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39936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一中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__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共23张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后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世界(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宏观结构(1945年至今),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并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资本主义现代化:调整,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917-1945),现代化,(1945年至今):,整体世界的扩展,文明史观,全球化,1945,1953,1973,经济:,经济恢复,资B黄金时代,1990,滞涨,知识经济时代,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国际关系:,两极格局与冷战;多极化出现,美国确立经济霸权,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化、区域集团化,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主义艺术,世界,世界现代史时间轴,高中历史重大

2、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二战后的政治格局变化 1.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峙时期):19451991年。 欧洲冷战: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舆论宣传)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经济上)1949年北约成立(军事上)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亚洲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 2.国际关系体现为民主化、体系化、制度化 3.政治多极化萌生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

3、4. 多极化趋势阶段:1991年以来,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1.苏联经济史一条线: 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年) 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 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19251991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7年工业化1929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 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1964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主。 1

4、985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政治民主化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 2.罗斯福新政:1933年,市场经济加计划经济。由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调整:(凯恩斯主义运用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有四:办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扩大政府开支及直接采购;财政税收手段调控经济。 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 福利国家制度:用和平理性手段打富济贫,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高中历史重大标志

5、性时间速记 世界现代史(1917今),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体系化、制度化、区域一体化) 1.战后美国掌控世界经济秩序的三驾马车: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和关税及贸易体系(1995年后改称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2.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1967年欧共体(经济一体化)1993年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2002年欧元启动(金融货币一体化) 东盟:1967 北美自由贸易区:20世纪80年代 亚太结合组织:1989年 3.新经济时代:1992年网络出现后至今,【主干知识】 1向社会主义过渡(1)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

6、过渡)。(2)内容差异: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3)结果:前者失败;后者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斯大林模式(1)形成: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宪法。(2)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3)评价:在一定时间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但从长远看,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 3经济体制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突破,最终失败。(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

7、突破口,也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而失败。(3)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根本性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考点1 苏联经济体制的演变,【中观规律】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

8、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考点1 苏联经济体制的演变,【主干知识】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1)原因: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3)影响:加深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2罗斯福新政(1)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两个阶段:调整与复兴经济改革(3)三项内容:救济、复兴和改革(4)四项措施: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

9、政策;实施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5)意义: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新生。,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干知识】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表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出现;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评价:资本主义发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导致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出现。,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考点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

10、新变化,【主干知识】,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1 两极格局的形成,【中观规律】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两个原因:根本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争霸、扩张产生矛盾;表面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2)三个对峙: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主干知识】 1欧共体背景:二战后全球化趋势加强;二战后,西欧逐渐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美苏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11、 2日本崛起 原因:推行民主化改革;美国扶植;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和对外贸易。 3不结盟运动:1961年 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崛起:l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5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表现: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欧盟成立及扩大;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可与美国抗衡;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

12、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中观规律】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宏观视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美苏两国竭力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2)苏联与中国、东欧诸国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空前激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从中分化出独立的国际力量。(3)大批发展中国家组成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4)20世纪70年代以来

13、,欧共体和El本经济迅速发展,威胁着美国资本主义霸主的地位。,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3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干知识】 1基础:二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2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3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作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中观规律】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表现: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重建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14、,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宏观视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认识 (1)内容特点:双挂钩一固定 (2)影响: 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

15、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是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三大支柱,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3 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干知识】 1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经济全球化趋势 (1)运行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联合组织,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

16、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基本规则:多边贸易规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3)评价: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是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考点4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观规律】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1)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0正式运转;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3)双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4)中国抉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加入WT0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