中主为蒿酮(artemisia ketone)、异青蒿酮、枯敬醛(cuminal)、1,8-桉油精、丁香烯等。 性味 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水薄荷,

9、英文名:Wild Mint 拉丁学名:Mentha haplocalyx Briq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系短,分枝性强,易形成丛生, 宽卵型锯齿叶,叶皱,茎叶披有绒毛,叶片发散柠檬香。花色为白或淡黄色。 观赏应用:开花前采收新鲜叶子,用於烹调。叶子制成的茶饮有助消化、减轻压力和镇静的功效、亦可缓解慢性支气管黏膜炎、感冒发烧和头痛。,叶片:,马兰,英文名:Indian Kalimeris 拉丁学名:Kalimeris indica(L.)Sch.Bip 识别特征:马兰是野菜的一种,又称马兰头、路边菊、泥鳅菜。属菊科多年草本植物,株高40cm左右,茎直立,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顶端钝或尖,

10、茎部狭,无柄或短柄,边缘有粗齿,两面光滑或有短毛,上部叶小,全缘。以嫩芽供馔,可以一直采到秋初开花时分,比较脆嫩,并且有一股近似菊花却又淡淡的清香。,花,枝叶:,三叶鬼针草,英文名:Railway Beggarticks Herb 拉丁学名:Bidens pilosa 识别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茎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茎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 化学成分:含蒽醌甙。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整株,野菊,英文名:Indian Dendranthema 拉丁学名:Den

11、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高 25 100 厘米。根茎粗壮,有分枝;茎直立或基部铺展。基生叶脱落;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羽状分裂不明显,顶裂片大,侧裂片常 2 对,卵形或长圆形;上部叶渐小;裂片边缘浅裂或有锯齿,上面有腺体及疏柔毛,下面毛较多,基部渐狭;托叶具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数个排列成伞房花序状;外层苞片椭圆形,边缘干膜质,被绵毛或短柔毛,内层苞片长椭圆形,干膜质;舌状花,淡黄色, 1 2 层,无雄蕊;管状花深黄色,雄蕊 5 ,聚药;雌蕊 1 ,花柱细长,柱头 2 裂。瘦果,具 5 条纵纹。花期 9 10 月。生于路边、丘陵、荒地及

12、林缘。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花、叶:,白头翁,拉丁学名:Eupatorium chinense 识别特征:毛茛科,白头翁属。多年生草本,全部密生白毛。叶片宽卵形,下面有柔毛,3全裂,中央裂片通常有柄,3深裂,为羽状复叶,簇生于地下茎。从其中生出花茎,春季开花,花单生于花茎顶端。与总苞不接近,萼片6枝,很大,内面呈浓紫色。结实很多,有长须,到成熟时,呈白色,恰似老翁的头。瘦果,宿存花柱羽毛状。植物有刺、干性的毒质,若用之过量往往致死。分布在四川、湖北、陕西、安徽、江苏、华北和东北;朝鲜、苏联远东地区也有。生于平原或山坡草地。根入药,能清热解毒,凉血、可治痢疾用药。,整株:,茵陈蒿,英文名:Cap

13、illary Worm wood 拉丁学名: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木质化,表面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营养枝上的叶,叶柄长约1.5厘米,叶片23回羽状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绢毛;花枝上的叶无柄,羽状全裂,裂片呈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圆锥状;总苞球形,苞片34层,光滑,外层小,卵圆形,内层椭圆形,背部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杂性,淡紫色,均为管状花;雌花长约1毫米,雌蕊1枚,柱头2裂,叉状;两性花略长,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

14、部收缩呈倒卵状,雄蕊5枚,聚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砾地。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分解图:,野艾蒿,英文名:Lavenferleaf Wormwood 拉丁学名:Artemisia iavandulaefolia D.C. 识别特征:野艾蒿具根状茎,横走,子叶卵圆形无柄,初生叶2片,卵形,叶缘有稀疏锯齿,叶片及叶柄密被绵毛。茎直立,高50120厘米,上部有斜升的花序枝,密被短毛。下部叶有长柄,二次羽状分裂,裂片常有齿。中部叶基部渐狭成短柄,有假托叶,羽状深裂,裂片12对,线状披针形,或无裂片,

15、表面被短微毛,密生白色腺点,背面密生灰白色短毛。上部叶渐小,全缘,线条形。头状花序多数,常下倾。在上部的分枝上排列成复总状,有短梗和细长苞叶。总苞矩圆形,苞片4层,背面密生短毛。花红褐色,筒状,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小,长不足1毫米,无冠毛。,整株:,夜香牛,英文名:Ashycoloured Ironweed 拉丁学名:Vernonia cinerea (L.)Less 识别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直立,有纵条纹,被贴伏短微毛。叶互生,条形、披针形或菱形,长2-7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有浅齿,少有近全缘,两面有贴伏短毛,侧脉3-4对;叶

16、柄短。头状花序15-20个,在枝端 排成疏伞房状,总苞片3层,条状披针形,锐尖,常带紫色,外面有帖伏短毛;花筒状,淡紫红色,长于总苞片的2倍。瘦果圆柱形,有微毛;冠毛白色,2层,外层极短。,整株:,车前草,英文名:Rippleseed Plantain 拉丁学名:Plantago major Linn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叶丛生,直立或展开,广卵形或 宽卵形,长412cm,宽49cm,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浅齿, 弧形脉47条;叶柄长522cm。花茎长20-45cm,顶生穗 状花序;花萼4裂,宿存;花冠干膜质,4裂;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上;子房2室,花柱丝状,宿存。蒴果卵状圆锥形,周裂。种子48粒。,整株:,雷公藤,拉丁学名: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识别特征:攀援藤状灌木,高达3米,嫩枝红褐色,有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宽卵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叶背有时稍白色,无毛。花期67月,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细小,白色。蒴果期810月,果具有三片膜质翅,长1.52厘米,宽1.21.5厘米,长圆形,果未成熟时紫红色,成熟时变为茶褐色。种子1粒,黑色,细柱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