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见管路的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04553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常见管路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常见管路的护理(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U常见管路的护理,主讲人:李桂梅,【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 : (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患者常因病情的需要而留置各种管路,管路护理成为ICU护士一项重要工作。那么怎样完善管路护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临床管道分类】,供给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排出性管道,【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

2、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输液,同时还有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例:胃管有三重作用:

3、(1)可通过胃管进食。(2)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综合实际分类】,简单可分为四类:,与输液相关,与气道相关,与引流相关,与营养相关,【与输液相关的管路】,头皮式留置针(Y型),安全型留置针,【与输液相关的管路】,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1、选择静脉应选择相对较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无静脉瓣、利于固定的静脉。选位顺序应先上肢后下肢。2、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再次输液时需用碘伏消毒肝素帽 3、药液外渗:固定牢固:躁动不安的重患者要固定穿刺部

4、位,防止导管脱出血管外,引起液体渗漏。 如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拔针处理,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4、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4天,【与输液相关的管路】,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5 、防止堵塞:输液完毕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 也可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u肝素)3-5ml正压封管一次正确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通常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每68小时进行重复封管。及时封管防止留置针侧肢体静脉压升

5、高:测血压时血压计袖带充气过满、剧烈咳嗽和肢体运动过度、使用约束带等,均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而堵塞管腔。避免血栓形成:选择下肢静脉置管时,因受体位和重力影响,比较容易出现血栓,因此应尽量选择上肢的血管。发生堵管时,切勿用注射器加压推注液体进行通管,正确的方法是用注射器进行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回抽后仍然无效则应拔管。,【与输液相关的管路】,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6.严格控制静脉炎的发生a、严格无菌操作下置管:穿刺前洗手,皮肤消毒剂一定要待干,使用透明敷料贴覆盖穿刺口,皮肤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贴面积。留置针脱出部分切不可再送入血管内。b、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穿

6、刺完毕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发现透明敷料松动、卷边或敷料下有气泡、水珠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c、正确给药:严格把握给药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溶液如脂肪乳、氨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滴速(0. 51ml/min)并给予足够的稀释。d、加强置管期间静脉炎的观察和护理:掌握静脉炎的观察指标: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一旦出现静脉炎征象,应立即拔除套管,24小时内进行50%硫酸镁冷敷, 24小时后给予热敷,以增加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7、,促进炎症的消散。e、关于置管时间:按照B-D公司的推荐为34d,超过4d一律拔管。,【与输液相关的管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护理1、选择置管部位正确置管:常用的穿刺位置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因贵要静脉直,静脉瓣少,常为首选2.选择正确的封管液及封管液量,掌握正确的冲管及封管方法脉冲式正压封管:冲管:0.9%NS 20ml.封管:先抽回血,见回血后,用0.9%NS 20ml冲管再注入或输入药物,输液完毕后,用0.9%NS 20ml冲管后,予稀释的肝素溶液封管。 3.保持正确体位:穿刺部位高位 4.应用可来福接头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 5.采用输液泵控制速度:脂肪乳,

8、白蛋白,血浆大分子粘稠易附着堵塞管路 6.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无菌操作 7.每日检查导管情况:输液前后抽回血,观察输液是否顺利 8.导管堵管后的再通:血液疾病首选尿激酶;脂质沉积物选用氢氧化钠;钙或磷酸盐根据PH选用弱盐酸或磷酸氢钾;易溶于碱性的沉积物选用碳酸氢钠。负压抽吸或注入溶解血凝块。,【与气道相关的管路】,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

9、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与气道

10、相关的管路】,气管切开的护理: 1、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 2、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 3、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 4、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2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2次。 5、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 6、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窦道内分泌物,经常更换纱布,使窦道逐渐愈合。,【与引流相关管路】,导尿管 1) 妥善固定 固定好各种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

11、。尿道内置Foley尿管者,气囊注水1020ml可起到固定作用;肾、膀胱造瘘管于术后2周内严防脱落,否则尿液外渗到周围组织间隙而、引起感染,造成手术失败。2) 定时观察 根据病情定时观察尿的颜色、性状,风别记录经造瘘管及尿道排出的尿量,24小时总尿量,以判断双侧肾功能。 3)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长度适中,勿使导管扭曲,受压或堵塞。对急性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的病人,应缓慢解除,一般先放出500ml尿液, 其余部分在几小时内逐渐放出,并采用间歇性引流;危重病人或肾功能不良者,采用持续引流,若引流不畅,先用手指挤压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肾造瘘管冲洗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与引流相关管

12、路】,导尿管 4) 防止逆行感染 无菌集尿袋应低于尿路引流部位,防止尿液倒流。保持造瘘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渗湿敷料。尿道内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0.1苯扎溴铵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外阴2次,除去分泌物及血痂。定时放出集尿袋中的尿液,每周更换1次连接管及集尿袋。长期置管者定时更换。肾、膀胱造瘘管,首次更换时间为术后34周,此后每23周更换1次。尿道内导尿管每周更换1次,覃形尿管每2周更换1次,拔管后间隔4小时再安置。尽量不拆卸接口处,以减少感染机会,冲洗及更换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周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1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增加内冲洗作用。

13、 5) 根据病情拔管 肾造瘘管需在手术12日以后拔除,拔管前先闭管23日,若病人无患侧腰痛,漏尿,发热等不良反应,或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证明肾盂至膀胱排出通畅,即可拔除肾造瘘管。膀胱造瘘管应在手术10日以后拔出,拔管前应先行夹管试验,待试行排尿通常23日后,才可拔除,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的病人,可采取适时夹管,间歇引流方式,以训练膀胱排尿,储尿功能,避免发生膀胱肌无力。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根据病种而定,肾损伤病情稳定后即可拔除,恢复自行排尿;膀胱破裂修补术后810日拔除;前尿道吻合术后23周,后尿道会阴复位术后34周拔除。,【与引流相关管路】,胸腔闭式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与适应症: 1、目

14、的: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膨出。 2、适应症: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于方法:胸膜腔闭式引流的置入位置可依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确定。积液处于低位,一般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插管引流;积气多向上聚集,以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为宜,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脓胸常选在脓液聚集的最低位。用于排液的胸膜腔引流管宜选用质地较硬、管径1.52cm的橡皮管,不易折叠堵塞而利于通畅引流;用于排气的胸膜腔引流管则选择质地较软,管径1cm的塑胶管,既能达到因溜的目的,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减轻疼痛。 胸膜

15、腔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管道的密闭 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双重关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引流导管,并更换引流装置;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

16、操作规程。 3、保持引流管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有效地保持引流管通畅的方法有:病人取半坐卧位;定时挤压胸膜腔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压;鼓励病人作咳嗽、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的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的幅度反映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6cm。若水柱波动过高,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动,则示引流管不畅或肺已完全扩张;但若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状况,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捏注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的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引流液体的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 5、拔管:一般置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无气体溢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50ml,脓液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护士协助医生拔管,在拔管时应先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在吸气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是林纱布8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