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院外急救医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20949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院外急救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院外急救医学(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危重症护理学,绪 论,概 述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自学),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研究包括:院前急救(院外急救)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ICU)灾难救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自学),1、良好的职业道德 2、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 3、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4、熟悉常用急救技术 5、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EMSS,一、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EMSS的概念 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目的:应对群体性灾难事故的紧急医

2、疗救治。,二.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自学),建立灵敏的通讯网络 改善院前急救的运输工具 加强急救专业人员培训 普及社会急救 完善卫生法律法规 组建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络,院外急救,一.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概述,(一)院前急救的特点,突发性:社会性随机性强 紧迫性:时间紧急 流动大:患者流向不固定 4.艰难性:急救环境条件差 5.复杂性:病种复杂多样 6.对症治:救命和控制症状 7.高强度:体力强度大,二. 院前急救的原则,总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 先排险后施救: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 先救命后治病;先施救后转送 急救与呼救并重 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保留离断肢体和器

3、官 搬运和医护一致 7.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病情,二、院外急救的现状与发展(自学),三.院前急救的工作模式,英美模式:把病人带到医院 欧洲模式:把医院带给病人,广州模式:分片出诊,统一调度 上海模式:无床位,只运输 重庆模式:一家独大,医生随诊,院前院内结合 北京模式:独立自主,一条龙 沈阳模式:医院带给病人 香港模式:三警联动,小城市的“三级急救网络”型模式 I级急救点设在乡、镇卫生所 级急救站设在区卫生院 III级急救中心设在城市的综合性医院。但是,我国地域广阔,在偏远地区、农村尚无院前急救组织。,四. 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原则,院外急救中心设置原则: 数量:人口

4、30万以上区域设一个中心。 地点:区域中心,车辆出入方便,设在医院内外均可,但院外应靠近大医院。 基本建筑设置:应包括教学科研建筑;行政业务建筑;后勤建筑三类 基本建设:急救车辆、车修设备、药品器材、通讯设备、电脑设备、教学科技设备生活设备、其他设备。,分中心(站)设置原则:,数量:按社区需要设立数量 地点:人口密集地、特殊地带、大企业附近、交通方便地带、医院地等。 基本建设设置:适当参照急救中心要求。 基本设备:适当参照急救中心要求。,区域人口与急救车辆比例:,510万人1辆急救车,随急救车医护人员、驾驶员配置,原则:每辆急救车配置医生与护士、驾驶员之比为: 155急救半径与反应时间要求:急

5、救半径5km ,反应时间市区15分钟条件好的市区 10分钟,郊区 30分钟,第二节 院外急救护理,一.现场评估,现场观察,保证安全 快速评估造成伤病的原因, 及时排除现场险情。,(二)病情评估,快速评估危重病情,内容: 意识Response 气道Airway 呼吸Breathing(一看二听三感觉) 循环Circulation(脉搏判断血压),二、现场救护,(一)紧急呼救 电话呼救如果现场目击者仅1人?2人? 内容:,二. 现场救护,体位1.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体位。 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和循环功能者?体位。 意识、呼吸、心跳均存在者,应?体位。,(三)院前急救伤员分检,询问病史 主诉 既

6、往史 患者身上的相关健康资料 2.体征观察,3.全身检查,CRASH PLAN (1)Cardiac (2)Respiratory (3)Abdomen (4)Spine (5)Head (6)Pelvis (7)Limb,Arteries Nerves 检查是在不耽误抢救的基础上有重点进行。,分类,在实际工作中,以红、黄、绿、黑四种颜色表示病情,5.现场救护:,见13页 (1)维持呼吸功能 (2)维持循环功能 (3)对症救护,三.转运与途中监护,包括伤病员搬运和运输。,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担架 优点:舒适平稳; 缺点:速度慢,效率低。 2.徒手搬运(13章),头位?,(二)转运工具,1.担

7、架 2.汽车 优点:速度快; 缺点:颠簸大,病人反应重。,轮船、汽艇,1、危重病人不宜船运 2、晕船者服用乘晕灵 3、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4、病情观察,飞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平稳; 缺点:气压变化对病人影响严重。,(三)转运中的监护(P14),1.按不同伤病情况和类型安置不同体位。 2.按“足前头后”的原则转送病人。 3.脊柱损伤者应以硬木板搬运。 4.救护车在拐弯、上下坡、停车调头中防止颠簸,以免病情加重,防止坠落。5.空运中注意保温和加湿。6.途中应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如补液、吸氧、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深静脉穿刺等;同时,应保持各种管道在位、畅通。,7. 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出血。8. 作好抢救、观察、监护等医疗文件的记录,与接诊医院作好伤病员交接工作。,第三节 灾难救护,(一)突发灾难现场特点,深圳光明区灾难现场,(二)灾难救护原则及程序 保持镇静 求助原则 抢救伤员 原地抢救 快速转运 服从指挥,二、灾难院前救护,紧急呼救,搜索伤员并脱离危险区域 检伤分类:四类 现场急救 转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