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1555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验中的精彩体验中的精彩 感悟中的转变感悟中的转变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新形势下问题学生体验式德育的策略研究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引子:最近湖南卫视播出的节目洞穴之光广受关注:六个城里的孩子有的连续上网五、六天;有的不让上网就威胁父母要跳楼;还有的敢和母亲推推搡搡。这些叛逆的孩子离开父母,来到中洞苗族,体验山里的艰苦生活。短短两个星期,便使城里孩子声泪俱下,悟出了父母养育的含辛茹苦,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生活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上述事例,值得我们深思:1、现行教育对德育如此重视,成效在哪里?2、两个星期,只是短短两个星期,问题学生竟有如此大的转变,

2、这是为什么?(一)现行德育存在的缺憾。纵观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有的盲目跟风,形式上搞几个轰轰烈烈的活动,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注,寻求德育特色与德育课题工作的支点,一阵风吹过,德育工作如浮光掠影挥之即散;有的狠抓学生学科教学质量,德育工作成为虚有的摆设,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这种错误的“政绩观” 、浮躁的大环境、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诗情和理性的德育在人们对考试与分数的迫不及待中变得无所适从。凡此种种,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形成极大的落差。(二)新课改期待更有效的德育。当前学校中思想行为有问题,心理环境有症结的学生不乏少数。具体表现为在自我

3、意识上:“唯我独尊” ,讲排场,攀比心、虚荣心强;在学习上听之任之、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进取心,自卑、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人际关系中自私自利,丢失诚信,说说一套,做做一套,缺少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社会心理方面 “纤手不动” , 奢侈浪费,缺少勤劳奋斗的品质, “无大无小” ,行为放纵,缺少尊老爱幼的品行, “碰不得着” 、 “话不得着” ,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缺少耐挫耐苦精神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不利于一代人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现行道德教育的缺憾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期待一种更为有效的德育。我们认为,真正有效的德育,必然有一种精神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影响其心

4、灵,并统摄他们的思想与行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我们认为在业精与荒,行成与毁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在主导。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我们学校就处在围垦中心,我们师生的祖辈或父辈正是战天斗地,围江造堤的创业者,是围垦精神最生动的实践者。因此,我们的学生应设法传承这种难能可贵的围垦精神。只要拥有这种精神,所谓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将充分挖掘体现地方特色人文精神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寻求通过体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这一新形势下的德育创新策略,以求达到体验之中有感悟,感悟以后有转变,铸造他们完满的精神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内外关于

5、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关于体验式道德教育,我们的同行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深入的探究,例如:“体验式德育模式的研究”、“体验式教育策略的研究”、“情景体验教育法研究”、“情感体验教育的研究”等等。我们的课题是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与探索。首先,我们将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体验式德育教育资源,即围垦教育资源。其次,这些教育资源开发集中体现的是一种围垦精神,通过体验之后,拥有的是这种精神。最后,由这种精神主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明显转变。三、研究的构想:三、研究的构想:(一)理论的构建:1、亚里士多德和杜威都认为道德知识是“实践的知识” 、 “缄默的知识”

6、,是不能靠理性的思考获得的,而依赖于体验。2、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现行的学校德育每天不是做功太少,而是做功很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场地,除了专门的德育课之外,还在各科当中设法渗透德育内容,又有学生处、班主任、班级及大队辅导员等做大量的具体德育工作,真如有些德育教师所说达到“三心”牌了即所谓“苦口婆心”、 “良苦用心”、 “呕心沥血”,但学校德育却未能达到导引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缺乏“德育实效” 。道德教育是否有效,并不在于它的导引者做了多少功,而在于道德教育是否与体验者发生了实际的情感关联,它的体验者是否受到了感动,发生了实际的道德体验。33、鲁洁、王逢贤教授在

7、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 。并明确指出“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 ;而“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实践的依据:我们学校具有地理优势,有着丰富的体验式德育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集中体现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进取创新、无私奉献、热爱家乡等的围垦精神。实践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是新形势下的德育创新策略,而实践这一精神的最佳途径就是体验。(三)概念的界定:1、学生的问题:我们研究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狭义的学生问题,而是广义的,较大范围的学生问题,即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学生;

8、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品质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均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认为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存在单个或多个问题的学生在校不占少数。2、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作亲身经历解释。在我们看来,体验是主体(体验者)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其要义有四:一是“身心投入” 。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二是“产生交往” 。尤其是情感、心灵、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即“以情感之” ,“以方表之” ;三是“生成反思” 。体验旨在生成积极的自主思维与领悟、自我发现与建构的意识活动;四是“认识与实践活动” 。体验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和反思性的实践

9、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身心汇通、情理交融、知行统一的活动。3、感动:本文中所述的“感动” ,是指通过具体的情景、具体的实践让学生在触动、感受的过程中进行角色顿悟、感悟。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一)研究的预期目标: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预期的目标:1、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新策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品位。4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寻求更多的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体验式德育新资源、新途径,为同类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3、能使更多问题学生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得到明显的转变。(二)研究的内容:现代

10、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品行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德育,绝不能只言传,而需要进行体验。以学生的当前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认识道德,发展道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源于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课题组成员尝试从“挖掘一种精神,在他人身上学习;营造一种氛围,在你我激励中成长;创设一种情境,在物我融合中转变;展示一种风貌,在自我身上体现”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究。1挖掘一种精神,在他人身上学习围垦资源是一种固有的、物化的地方人文精

11、神的集中体现。围垦精神涵盖了问题学生缺失的而又理应具备精神品质的方方面面。在丰富的围垦人文资源中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自由自主选择、自主感受、自主领悟,从中获取那份属于自己的精神。(1)创建一个围垦史料博物馆,再现先辈艰辛的创业历程。尘封的围垦史料已渐趋淡出人们的记忆。 “围垦史料博物馆”的创建将成为围垦史实的缩影。将蓑衣、泥担、饭蒲等见证人们围垦岁月的器具以及大伙儿齐心搞大围垦等的场景搜集起来,或实物、或模型、或图片、或文字,陈列于室,重拾失落的记忆,是一件极具教育意义的事情。创建的步骤:成立围垦史研究小组。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搜集并阅读有关反映围垦风貌的图片和文字,围垦是人类造地史上的

12、壮举,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查找、搜集到大量赞颂、讴歌围垦史的诗意文本。如萧山年鉴 、 萧山县志(部分) ,陆亚芳的沙地 ,沈青松的牛拖船 ,我校已故退休教师、诗人许5懋源老师的围垦之歌等。我们还将与区档案馆、党史办等相关部门联系,获取更多的围垦史资料。创建围垦史料博物馆。我们经学校行政班子成员讨论之后,决定成立一个围垦史料博物馆。经过实地勘察,商定于学校北教育楼的三楼独辟一间专用室作为围垦史料博物馆。室内进行改装后,将陈列各类围垦史料。多角度呈现围垦史料。在围垦史料博物馆内将分门别类设立“衣食” 、“住宅” 、 “行业” 、 “交通”等实物或模型;反映围海造田的历史,围垦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

13、等图片与文字资料等多个展厅。(2)研发一个地方文化课程,融合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活动、体验、对话等方式学习课程。我们设想开发一个以围垦精神为主题,以实践体验为主线,以培育儿童完满的精神世界为主旨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课程的指向是问题学生。我们研发的校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生成性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现实中的我与文本中的“我”进行互动的体验式学习。2、营造一种氛围,在你我激励中成长(1)营造一个人文的校园氛围,给予支持与鼓励。激励来自于问

14、题学生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赞许和褒奖。因此,我们将在师生和家长中间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当问题学生体验之后,在思想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变化时,我们将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2)创建一个人文的网络环境,形成交流与互动。我们学校与去年九月份,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二小博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六十多位教师创建了个人博客,发表日志、评论数不胜数。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如“小芽儿”等的班级、学生的博客涌现。基于对前一段博客创建的成功经验和对教师发展发挥的效用考虑,我们设想“移花接木”,下一步将化大力气建设学生层面的博客和博客群。我们认为针对问题学生的博客要“以感博文;以文博客;以客博育”为主旨,利用网络快捷

15、、互动、共享等优势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育人的功能。例如:问题学生发表6以追溯体验经历为内容的感悟日志,同伴、老师和家长通过回帖与评论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3、创设一种情境,在物我融合中感动。在体验之后形成的一种较为持久的感动,形成自我式道德教育,这应该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为能更好的形成这种较为持久的感动,我们将努力创设感动的情景,营造感动的氛围来提高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悟能力的增强能自觉主动地、行而有效地形成自我式教育。(1)创设一个特定的场景,引发内心的感动。在上面提到的洞穴之光的事例中,当体验过艰苦的山里生活后为六个孩子举行欢送会,并把孩子的父母偷偷的接

16、上了山。在孩子声泪俱下,谈自己的切身感受,觉得对不起父母,以前真的太不听话,不懂得珍惜。其实,这个时候家长们已经在隔壁的教室里,听着从自己孩子口中说出的难以置信的话,看到他们的变化,家长们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冲上去一把搂住孩子。当然孩子们也是感慨万千,纷纷落泪,有的甚至向父母下跪。在研究中我们也将创设“亲子活动”、“祖孙三代众议田地劳作之体验”等类似的感动情景。(2)布置一个人文的环境,形成持久的感动。当问题学生体验之后,在思想上有所感悟、行为上有所变化时,我们将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将这一幅幅感人的情景真实地记录下来,或摄像、或拍片、或文字、或绘图等,利用这些真切动人的材料,在校园里精心布置,让其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将这体验后收获的感动分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充斥每一个人的视神经,使更多的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动、受到教育。4、展示一种风貌,在自我身上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之一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在体验中学习生活。它希望我们的老师能更多的关注体验的策略、形式,开拓教育教学的新思路。(1)创设一个“校园围垦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