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1507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 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目录前言1一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2二、全国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6三、全国近岸海域纳污状况14四、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16前言前言我国近岸海域包括内水及领海。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全部海域;领海是指领海基线向外侧延伸 12 海里的海域。我国近岸海域总面积约 37 万平方公里,与沿岸 160 余个面积大于 10 平方公里的海湾和 60 多个大中河流的河口相衔,是受陆地影响最直接、最敏感的海域。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近岸海域污染程度日益加剧,海洋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2、的严峻挑战。1994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建立了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环境监测站组成,网络成员单位共65 个。监测范围为除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全国近岸海域,主要包括城市近岸、入海河口、重要的港湾、渔场,以及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海域等 30 多个重点区域。固定海水水质测点 336 个,每年定期开展 23 次水质例行监测,部分地区还进行沉积物和生物环境质量监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获得的大量环境监测数据,每年编制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期报和年报。2001 年,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对全国近岸海域 33 个重点区域的 336 个

3、测点进行了二期海水水质例行监测,其中渤海 78 个测点、黄海 105 个、东海 100个、南海 53 个。监测项目为: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碱性锰法)、石 油类、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无机氮、非离子氨、汞、铜、铅、镉等 14 项。获得了 15000 多份样品和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海水质量评价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其中:一类海水水质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二类海水水质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三类海水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四类

4、海水水质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海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即某一测点海水中任一评价指标超过一类海水标准,该测点水质即为二类,超过二类海水标准,水质即为三类,依次类推。评价指标为 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非离子氨、汞、铜、铅、镉等 11 项。浓度均值和样品超标率均以样品个数为计算单元,计算样品超标率时统一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一类海水标准。一一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2001 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以二类和超四类为主,分别占 28.0%和34.5%;东海近岸海域污染较重,黄海相对较轻。渤海的营口、盘锦和锦

5、州、东海的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南海的乐清湾、泉州湾、九龙江口和珠海等重点区域污染较重,全部为超四类水质;葫芦岛、长岛、湄州湾、南通、三亚、海口、丹东和长海近岸海域水质较好。2001 年,影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石油类、铅和化学需氧量超标;个别海域铜、总汞和镉超标。与 2000 年比较,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所占比例减少 9.0 个百分点,四类、超四类水质比例上升 10.8 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有所加重。 一一一一 13.4%一一一一 28.0%一一一一 12.2%一一一一 11.9%一一一一 一 34.5%图 1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

6、1四大海域水质状况渤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 38.5%,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44.9%。近岸海域水质主要受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铅污染;黄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 58.1%,四类和超四类海水为 31.4%。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影响黄海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铅超标较普遍;局部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铜超标。东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 19.0%,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72.0%。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高,污染面广;铅普遍超标;局部海域受到铜、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污染。 南海 一、二类海水比例为 54.7%,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30.2%。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

7、海域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铅超标。一一一 一 16.7%一一一 一 18.0%一一一 一 6.3%一一一 一一 38.5%一一一 一 20.5%一一一 一 13%一一一 一 28%一一一 一 12%一一一 一 12%一一一 一一 35%渤海黄海一一 一一 9.0%一一一 一 20.0%一一 一一 19%一一 一一 0.0%一一一 一一 52.0%一一一 一 13%一一一 一 12%一一一 一 12%一一一 一一 35%一一一 一 28%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中, 黄海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 58.1%,南海为 54.7%,渤海为 38.5%,东海占 19.0%。东海近岸海域超四类海水所占比例为 5

8、2.0%,其次是渤海,占 38.5%,南海和黄海分别占 26.4%和 19.0%。0%20%40%60%渤海黄海东海南海0%20%40%60%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图 3 四大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 图 4 四大海域超四类海水比例2重点区域水质状况全国 33 个重点区域中,葫芦岛、长岛、湄州湾等 8 个重点区域水质较好,其中葫芦岛、长岛和湄州湾一、二类海水所占比例均达 100%,丹东、南通、三亚、海口和长海均为 80%左右。图 5 全国重点区域一、二类海水比例营口、盘锦、锦州、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三门、乐清湾、泉州湾、九龙江河口和珠海等 11 个重点区域水质较差,均为超四类水质。图 6 全国重点区

9、域超四类海水比例二、全国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二、全国近岸海域海水主要污染物2001 年,影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部分海域化学需氧量、铅和石油类超标率较高;个别海域铜、总汞和镉超标。 1、 营养盐污染无机氮: 2001 年全国近岸海域无机氮实测值范围为 0.0023.66 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67.9%。最高值出现在盘锦海域,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17 倍。深圳海域部分样品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14 倍以上。图 7 全国重点区域海水无机氮浓度比较图 8 全国重点区域海水无机氮超标率比较与 2000 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无机氮平均浓度有所降低,但样品超标率有所升高

10、。渤海无机氮平均浓度有所上升,黄海、东海和南海均下降。17 个重点区域无机氮浓度升高,其余则有所降低。活性磷酸盐: 2001 年近岸海域活性磷酸盐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374毫克/升,样品超标率 59.9%。最高值出现在锦州海域,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23倍。深圳海域部分样品超一类海水标准 17 倍。与 2000 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活性磷酸盐平均浓度有所下降,样品超标率变化不大。渤海平均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8 个重点区域活性磷酸盐浓度降低,12 个区域浓度上升,3 个区域基本持平。图 9 全国重点区域海水活性磷酸盐浓度比较 图 10 全国重点区域海水活性磷酸盐超标率比较

11、2、有机污染石油类: 2001 年近岸海域海水石油类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1.27 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18.0%。浙南、营口和盘锦海域均有样品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14 倍以上。与 2000 年相比,全国近岸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平均浓度和样品超标率均有所上升。渤海和东海浓度有所上升,黄海和南海略有下降。16 个重点区域石油类浓度升高或持平,17 个重点区域稍有降低。化学需氧量: 2001 年化学需氧量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9.83 毫克/升,超四类海水标准的样品比例为 1.9%。最高值出现在营口海域,超过一类海水标准3.9 倍。与 2000 年比较,全国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和超标率均有所下降。渤海

12、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有所上升,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所下降。17 个重点区域化学需氧量浓度有所降低,16 个重点区域升高或持平。 3、重金属污染铅 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50.0 微克/升,样品超标率达 62.9%。最大值出现在连云港海域,超一类海水标准 49.0 倍。渤海铅平均浓度最高,达 3.59 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49.4%。与 2000 年相比,东海铅平均浓度有所降低,其它海域均有所升高。铜 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100.0 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25.9%。渤海个别重点区域铜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11.0 倍。与 2000 年相比,东海铜平均浓度有所降低,其它海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汞 实测值

13、范围为未检出0.980 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6.6%。渤海个别重点区域汞超过一类海水标准 18 倍。与 2000 年相比,渤海汞平均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则下降。镉 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9.00 微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2.0%。渤海、东海、南海个别重点区域出现超标样品,绝大部分区域镉浓度较低。与 2000 年相比,黄海镉平均浓度有所上升,其它海域均有所下降。4、其它污染pH 实测值范围为 7.058.72,样品超标率 7.9%。四大海域 pH 样品超标率分别为:南海 22.4%、东海 7.7%、渤海 6.3%、黄海 1.3%。九龙江河口超标率最高,为 72.2%,其余较低。溶解氧 2001

14、 年我国大部分近岸海域海水溶解氧浓度正常,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12.3 毫克/升,样品超标率为 5.3%。非离子氨 实测值范围为未检出0.1398 毫克/升,样品超标率 3.7%;最高值出现在盘锦近岸海域,超一类海水标准 5.0 倍,其次为深圳,超一类海水标准 4.0 倍。渤海样品超标率最高,为 15.0%,南海、黄海、东海分别为4.4%、3.5%和 0.2%。三、全国近岸海域纳污状况三、全国近岸海域纳污状况2001 年,沿海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排放工业废水 115.84 亿吨,其中排放入海约 23.79 亿吨。各海区接纳工业废水分别为渤海 3.10 亿吨,黄海2.02 亿吨,东海 1

15、4.01 亿吨,南海 4.66 亿吨,分别占排放入海工业废水总量的13.03、8.49、58.89、19.59。 一一 58.89%一一 8.49%一一 19.59%一一 13.03%一一 28.49%一一 7.60%一一 25.11%一一 38.80%图 23 排入各海区的工业废水量比较 图 24 各海区污染物受纳比较2001 年,汞、镉、六价铬、铅、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等污染物入海总量为 53.68 万吨。四大海域受纳的污染物分别为:渤海 20.83 万吨,黄海 4.08 万吨,东海 15.29 万吨,南海 13.48 万吨,分别占污染物入海总量的 38.80、7.

16、60、28.49和 25.11。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放入海工业废水及各污染物排放量四、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四、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全国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上海、浙江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山东、广西和海南水质尚好。辽宁 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 52.1%,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41.1%。丹东、葫芦岛和长海近岸海域水质较好,营口、盘锦水质较差;普遍受无机氮严重污染;营口、盘锦和锦州活性磷酸盐污染较重;营口石油类和铅污染突出;营口和盘锦化学需氧量超标。河北 近岸海域一、二、三类海水分别占 14.3%、50.0%、21.4%,四类海水占 14.3%,无超四类海水。部分区域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标。天津 近岸海域二、三类海水分别占 5.0%和 40.0%,四类和超四类海水占 55.0%。部分区域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超标,且超标率较高;铅普遍超标。山东 近岸海域水质较好,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