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2470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药理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药理,central nervous system pharmacology,中枢神经系统(CNS)在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着主导和协调作用。 在人类,它还主宰着高度的智能及复杂行为。 其结构和功能远比外周神经复杂。,复杂的CNS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环路,突触,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环路,突触与信息传递,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基本方式 作用于 CNS 的药物主要通过影响中枢特殊部位(如:边缘系统、黑质-纹状体等)突触传递环节。其方式有: 直接作用于受体:激动或阻断受体。 影响递质的传递过程:影响合成、储存、释放、再摄取、代谢及灭活。 影响神经细

2、胞能量代谢及膜稳定性。,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原有功能降低(抑制) 原有功能提高(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中枢兴奋药; 中枢抑制药: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震颤麻痹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及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第十二章,大纲要求,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巴比妥类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了解:其他镇静催眠药的特点。,镇静催眠药是一类通过对CNS的抑制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和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 一般能引起CNS轻度抑制,使患者由兴奋、激动和躁动转为安静的

3、药物称为镇静药(sedatives); 能引起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为催眠药(hypnoties)。 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和其他类。,概述,镇静催眠药的分类: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氟西泮、氟胺西泮、氯氮卓、硝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 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硫喷妥钠 其它:丁螺环酮、水合氯醛、甲丙氨酯,概 述,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镇静 催眠 抗惊厥 麻醉 抗焦虑 安全度 小 大 (附注:有; :无),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比较:,第一节 苯二氮卓类,【分子结构】 苯二氮卓为1,4-苯并二氮的衍生物。临床常用的有20多种,如:地西泮,奥沙西泮,氟西泮

4、,氯氮卓,三唑仑。它们的基本药理作用类似,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等,但各有侧重。,【分类】 苯二氮卓类根据各个药物消除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三类: 长效类(t1/2 24h): 地西泮、氟西泮等; 中效类(t1/26-24h):硝西泮、氯氮卓等; 短效类(t1/2 6h):三唑仑等。,【作用与用途】 抗焦虑作用 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小于镇静量既可发挥抗焦虑效果,消除患者的紧张、激动、恐惧、焦虑和不安,以及因焦虑而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和失眠。 主要用于焦虑症。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焦虑症均有效。,镇静催眠作用 随剂量的增加,可出现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能明显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

5、长睡眠持续时间。催眠作用较近似生理睡眠。可诱导各类失眠患者入睡。 主要延长非快动眼睡眠2期。,正常睡眠是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组成:一个时相称为慢波睡眠,又称非快眼动睡眠(NREMS);另一个时相称为异相睡眠,又称快眼动睡眠(REMS)。 非快眼动睡眠:人们入睡后所发生的睡眠大多数属于此种。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一般将此时相区分为1、2、3、4期,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NREMS,REMS,NREMS,REMS,NREMS,REMS,NREMS,REMS,睡眠 潜伏期,NREMS,1期,2期,3期,4期,0期,1期-思睡,常出现于睡眠开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 2期-浅睡,是慢波睡眠的主要

6、成分,代表浅睡过程。 3期-中睡, 4期-深睡,代表深睡状态。 1期、 2期大脑对外界刺激仍能保持一定的反应,宜受外界干扰而醒来。3期与4期又称熟睡阶段,仅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不同。通常认为,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体力及精力恢复的功能。,快动眼睡眠:此时相为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的相似,呈现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虽然各种感觉机能进一步减退、运动机能进一步降低、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运动系统受到很强的抑制,但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如血压升高、心率及呼吸加速、脑血流量及耗氧量增加等。 此外,在此时相内还会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例如频频出现快速的眼球运动、四肢末

7、端和颜面肌肉抽动等。,快波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新的突触联系建立,这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促进学习记忆活动和精力的恢复。 在快波睡眠时,将受试者唤醒,80的人报告说正在做梦,所以做梦也是快波睡眠的一个特征。,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比巴比妥类的优点:,对REMS影响小,停药后反跳性延长REMS轻。噩梦发生较少。 产生耐受性、依赖性慢、轻。 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不引起麻醉,安全范围大。 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临床上用于失眠、麻醉前给药和心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 由于此类药安全范围大,镇静作用发生快而确实,且可产生短暂的记忆缺失,麻醉前给药,可缓解

8、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抗惊厥作用和抗癫痫作用 临床上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 特别是地西泮iv是目前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中枢神经肌松作用 有较强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可缓解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不影响正常活动。 临床上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和脊髓损伤引起的肌肉僵直,也可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的肌肉痉挛,还可加强全麻药的肌松。 小剂量通过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抑制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大剂量对神经肌肉接头也有阻断作用。,小剂量时,大剂量时,其他 较大剂量可致短暂记忆缺失。一般剂量对正常人呼吸功能无影响,较大剂量可轻度抑制肺泡换气功

9、能,有时可致呼吸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较大剂量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机制】,BZ类的中枢作用可能和药物作用于不同部位的GABAA受体密切相关。GABAA受体是一个大分子复合体,为配体-门控性Cl-通道。 分布在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中脑、脑干和脊髓等。,BZ+BZ1-R BZ+BZ1-R复合物 促GABA与GABAA R结合 Cl通道开放频率 Cl通道内流 细胞膜超极化,【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良好,不同药物之间吸收速率存在差异。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脂溶性高,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中,随后再分布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肌组织中。 代谢:主要在肝药酶作用下进行生物转化,多数药物代谢产物具有与

10、母体药物相似的活性,其半衰期更长。 排泄:与葡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也可通过胎盘屏障,并随乳汁分泌。,【不良反应】 苯二氮类安全范围大,毒性低;短期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偶有头昏、嗜睡、乏力等反应。 滥用或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停药戒断现象,表现兴奋、焦虑、失眠梦魇增加、依赖成瘾等。 饮酒及其他中枢抑制药合用(吗啡、抗惊厥药)可增强本品毒性。 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可给予特异性BZ受体拮抗药氟马西尼(flumazenil ,安易醒)治疗。,巴比妥酸在C5位上进行取代得到的一组中枢抑制药。 取代基长而有分支或双键,则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以苯环取代,则抗惊厥作用更强。 C2位的O被S取代,脂溶性更高

11、,立即生效,维持时间更短。 分为长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第二节 巴比妥类,巴比妥类药的分类: 1.长效 巴比妥 抗惊厥苯巴比妥 抗惊厥、抗癫痫 2.中效 戊巴比妥 抗惊厥异戊巴比妥 镇静催眠 3.短效 司可巴比妥 抗惊厥、镇静催眠 4.超短效 硫喷妥钠 静脉麻醉,【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镇静催眠 小剂量可引起安静,缓解焦虑、烦躁不安。中等剂量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这类药可缩短快波睡眠 (REMS ), 久用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停药后戒断症状明显,伴有多梦,引起睡眠障碍。,Barbiturates作为催眠药有许多缺点: 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可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

12、不良反应多见,过量可产生严重毒性; 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干扰其他药物经肝脏的代谢。,【作用机制】,巴比妥类在非麻醉剂量时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GABAA受体-Cl-通道复合物上也有结合位点,结合后促进GABA与受体的结合,与苯二氮卓类不同的是通过延长Cl-通道的开放时间来增加Cl-内流。 此外,还可减弱或阻断谷氨酸作用于受体后去极化导致的兴奋反应 。,抗惊厥、抗癫痫 苯巴比妥具有较强的抗惊厥和抗癫痫作用,临床上对多种原因引起的惊厥有较好疗效,能解除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脑膜炎、脑炎等引起惊厥发作。 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临床还可用于控制癫痫。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麻

13、醉 长效及中效巴比妥类可作麻醉前给药,以消除患者手术前情绪紧张,但效果不及地西泮。 一些短效及超短效巴比妥类,如美索巴比妥和硫喷妥等静脉注射可产生短暂的麻醉作用,可用于诱导麻醉和静脉麻醉。,【不良反应】,催眠剂量:后遗效应、过敏反应。 中度量:轻度抑制呼吸中枢。 久用可产生习惯性、依赖性, 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成瘾后,戒断症状明显。 过量:急性中毒 。,表现为失眠、兴奋、焦虑、震颤、流涕, 甚至惊厥。,表现为昏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 解救:清除毒物,维持呼吸和循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毒物从肾脏排出。,表现为服药次晨可出现头晕、无力、困倦、恶心、呕吐等症状宿醉hangover),【药物相互作用】,苯巴比妥是肝药酶诱导剂,提高药酶活性,不仅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它药物经肝代谢。,水合氯醛:特点为无后遗效应,催眠作用强,作用迅速而持久。大剂量抗惊厥,可用于子痫、破伤风和小儿高热等惊厥。久用可引起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安全范围小。 甲丙氨酯、格鲁米特:有镇静催眠作用,久服后可成瘾。,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