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20451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0) ppt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概述(1),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并发症之一; 可作为糖尿病的首发表现; 是内科重要急症之一; 要求迅速、合理的治疗; 对内科医师(或全科医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对医师职业精神的高度要求 对医师工作锻炼和考验,概述(2),酮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酮体的生成,酮体三种成份: 乙酰乙酸最先生成 丙酮是乙酰乙酸脱羧的产物 羟丁酸是乙酰乙酸的还原产物 酮体主要在肝脏生成,酮体生成的意义,酮体是供能物质 是一种有效的代偿机制 酮体生成超过氧化能力,形成酮症; 大量消耗碱储,引起DKA,DKA发病基本环节,胰岛素

2、 胰岛素反调节激素 脂肪分解 ,DKA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失水 血浆渗透压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循环障碍,DKA的诱因,感染 创伤 手术 妊娠 分娩,饮食失调 中断胰岛素治疗 饮酒 心肌梗塞 原因不明,DKA的临床表现,烦渴、多尿加重 极度乏力、恶心、呕吐 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循环衰竭 诱因的表现,DKA的几个特殊表现,腹痛 低体温及异常的“正常体温” 白细胞数,DKA的治疗,目的: 纠正急性代谢紊乱 防治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原则 及时 合理 个别化,输液是首要的治疗措施,恢复血容量 重建器官有效灌注 利于胰岛素发挥作用 降低血糖 降低血酮 降低胰岛素对抗激素浓度,输液方法,输什么 如何输

3、 参考指标: -年龄-生命-心肾功能-有无休克-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短效胰岛素,小剂理胰岛素的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0.1u/kg/h 途径: 持续静脉输注(另立途径)间歇静脉推注间歇肌注,纠正酸中毒(1),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1)血pH7.0,抑制心肌收缩力引起心律失常,(2)血pH与通气功能关系pH7.2 通气功能,酸中毒大呼吸pH7.0 抑制呼吸中枢;(3)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纠正酸中毒(2),补碱过早、过多、过浓的不良后果: 快速补碱后,血pH值,脑积液 pH仍低,易发生脑水肿; 补碱过多,过快,不利于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导致组织缺氧; 快速补碱后,易引起低钙血症,纠正酸中毒(

4、3),一般输液后 血CO2,BP可上升。 如血pH7.1HCO2- 5mmol/L可考虑输等渗碳酸氢钠5%NaHCO3 84ml,注射用水加至200ml相当于1.25% NaHCO3 不宜输乳酸钠溶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在不同阶段根据尿量、肾功能情况和血钾浓度等,适当补钾。其他措施护理防治并发症(感染、脑水肿、心衰、肾功能衰竭等)去除诱因,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综合症,特点(一): 年龄:多见于老年人、成年人,常见于5070岁多数病例无糖尿病史神经精神症状突出严重失水,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综合症,特点(二):无酮症或较轻微酮症显著高血糖,多数33.366.6m.mol/L(6001200mg/L)高钠

5、血症,多数150m.mol/L高血浆渗透压,多数330mOsm/L,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的诱因(1),感染 急性胃肠炎 胰腺炎 中暑 烧伤 不合理限制液体入量,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的诱因(2),大量含糖饮料 静脉内高营养 脑血管意外 血透析或腹膜透析 药物(类固醇、利尿药、大量心得安、苯妥英纳),血浆渗透压,一、直接测定 二、公式计算血浆渗透压(mOsm/kgH2o)=2(Na+K)+葡萄糖+尿素氮m.mol/L,高渗性非酮症综合征的治疗,补液:无休克,渗透压补低渗(0.6)液 RI3u/h(老年人) 支除诱因(抗感染) 防治并发症,DKA和高渗性昏迷的预防,糖尿病教育:病人及其亲属基层医疗网 1

6、型糖尿病病人坚持胰岛素治疗; 所有类型糖尿病病人在并发症、伴发症、应急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所有准备手术的病人常规验血糖,持续静脉输注胰岛素,24单位短效胰岛素/250ml NS或 50单位短效胰岛素/500ml Ns大约0.1单位/1ml /分钟=6单位/小时 1ml=15滴,糖尿病与感染,糖尿病(DM)与感染关系密切,对感染有易感性,一旦感染更严重,难控制,可致命。DM因感染死亡者由15%-20%,降至1.5%,感染对DM影响,直接影响:病毒感染破坏胰岛细胞,导致1型DM; 间接影响:a.对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b.不进食,自行减少或停用胰

7、岛素或降糖剂,促使酮症发生,宿主防御机制(一),中性粒细胞功能:包括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活性减退;粒细胞超氧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血清调理素活性及细胞免疫反应受损;糖化免疫球蛋白IgG升高。,宿主防御机制(二),靶器官局部因素:中小血管功能不全,血流慢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厌氧菌生长,白细胞杀菌减退)及局部炎症动力学改变,皮肤糖元含量减少,周围血管病与末梢神经易引起肢端感染、坏死,血检形成溃疡,神经元性膀胱之尿路感染,糖尿病与感染,糖尿病(DM)与感染关系密切,对感染有易感性,一旦感染更严重,难控制,可致命。DM因感染死亡者由15%-20%。降至1.5%.,感染对DM影响,直接影响:病

8、毒感染破坏胰岛细胞,导致1型DM; 间接影响:a.对抗胰岛素激素增加(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b.不进食,自行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或降糖剂,促使酮症发生。,宿主防御机制(一),中性粒细胞功能:包括趋化性、吞噬作用,杀菌活性减退;粒细胞超氧基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血清调理素活性及细胞免疫反应受损;糖化免疫球蛋白Ig升高.,宿主防御机制(二),靶器官局部因素:中小血管功能不全,血流慢,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厌氧菌生长,白细胞杀菌减退)及局部炎症动力学改变,皮肤糖元含量减少,周围血管病未梢神经易引起肢端感染、坏死,血栓形成溃疡,神经元性膀胱之尿路感染。,宿主防御机制(三

9、),代谢因素与高血糖水平:感染是DM与NKHS(非酮症高渗综症)主要原因 高血糖程度与感染频度呈正相关,DM有关感染,足部感染40%,呼吸道感染20%,尿路感染15%。胆道感染6%,病毒感染5%。其它有肛周脓肿、急性阑尾炎、胰腺炎、疖肿、肺结核、霉菌感染,DM有关感染(一) -肺结核,DM肺TB发生率高1-3倍,高龄易患; 诊断延迟、预后差,易有酮症倾向; 病变多见于肺门或肺下2/3,呈急性型,易形成空洞; 缺乏典型慢性TB症状,三联化疗治疗TB; DM无TB病灶,如PPD(+),应INH预防。,DM有关感染(二) -尿路感染,发生率高2-3倍,肾脏穿刺活检示肾孟肾炎10%?尸解40.8%-5

10、5%; 易引起G-菌血症及败血性休克,病死率高 可并发化脓性膀胱炎、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及气性肾孟肾炎、膀胱积气; 不能等待典型症状,老年意识障碍是唯一线索; 选用先锋霉素,疗程至少2周。,DM有关感染(三) -胆囊炎胆石症,发生率高1.5-2倍,年老、体胖,多次妊娠,女性,高脂血症,均是DM与本疾病危险因子; 多数为胆固醇结石,易发生胆囊穿孔,积气、积脓、坏死、胆囊内小动脉狭窄; 多数为混和感染(厌氧菌、需氧菌),病死率15%; 采用三联抗生素治疗(氨苄青霉素+氨基糖甙类+克林霉素),若年大、肾功能差,改用第3代先锋霉素,有时需要急诊手术。,DM有关感染(四) -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疖肿,

11、表皮霉菌病、牛皮癣、脂溢性皮炎、湿疹、霉菌性阴道炎均多见;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非梭状芽胞菌气性坏疽,坏死性脑膜炎、坏死性蜂窝组织炎三种),25%化脓与小溃疡,50%菌血症,病死率20%-60%,混合感染、产气、红斑、恶臭、坏死; 若发生于阴囊称为Fouruiers病 青霉素族、氨基糖甙类、先锋第3代克林霉素或泰能,或高压氧治疗。,DM有关感染(五) -恶性外耳炎,90%发生于DM,见于中老年,多为绿脓杆菌感染; 外耳进行性、坏死性感染、疼痛、化脓,布散副鼻窦或脑膜; 有耳道灌洗、戴助听器或游泳史; 青霉素或先锋霉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利福平也可,低血糖,简介,反应性的低血糖 营养不良性 原发

12、性(功能性) 糖尿病初发期 药物引起的低血糖 糖尿病治疗引起的低血糖 其他可引起的低血糖 空腹低血糖 胰岛素瘤,肿瘤,内分泌性疾病,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胰岛素 磺脲类 酒清 水杨酸类 奎宁,氟哌啶醇 丙氧酚 对氨基苯甲酸(PABA) 氯丙嗪 -阻滞剂,其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严重肝脏疾患 肾病 营养不良 自身免疫病,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一般原因 外源性葡萄糖摄入减少 依赖胰岛素的血糖利用增加 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减少 合成使用肾上腺能阻滞剂时掩盖症状影响肝脏糖异生,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胰岛素 发生率:10-25%的病人每年至少有一次与此相关的严重低血糖发作 原因:胰岛素过量或使用时间不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13、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磺脲类制剂 发生率:1-2%的病人每年至少有一次因其而引起的严重低血糖发作 原因:A 与剂型有关*氯磺丙脲:t1/2=30-40hours*优 降 糖:t1/2=5-16hoursB 合成其他药物时:*H2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 酶抑制剂, 华法令,未警觉的低血糖,缺乏自主神经的警告症状 神经症状(意识)是低血糖的唯一症状 反向调节激素反应改变-胰高血糖素反应受损,未警觉的低血糖,发病机理尚不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病人的年龄 糖尿病的病程 代谢控制的水平 -肾上腺素能神经敏感性降低 低血糖本身(速度与程度),低血糖常见原因,空腹饮酒,产后,体重下降,胰岛素注射位置 的更改,过量用药,饥饿 冒冷汗 头晕 心跳加快 全身无力 甚至昏迷,低血糖表现,低血糖的预防,告诉病人有关低血糖的症状 安排合适的进餐时间和内容 运动后增加热卡的摄入 在家中进行血糖监测,以调节胰岛素的剂量,低血糖的治疗,口服15克碳水化合物 静脉注射25克葡萄粮1)传统上使用50%葡萄糖溶液2)副作用:血栓性静脉炎 胰高血糖素1毫克: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1)刺激糖原分解2)副作用:恶心、呕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