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3年级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500807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3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品社3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品社3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品社3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品社3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社3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3年级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难点: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在地图上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大家来说说你们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二、学生交流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请学生先分省交流。重点交流南通、通州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三、制定南通一日游行程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课堂交流。四、欣赏:故乡的野菜五、小结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同学的家乡,大家的家乡都是美丽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后请大家来编一份“家乡小报”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课后小结:通过对自

2、己家乡的介绍,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12、可爱的家乡人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与热爱。重难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与热爱。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上几节课我们一直在讨论“家乡”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家乡人吗?学生交流并在班级里找一找家乡人。古诗:回乡偶书二、说说家乡的名人学生讨论并整理南通名人、通州名人三、讨论:怎样才能知道家乡的名人?()电影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四、欣赏:我是小小家乡人 美丽的传说五、小结师:我们班级有许多小朋友远

3、离家乡,跟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南通,你们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家乡人吗?你能有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吗?(学生吟静夜思课后大家可以以思乡情为题,写一篇小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课后小结:通过对家乡名人的讨论交流,产生长大后也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3、我们共同的家教学目标: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地图册等资料,对祖国的辽阔国土和多民族大家庭有初步的认识,从中发展对祖国的亲切感和自豪感。重难点:对祖国的辽阔国土和多民族大家庭有初步的认识,从中发展对祖国的亲切感和自豪感。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知道火车的速度吗?你知道飞机的速度吗?你知道祖国的东西、南北有多少距离吗?请

4、自学 P82、83页,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二、讨论:()完成上面的任务()我国的国土有多大?()我们国家最长的河是什么?最大的湖是什么?最高的山峰是什么?三、师:我们大多数小朋友是汉族,你知道我国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什么民族吗?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一共有多少人口?学生先自学 P84-86交流四、歌曲欣赏:爱我中华五、小结师:我们国家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只有我们大家团结了,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富强。课后小结:通过资料的搜集,讨论和交流,产生以伟大祖国为荣的思想感情,同时立志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教学诊断与反思可爱的家乡人教学反思可爱的家乡人一课,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

5、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习,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家乡是儿童走出家庭、社区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家乡人是在这个生活圈中生活的群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家乡人大多与亲人相挂钩,

6、关于其他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可爱之处,学生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用家乡话拉拉家常为着眼点,力求挖掘家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再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图、物产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家乡所有美好的一切是由家乡人创造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家乡人的可爱,需要用最实质的内涵来让小学生亲自丰满,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欣赏、品尝、交流等活动后得到的体验,生发的情感才会是深刻的、由衷的。而“家乡人”是可爱的,但并不等同于“杰出的” 。所以在教学时又要注意到平凡的、普通的劳动者,只要有“可爱”之处,那都是值得赞美的。把握了这一点,我在学生明白“家乡人”是一群可爱的人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从身边家

7、乡人做过的平凡事说起,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热爱家乡人的情感。不说话的“朋友”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公用设施是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方便人民生活而设置的,是国家公共财产的一部分,因此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富于爱心的孩子们一定愿意替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澄清思想。然后鼓励

8、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认识我们的“朋友” 、候车室的烦恼、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去四个活动环节环节。在认识我们的“朋友”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用设施,感受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就像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接着在候车室的烦恼这一环节,通过一个小故事,再现公用设施遭破坏和使用不当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再拓展到生活中的相似情况,如学校、社区、街道,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我替“朋友”说说话这个活动环节中,我首先

9、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椅子的烦恼,用拟人的手法让学生倾听“朋友”的心声,引入情境。这样设置是用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设身处地,用一种富有责任心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 。接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替其他“朋友”说说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上,产生移情作用。然后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明白如果公用设施被破坏甚至会危急人的生命。最后用一首“公用设施歌”点明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从而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不给邻居添麻烦课后诊断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学科,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涵盖多门学科的知识。通

10、过这节品生课,让我对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品德课活动化,是指品德课通过对儿童现实生活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并体验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直接经验,并使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从实践中我感受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有效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是思想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导行” ,而要让学生行动起来必须先唤醒他们的内心共鸣,体验式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让他们在体验中真正去感受生活,享受趣味,因此,精心选择好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好活动的形式

11、,这两者都很重要。回顾这节课,还是有一点遗憾的。比如,活动中要注意对小组合作汇报时的评价,因为汇报的学生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观点,更是整个小组的智慧,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侧重于整个小组而不是个人,关注这个细节就能让小组合作的价值得到更多的体现,让孩子们都得到肯定与鼓励。我们共同的家课后诊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之一。 “我们共同的家”这一教学活动的设置正是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祖国辽阔国土有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的自豪感和亲切感。教完之后,我深刻反思,有以下心得体会: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

12、学的指南针,课堂组织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本节课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了解中国幅员辽阔这一特点。为完成此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1)认知地图,感知学习。在这一环节我让孩子找到我国东西南北的极端点,再告知相关数据,让他们自己动手计算距离,最后得出结论,从南至北假设步行需110天,让学生感受祖国之大。(二)创设情境,角色扮演,通过想象表演感受南北温差之大,从而明确中国幅员辽阔(三)歌曲激发,以大中国这首歌激发学生情感,强化认识。如果按照步骤稳步落实,学生可以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二、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3、,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要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来吸引他们融入课堂。课前我让孩子准备全家福课堂向大家做介绍,并通过亲自计算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诚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一、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课堂较为混乱。虽然课前做了认真准备,但是对于课堂依然预设不足,在应对课堂突发情况显得捉襟见肘,另外,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指令不够明确,计划不够周密,导致出现混乱的现象。二、活动设计要更加合理有效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计算不行时间时忽略了孩子实际的计算能力导致有不少学生没能算出来,另外这个活动没能激发学生兴趣,不少学生表现很平淡。还有在学生表演环节,由于准备不足,学生无从下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一定的经验教训,我将在今后品社学科教学中不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