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15022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199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岗培训五官和颈 ppt课件(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官和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李威,眼 眶,眼眶CT扫描方式,横轴加冠状 横断面扫描以外耳孔与眶下缘连线即瑞氏线或听眦线为基线 冠状面扫描层面与听眦线垂直 听眦线与瑞氏线相交10角,1.眼眶CT扫描采用A. 听皉线25横轴位和冠状位B. 听皉线30横轴位和冠状位C. 听皉线横轴位和冠状位D. 听皉线横轴位和矢状位E. 听皉线20横轴位和冠状位,2.视神经孔在眶斜位摄影投影在眼眶: A.内上象限 B.内下象限 C.外上象限 D.外下象限 E.眼眶中心,眼眶正常解剖,骨性眼眶 骨壁(七块骨) 孔和裂 肌肉 眼外肌 上睑提肌 骨膜和筋膜 眶骨膜 球筋膜、肌间膜和悬韧带 眶内间隙 脂肪体,泪腺

2、主泪腺 副泪腺(60个) 血管 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泪腺动脉 静脉:眼上和眼下静脉 神经 视神经 运动神经:动眼、滑车、外展 感觉神经:眼神经(V1) 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1.不属于眼眶构成骨的是: A上颌骨 B. 腭骨 C. 泪骨 D额骨 E. 颞骨,2.关于眼眶解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眼眶由额骨、蝶骨、上颌骨等七块骨组成 B、眶隔之前的腔隙为隔前间隙,眶隔之后的腔隙为隔后间隔 C、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称为眼外肌 D、视神经包括颅内段、眶内段和球内段 E、泪腺位于眼眶外上象限,视神经的解剖,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中形成的神经束 自视乳头到视交叉,长3550mm 眶内部:20

3、30mm 管内部:49mm 颅内部:39mm 直径34mm 有脑膜和小的脑脊液间隙围绕,视神经最长的部分为? A.球内段 B.眶内段 C.管内段 D.颅内段 E.脑内段,在轴位图像上视神经直径为:A. 34mmB. 57mmC. 5 8mmD. 710mmE. 6 9mm, 视神经各段中最长的部分是 A 视神经管内段 B 眼眶内段 C 颅内段 D 肌锥外段 E 视交叉区段,眼外肌的解剖,四条直肌起源于眶尖的总腱环(Zinn氏环) 围绕眶上裂之内侧缘与视神经孔,与眶内神经、血管结构关系密切 从总腱环出发,肌肉向前延伸,逐渐散开,平行于眼球壁,形成肌锥 这些肌肉的前部有较致密的腱鞘,止于Tenan

4、囊的不同象限 Tenan囊围绕眼球的后部,附着到巩膜和视神经,形成锥基底 锥内间隙和锥外间隙,上斜肌始于眶尖的总腱环,贴眶内上壁走行,抵达滑车处折回,走向外侧,止于Tenan囊 下斜肌始于眶底壁前内侧泪骨后,向外走行,位于下直肌下方 提上睑肌大部分行程与上直肌平行,位于其上方,止于上眼睑皮肤,提示: 上直肌最长 内直肌最粗 上斜肌最薄,哪一条眼外肌不起自眶尖的总腱环? A.上斜肌 B.上直肌 C.内直肌 D.外直肌 E.下斜肌,眼外肌从眶尖的腱环向前行附丽于:A.角膜B.虹膜C.巩膜D.视网膜E.脉络膜,正常眼外肌最粗的是:A.内直肌B.外直肌C.上直肌D.下直肌E.上斜肌, 在轴位(横断面)

5、CT图像上不易显示的眼外肌是 A.上直肌 B.下直肌 C.外直肌 D.内直肌 E.上睑提肌,常引起视神经孔增大的病变是? 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B.畸形性骨炎 C.石骨症 D.眶内血管瘤 E.视神经脑膜瘤,下述眼眶病变中,哪项属于肌锥外病变 A.海绵状血管瘤 B.炎性假瘤 C.泪腺瘤 D.淋巴管瘤 E.血管畸形,特发性眶内炎症,又名炎性假瘤 病因未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表现,交替或反复 通常一侧发病或双侧相继发病 占眼球突出病因的1/4 激素和抗炎治疗有效 镜下: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漫性浸润,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增生及管壁病变,特发性眶内炎症,分型 泪腺型:与泪腺肿瘤相似 眼

6、外肌型:可累及单个或多个眼肌 肿块型:眶上裂、海绵窦、眶尖、视神经等处肿块样病变 弥漫型:双侧性、同时累及泪腺和视神经。眶内结构被硬纤维组织代替“冰冻眼眶”(Frozen Orbit),CT 弥漫型:眼外肌及视神经增粗,眼环增厚,泪腺弥漫性增大,边界模糊,脂肪密度增高 肿块型:边界清楚的肿块,位于肌锥内外,呈软组织密度。轻中度强化 泪腺炎型:局限在泪腺附近,泪腺肿大,超出眶缘之外,局部骨质无改变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单一眼肌受累多见于上直肌,眼肌附着处球壁增厚,边界模糊,邻近脂肪密度增高。受累眼肌有强化 MRI 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可强化 斑痕化或以纤维组

7、织为主时则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特发性眶内炎症,鉴别要点,肌腱受累 边缘模糊 脂肪密度增高 (眶骨膜与眼外肌之间) 视神经、眼环增厚 泪腺或球后肿块 可强化,以下说法哪一项不是眶内炎性假瘤的类型CT表现: A.眼球突出 B.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C.球后脂肪呈软组织密度 D.眼外肌肌腹增粗,肌腱不增粗 E.泪腺增大,关于眶内炎性假瘤的描述不对的是: A.常为单侧 B.边界清楚 C.眼肌和视神经可受累 D.T2加权像信号较低 E.眶尖脂肪可消失,关于眼眶原发炎性假瘤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 泪腺肿大B. 一或多条眼外肌肿大C. 球后软组织肿块D. 眼肌附着处眼环增粗,模糊E. 鉴别困难时可行C

8、T引导下活检,最支持眶内原发炎性假瘤的CT表现? A.一条或多条眼外肌增粗 B.球后软组织肿块 C.病变有增强 D.眼环附着处眼环增厚、模糊 E.双侧眼球增大,女,20岁,左眼突,痛,运动障碍,CT示眼肌附着处眼环增厚,模糊,眼外肌增粗,轻度增强,可能性较大的是:A.脑膜瘤B.炎性假瘤C.海绵状血管瘤D.视神经胶质瘤E.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男,35岁,右眼痛2个月。CT示右泪腺增大,边缘模糊,眶壁骨质正常,增强扫描示泪腺轻度增强,诊断为:A.泪腺瘤B.泪腺癌C.格雷夫斯病D.泪腺型炎性假瘤E.泪腺血管瘤,内分泌眼病,甲状腺性眼球突出(Graves disease) 多数格氏病有甲亢表现,甲状腺

9、肿大和眼球突出,上睑回缩及眼肌麻痹 只有眼征,而无甲亢,则为眼型格氏病 90%累及双侧 是眼球突出的常见原因,约占单侧眼球突出的15%28%,双侧眼球突出的80% 肌腹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肌腱多不受炎症累及;眶内脂肪常增多,充血、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内分泌眼病,CT 同时行横轴和冠状扫描 眼外肌增粗,主要为肌腹 常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 增粗的眼外肌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早、中期呈轻、中度强化 MRI 早、中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晚期眼外肌已纤维化,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 早、中期呈轻、中度强化,内分泌性眼病的特征性改变为: A.眼外肌增粗 B.可累及多根眼外肌 C.眼

10、外肌的眼球侧肌腱不增粗 D.T1和T2加权像眼外肌均为低或等信号 E.内直肌受累,以下那一CT表现支持眶内炎性假瘤,不支持Graves病? A.双侧突眼 B.眼外肌增粗 C.上直肌与下直肌受累 D.眶壁骨膜与眼外肌之间脂肪高密度 E.病变眼外肌有增强, 患者女,25岁双侧突眼6个月。CT示双侧下直肌和内直肌呈梭形增大,增强扫描明显增强,眼环正常,眼球突出1cm,诊断:A炎性假瘤B甲状腺性突眼(格雷夫斯病)C细菌性肌炎D血管性病变E横纹肌瘤,患者男,43岁,右眼突出5个月。甲状腺机能检查正常。CT示右眼眶下直肌肌腹梭形增粗,密度较低,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明显。最可能的诊断为:A. 炎性假瘤B. 甲状

11、腺性突眼(格雷夫斯病)C. 横纹肌肉瘤D. 海绵窦瘘,眼外肌充血E. 细菌性眼肌炎,海绵状血管瘤,成人(2040岁)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大体病理:椭圆形或有分叶的实性肿瘤,呈暗红色,外有薄的纤维膜包裹,切面呈海绵状、多孔 组织学: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和纤维间质构成,内衬血管内皮,腔内充满红细胞 临床: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但肿瘤压迫视神经可造成视野缺损,海绵状血管瘤,CT 约83%位于肌锥内,少数位于肌锥外,偶可位于眶骨内或眼外肌内 肿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密度均匀 小圆形高密度钙化静脉石 邻近眶壁膨胀扩大 邻近眼球不发生变形 动态增强:渐进性强化 MRI T1WI与眼外肌呈低

12、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玻璃体相等,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最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 A.肿瘤位于眼肌圆锥内 B.肿瘤内致密结节影 C.肿瘤增强明显 D.肿瘤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增强 E.肿瘤与眼球相邻,患者男,40岁右突眼。CT示球后肿块,内有静脉石样钙化,增强明显,诊断为: A炎性假瘤 B良性肿瘤 C. 海绵状血管 D恶性肿瘤 E甲状腺性突眼,患者女,30岁,左眼球突出运动障碍7个月。CT平扫示左肌锥内外有稍高密度不规则块影。增强扫描示均匀增强,眼肌、眼环正常。请选出一种正确诊断。 A.甲状腺性突眼 B.眼眶蜂窝组织炎 C.炎性假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转移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是

13、: A.多位于肌锥外 B.为迂曲状 C.T2加权像为低信号 D.T2加权像为高信号 E.病变信号不均匀,成人眼球钙化的主要原因,视乳头玻璃体小疣(Disk drusen)视神经小疣 玻璃体物质在视乳头表面下的沉积,多为双侧 为发育异常或退行性变,有家族倾向 CT为局限性视乳头表面的孤立圆形高密度影或小钙化 脉络膜骨瘤(choroidal osteoma) 成熟骨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骨性迷离瘤(choristoma) 年轻女性;单侧或双侧发病 眼球后极部、视乳头旁 CT:轻度突出的高密度钙化肿块,可伴视网膜剥离 眼球痨(phthisis bulbi) 眼睛失明后晚期钙化和眼球萎缩 CT:眼球的广

14、泛钙化,哪一种病不出现眼球钙化:A. 视乳头玻璃样小体B. 脉络膜骨瘤C. 视网膜母细胞瘤D. 甲状腺性突眼E. 海绵状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常见于婴幼儿,多于4岁前诊断 白瞳症、瞳孔区黄光反射、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起源于视网膜神经元或节细胞,向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生长 大体:灰白色团块状,常有钙化和坏死 常为单眼发病;双侧先后发病占30% 三侧性RB:双侧眼球及单个中线异位RB 四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全身转移 内生型、外生型、混合生长型、弥漫型和苔藓状,视网膜母细胞瘤,CT 眼球后部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肿块,密度不均 约95%的病变内有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钙化 RB侵至眼球外呈不规则等

15、密度肿块,无钙化 可累及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 MRI T1WI呈轻至中度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 增强后肿块中度至明显强化,有钙化和坏死时为无强化低信号区,以下哪一项CT表现不支持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 A.病变眼球小 B.病变内钙化 C.视网膜弥漫性增厚 D.相邻视网膜剥离 E.病变强化明显,女,2岁,突眼,CT示右眼球内团块样钙化,视神经粗,周围有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诊断:A.炎性假瘤B.甲状腺性突眼C.黑色素瘤D.视网膜母细胞瘤E.视网膜血管瘤,下列哪项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常见CT表现: A.位于眼球壁上 B.肿瘤内团块状钙化 C.肿瘤密度较低 D.肿瘤增强明显 E

16、.肿瘤可向眼球外膨出,下列哪一项CT征象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最有价值:A眼球内肿块B眼球内肿块伴出血C眼球内肿块伴坏死D眼球内肿块伴钙化E眼球内肿块向颅内扩展,视网膜母细胞瘤的MR表现是: A.T1加权像为高信号 B.T1加权像为中等信号 C.T1加权像为低信号 D.T2加权像为高信号 E.需行GD-DTPA增强,小儿因一侧眼有黄光反射做眼眶CT平扫示:一侧眼环内后极部软组织团块,伴有较大部规则钙化,相邻视神经明显增厚,首先应考虑为: A.视网膜血管瘤 B.视网膜母细胞瘤 C. 脉络膜骨瘤 D.黑色素瘤 E.视网膜星形细胞瘤,色素膜黑色素瘤,主要发生于4050岁的成年人,是成年人眼球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主要发生于眼球后极部,约85%发生于脉络膜,10%发生于睫状体,仅5%发生于虹膜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漂浮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