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500305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预设性解决方案近几年来,本人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缺乏主动探究化学问题的精神与习惯是当前农村初中学生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严重制约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间接影响到学生升入高中后化学学科的学习。通过培训,本人初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具体如下:首先,充分利用化学课实验教学的开放性,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等方面。实验教学在化学课教学中占有相当比重,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实验探究的方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

2、使他们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应根据不同不同梯度的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思维特点的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有激情、有渴求地投入自行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情景中来。在创设情景时,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信息量大的特点,通过绘声绘色的情景展示来感染学生,引发他们追求新知的动力。在每个精心准备的“问题情境”中,我们应当适当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的方向,了解探究的内容,以免目的不明,漫无边际。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中,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所以我只是讲解了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提供了药品和一些器材

3、,让学生组装并制取二氧化碳,经过学生们的积极合作,完成了该实验,而且在制取过程中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也弄得一清二楚。分析一下学生制取的过程,我发现他们的步骤和方法各有不同,这些独具个性的经历、体验,说明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这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获得满足,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种满足感、兴奋感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学生亲手制作、研究并获取知识的经历远比熟记教材中的结论更为重要。化学课的实验教学许多内容涉及探究性活动,而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还可以是实践活动和一些家庭小实验,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要让学生到

4、生活中自己去“摘”取化学。第二、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作出计划、进行调查、进行研讨、进行评价等。通过学生亲自参与,亲自经历,亲自体验,才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才能真正感悟科学的真谛。所以教师不要仅靠自己设立的教学目标,按自己的思路意愿走,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真抓好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创设情景、选择材料,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散思维,确定探究问题,运用猜想、假设确立探究的框架,制定计划,观察、实验,调查研究,进行探究操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在自己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之下,把学习主动权让给学生,尽量放手

5、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最终掌握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还是在二氧化碳的制取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药品的选择,我给出稀盐酸、稀硫酸、石灰石、纯碱等药品,让学生们讨论:“到底实验室选择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于是,学生就利用实验桌上的药品进行反应,通过观察现象,互相交流、争论,最后总结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稀盐酸和石灰石。这样,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的选择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获取知识能力和方法,得到了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随时进行分析判断,适当调控、

6、牵引,让学生能够反思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知道化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第三、强调教师要大胆放手、只掌控教学的方向。学生对周围缤纷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化学教学应该是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比单纯讲解更有效。我们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我们不要把铃声当做探究科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也有探索和发现的无限良机和灵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之举。所以要上好化学课,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尽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灵活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合理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7、不再是一味地“教教材” 。要根据学生在探究研讨活动中的进程,掌控好教学的大方向,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当好问题情景的创造者、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矛盾的挑起者、课堂方向的调控者。要在背后帮助鼓励学生,不在前头生拉硬拽学生,不离不弃又若即若离,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第四、强调学生的质疑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一切创造都来源于实践,一切真知都来源于疑问。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创设情景、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从设计到解决的过程,就是他们多种思维综合发展的过程,也是创新精神的萌芽诞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

8、从头到尾去体验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潜能才得到开发、创造能力才能以培养。如二氧化碳的制取中,学生为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在研究氧气制取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组装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在锥形瓶中塞上带导管的双口塞;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塞上带导管的双口塞;有的同学还认为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代替锥形瓶等。无论是哪种设想,我们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去尝试去探索。对于学生的思考,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这些问题是很幼稚或者是钻牛角尖的,我们也不能泼他们冷水,更不能讽刺、嘲笑学生。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充分肯定和鼓励,即便有想入非非之嫌也不要横加指责,毕竟梦想是希望之源。总之,教师要想上好化学课,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化学,并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之,以科学的方法教学之,以科学的精神探索之,因此,我们教师尽可能做到:让课堂有热烈浓厚的气氛。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多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激发其学生提问的欲望。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具体说明了提问题的范围。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欣赏,并耐心地倾听,并使用交流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和技巧。 这样,教师才能教得有效,学生才能学得有趣,科学知识的传承与无限奥秘的探索,便犹如江河之水,源源不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