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地区课件1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026049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极地地区课件11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极地地区课件11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极地地区课件11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极地地区课件11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极地地区课件11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极地地区课件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地地区课件1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两极地区,一、冰雪覆盖的地区,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北极点,北极地区,北极圈,北极地区的位置,亚洲,北冰洋,欧洲,北美洲,南极点,南极地区,南极圈,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的位置,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洲,2,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对南北两极地区的印象。,雪景,冰雪高原,海中冰山,海浪,纳尔逊冰盖,南极的大风,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对南极气候有这么一段记述:“今天早上,我们拖放探空气球。但气球还没有灌满气,就被7级大风吹爆了。第二个也是如此,直到第三个才算成功。当时的气温是-21,又有强风。等我们放完气球后,帽子、眉毛、胡子都结了厚厚的一层白霜

2、,一个个活像白胡子老头。”“探险家称南极为风库,这话不假。我们在南极下锚63天,47天是6级以上的大风天。据澳大利亚一个科学考察站20年的记录,南极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有300天。南极风凶极了,刮起来尖叫着,顺着地面横扫。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掀倒。”,风的杰作-晶莹的南极浮冰,北极风光,读下图,比较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温度。,独特的动物(一),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儿?,帝企鹅,阿德雷企鹅,南极鸽,象海豹,鳞虾,海狼,雪海燕,独特的动物(二),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吗?它生活在哪儿?,北极熊,北极海象,北极鲸,北极海豹,苔藓,青苔,鲜花盛开的熊果草,讨论: 根据下表,总结归纳两极地

3、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异同点,跨经度最广、高纬度、气温低、都有动植物,跨经度最广、高纬度、气温低、都有动植物,降水少、风力大,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南极大量固体淡水资源,世界最大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的98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总量约270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类用7500年。因此,南极洲是人类最大的淡水库。,大量淡水资源对科学考察具有科考价值。正如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秦大河所说:“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挖雪坑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

4、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2,丰富的矿产资源,读上图,找出南极地区有哪些矿产资源?,思考: 煤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形成? 那么为什么在南极地区会出现煤矿呢?,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南极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2,丰富的矿产资源 3,生物资源,南极考察,长城站,中山站,中山站全貌,长城湾,建站仪式上升起国旗,人民日报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14日电 今晚二十二时(北京时间15日上午十时),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全部完成,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已经崛起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新华社拉斯曼丘陵1989年2月26日电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

5、努力,规模壮观的中山站终于耸立在南极大陆上。,18次长城站全体队员合影,企鹅、考察队员和“雪龙”船,“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参观捷克小站,国产直升机在长城站降落,首位中国人徒步穿北极,北极点,北极营地,北极科考队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建立了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通过自己的气象观测设施收集北极地区的气象数据。,中国和挪威两国科学家就北极的植物研究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科学家对青藏高原和北极的植物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对北极一些典型植物进行了细致的鉴别,详细分析了两地植被的异同。,队员们在冰上进行雷达测试,情景设置:,假如你是前去极地考察的科学家,想一想你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纵横

6、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阴沟、吼啸的风、弥漫的雪、有随时被吞没的可能。,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阅读下列材料: 新华社2001年4月11日电 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SOS!,讨论:,大家对日本的做法有什么看法?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不让他们这样做呢?请大家商量商量我们该怎样做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比利时、挪威、新西兰、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定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

7、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猜一猜:,我国每次向极地考察站派来的补给船,去时装的满满的,回来时也不轻松,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回来时也装满了垃圾,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这片洁净的土地,不能受到污染。这是各国南极考察队员的共同心声。在南极,队员们外出考察,都要把用完的酒瓶、罐头盒装进袋子封好。有时甚至把粪便也要装入塑料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些垃圾还要带回本国处理,不能随便扔掉或烧掉。如果谁在雪地上丢弃垃圾,他所在的国家就会在南极丢丑。,俄罗斯站在清运多年遗留的垃圾,一、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科学

8、考察的宝地。 1,南极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2,丰富的矿产资源 3,生物资源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课堂练习:,1,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 地区,此地素有“ ”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平均厚度为 多米。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州 C、南极洲 D、拉丁美洲 3,关于两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B、两极地区都是海洋。 C、北极地区的风速比南极地区大。 D、两极地区的暖季都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南极,冰雪高原,2000,C,A,4,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暴风雪迎面而来,看不清道路。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救援。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 B、 C、 D、 ,A,作业:,拓展与提高P6465的一、二,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